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食鹽專營體制及運營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第一節 政企不分導致經營行為不規范

鹽業行業的上游是制鹽企業,負責工業用鹽、食用鹽、小工業鹽的采制和生產。工業用鹽由市場決定價格和銷量。制鹽企業生產的食用鹽、小工業鹽銷售給鹽業公司。鹽業公司負責食鹽的加碘,各類食鹽和小工業鹽的運輸、分裝和銷售。鹽業行業的下游是消費者和兩堿工業鹽以外的用鹽企業,包括調味品加工企業、小工業鹽用鹽企業等。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鹽政管理和經營隊伍是一套機構兩塊牌子,各地鹽務局是鹽業管理政策的制定者、鹽政執法者、生產企業的上級主管,同時又是鹽產品的經營者。各級鹽業公司承擔著保證碘鹽供應的政治任務,同時又承擔著資產保值增值、實現利潤的經濟責任,還承擔著市場監管的行政職責,角色定位不清晰,容易出現利用政治或行政職能為經濟職能服務的傾向,也容易導致專營范圍擴大化。

如有的鹽業公司借加強食鹽市場管理之名,擴大專營范圍。從縱向上,一些鹽業公司憑借專營權力,兼并制鹽企業,實際上將壟斷向生產環節延伸,影響了食鹽計劃和執行的公正性。從橫向上,鹽業公司借助食鹽專營控制其他用途鹽的流通和市場化。甚至為強化對“小工業用鹽”的“嚴格管理”,很多地方的鹽業公司不但專營了漂染、制革、制冰冷藏等其他工業用鹽,還將專營擴大化,對海水晶、海水素、足浴鹽、沐浴鹽等品種鹽也實行變相專營。即使是已經放開了兩堿工業鹽,為防止沖擊食鹽市場,向鹽業公司(鹽務局)適當備案、定點監控等管理手段也是必要的,但一些地方卻在這些環節收取了許多不合理的管理費用。

目前,食鹽經營企業政企分開的呼聲較高,政企分開也確實是食鹽經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要求,但從實踐上看,在實施過程中,還需要精心設計,積極穩妥。因為政企分開后,意味著原來由鹽業公司承擔的監管職能劃歸到政府職能部門,由此產生了新的問題:

一是費用承擔。即由過去的鹽業公司承擔的監管人員的工資及辦公費用,轉由政府承擔,需要政府有足夠的承擔能力。

二是監管的分散化。政府的不同管理部門承擔各自的職責,如食藥監管部門依法行使食鹽安全管理的綜合監督職責,衛生部門組織制定食鹽衛生健康安全標準,工商部門承擔食鹽流通環節的質量安全和商標廣告的監管責任,質檢部門負責食鹽的生產加工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等。這種分段多頭式管理模式,很容易產生部門之間相互推諉扯皮,管理風險較高。如果把食鹽管制職能分割給以上這些管理部門,可能會出現假冒偽劣食鹽泛濫,影響科學補碘目標的實現。

三是一些省市的實踐并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如1994年初,廣東省政府機構改革,撤銷了省鹽務局,但是鹽業行政管理和鹽政執法職能劃給哪個部門承接沒有明確,以至鹽業行政管理、市場管理和鹽政執法工作出現真空狀態。2004年2月,將鹽業管理職能正式劃入省經貿委,由于職能不配套,機構不落實,人少甚至沒有人管市場,私鹽、工業鹽和假冒偽劣食鹽沖擊食鹽市場,結果使廣東碘鹽覆蓋率不斷下降,廣東省在2007年7月又重新實行政企合一的鹽業管理體制。據衛生部通報,截至2010年,青海、西藏和新疆三個?。ㄗ灾螀^)尚未完全達標。而其中的青海省一直采用政企分開的管制模式。因此,有人主張實施政企適當分離,撤銷鹽業公司內部的鹽政執法機構,將其職能劃入工商部門,由工商部門向鹽業公司派駐執法人員,實現體制上政企分離、運行機制上密切配合。(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乐市| 金塔县| 修武县| 丹巴县| 富宁县| 武山县| 临漳县| 贵州省| 桐乡市| 上高县| 安泽县| 贵德县| 石渠县| 靖西县| 齐齐哈尔市| 驻马店市| 通城县| 武宣县| 临城县| 龙海市| 乌兰县| 石台县| 壶关县| 开原市| 万山特区| 利辛县| 田林县| 汉阴县| 塔河县| 宁明县| 东方市| 海兴县| 泰兴市| 安福县| 竹溪县| 宁远县| 甘泉县| 乐业县| 河西区| 新平| 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