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動汽車維修入門
- 魏東坡主編
- 1120字
- 2020-08-13 17:20:17
2.2 電驅動的結構形式
根據(jù)目前普遍接受的按照動力驅動系統(tǒng)的不同進行分類的典型結構形式大體有6種。
2.2.1 前置前輪驅動
由發(fā)動機前置前輪驅動(圖1-31)的燃油車發(fā)展而來,即由電機替代發(fā)動機,仍采用內燃機汽車的傳動系統(tǒng),它由電機、離合器、齒輪箱和變速器組成;其中,離合器是用來切斷或接通電機到車輪之間傳遞動力的機械裝置;而變速器是一套具有不同速比的齒輪機構,駕駛員可選擇不同的變速比,把力矩傳給車輪;汽車在轉彎時,內側車輪的轉彎半徑小,外側車輪的轉彎半徑大,差速器使內外車輪以不同轉速行駛。其結構復雜,效率低,沒能充分發(fā)揮電機驅動的優(yōu)勢。

圖1-31 前置前輪驅動
2.2.2 固定速比的減速器
如果用固定速比的減速器(圖1-32),去掉離合器,可減少機械傳動裝置的重量、縮小其體積。它由電機、固定速比的減速器和差速器組成電力驅動系統(tǒng),應該注意這種結構的電動汽車由于沒有離合器和可選的變速擋位,不能提供理想的轉矩/轉速特性,因而不適于使用發(fā)動機的燃油汽車。它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互換性,便于在現(xiàn)有的汽車底盤上安裝,使用和維修也較方便。

圖1-32 固定速比的減速器
2.2.3 橫向前置結構
橫向前置結構(圖1-33)類似于發(fā)動機橫向前置、前輪驅動的燃油汽車的布置方式,它把電機、變速器和差速器集成為一個整體,兩根半軸連接驅動車輪,這種結構在小型電動汽車上應用比較普遍。

圖1-33 橫向前置結構
2.2.4 雙電機結構
雙電機結構(圖1-34)就是采用兩個電機通過固定速比的減速器分別驅動兩個車輪,每個電機的轉速可以獨立地調節(jié)控制,便于實現(xiàn)電子差速,因此,電動汽車不必選用機械差速器。如圖1-35所示為ZF公司研發(fā)的雙驅動電機驅動橋結構,前軸兩個半橋上分別用一個電機驅動一側車輪的行駛。這種驅動橋間沒有大型的差速器橋包,因此可以降低重心,但是控制難度較大。

圖1-34 雙電機結構

圖1-35 雙驅動電機驅動橋
2.2.5 輪轂電機
電機也可以裝在車輪里面,稱為輪轂電機(圖1-36),這種輪轂電機為內轉子外定子結構(圖1-37),它能提供較大的減速比來放大其輸出轉矩。高速內轉子電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和成本低的優(yōu)點。它可進一步縮短從電機到驅動車輪的傳遞路徑。為了將電機轉速降低到理想的車輪轉速,可采用固定減速比的行星齒輪變速器,它能提供大的減速比,而且輸入和輸出軸可布置在同一條軸線上。

圖1-36 輪轂電機

圖1-37 內轉子外定子輪轂電機的結構
2.2.6 低速外轉子電機
這是另一種使用輪轂電機的電動汽車結構,它采用低速外轉子電機(圖1-38),徹底去掉了機械減速齒輪箱,電機的外轉子直接安裝在車輪的輪緣上,車輪轉速和電動汽車的車速控制完全取決于電動汽車的轉速控制。這種結構驅動電機轉速控制與車輪轉速控制融為一體,構成了所謂的雙輪轂電機,使車速控制變得簡單。輪轂驅動電機的安裝位置如圖1-39所示。

圖1-38 低速外轉子電機

圖1-39 輪轂驅動電機的安裝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