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易風經濟思想評說(第二輯)
- 朱勇 宋勁松 徐廣軍 毛增余 周清杰 韓玉玲
- 1441字
- 2020-06-25 06:55:21
對經濟學教學與研究“國際化”的反思
我們中國人民大學是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大學,建校之初就明確提出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當前新形勢下,面臨著國際化的問題。對自然科學研究國際化我贊成,應該要求跟上甚至要努力超越國際最新的研究水平。但人文社會科學不一樣,經濟學更是有意識形態的問題,有階級性的問題。這一點,有的西方經濟學家也是承認的。對人文社會科學要進行國際學術交流,這一點我贊成。但是,對人文社會科學“國際化”的主張,特別是對經濟學“國際化”的主張,必須持慎重態度。現在社會上有人正在利用國際化來進行誤導,公開發表文章主張經濟學“國際化”,主張中國的經濟學教學和研究都要與國際接軌。其實質,就是都要跟西方國家接軌,都要按照西方模式做。依照這個思路做下去,我國經濟學領域就必定會出現西方經濟學占主導地位以至占絕對統治地位的嚴重后果。
這里以對教師的考核為例。有的經濟院校主張經濟學研究“國際化”,要求教師在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主流經濟學刊物上發表文章。真要在這類刊物發表文章,那就意味著首先必須放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的立場、觀點、方法,全面接受西方經濟學研究的立場、觀點、方法,當然,文章還必須達到西方經濟學界所認定的學術水平,這才有可能在西方主流經濟學刊物發表。現在一些院校規定對教師在西方經濟學主流刊物發表文章給予重獎,并優先解決職稱等許多問題,這恐怕是一種誤導。
經濟學“國際化”還要求我們的教師在課堂上用雙語教學,甚至要求只用英語教學。這樣做,對提高學生專業英語水平有一定效果,但是會帶來負面影響。尤其是對中央實施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中的經濟學科教材會構成并且已經構成了很大的沖擊。以西方經濟學這一學科的教材為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西方經濟學教材已經出版并被采用。如果按照經濟學教學“國際化”的要求,教師必須用雙語教學甚至只用英語教學,那么任課教師就不會選用這項工程的教材,而是會選用美國的英文原版教材。美國原版教材的意識形態成分就會在我們這里長驅直入,廣泛傳播,侵蝕我國年輕學生的頭腦,其后果將不堪設想。經濟學“國際化”,搞得不好就會是經濟學全盤西化,就會是經濟學全盤美國化。這怎樣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呢?
我對自己的博士生的要求是,一定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學習和研究經濟理論,一定要站穩人民的立場,特別是勞動人民的立場。我要求我的西方經濟學專業博士生首先要認真系統地學習《資本論》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同時要認真研讀、深入了解、系統掌握西方經濟學基本理論和前沿理論,了解西方經濟學各個流派和各種思潮,注意有分析地吸收其中的有用成分,評判其中的錯誤成分,這樣才能大大提升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水平并加深對西方經濟學的認識,才能在經濟理論研究中更科學、更全面地把握和分析問題。讀西方經濟學專業,沒有學過《資本論》,沒有學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對西方經濟學就沒有辨別能力,就會失去方向,就會把錯的當成對的,那就壞了。
開始時,我自己帶著博士生學《資本論》。后來知道我們學院胡鈞教授在指導博士生學《資本論》,就請他幫我代培。他欣然同意,并說這不會增加太多負擔。我說:“那太好了!”所以我現在就都委托胡老師代管這門課。我的博士生聽胡老師的課,都感到收獲很大。
現在國內有的經濟學院不僅研讀《資本論》的課程被取消了,甚至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課程也取消了(被合并在馬克思主義概論的課程之中),這個影響和后果都是很嚴重的。但愿這一不正常現象能很快得到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