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長期以來,我國城鄉居民糧食消費結構中,粗糧比重偏低,而精白米面比例過高,使高血壓、心血管、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病率逐年攀升。現代醫學與營養學研究表明,蕎麥、燕麥、小米等多種谷物雜糧中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礦質元素等多種成分,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對“富貴病”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伴隨農業結構調整,谷物雜糧的生產及其加工近年來得到比較大的發展,但是產業鏈不長、經濟效益不高的局面未能根本改變;谷物雜糧品種結構不合理,適宜加工品種少,加工專用優質原料缺乏;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水平不高,精、深加工產品比例偏低;企業規模偏小,生產集中度低,“小、散、差”的狀況尚未得到根本改變;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加工技術和裝備整體水平相對落后;超微粉碎、超臨界萃取、超高壓、冷凍干燥、擠壓膨化技術等高新技術尚未在雜糧生產加工中得到普及應用;在原料供給、生產環境、加工包裝及儲運等環節的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安全隱患,農藥殘留、重金屬超標較為嚴重,雜糧食品安全形勢不容樂觀;雜糧食品檢測和檢驗體系及其質量標準亟待建立和完善。

要實現谷物雜糧產業的持續發展,縮小與國外雜糧食品加工技術水平的差距,真正把雜糧資源優勢轉變為市場優勢和經濟優勢,依靠科技進步生產各種營養健康的雜糧食品,還需要付出持續不斷的努力。基于以上認識,我們編寫了此書。

本書由渤海大學馬濤教授和沈陽師范大學肖志剛教授主編,馬濤教授負責統稿。渤海大學王勝男、朱力杰、王勃、湯軼偉、劉賀、何余堂、楊立娜、任傳順、吳凱為參加了部分章節的編寫工作。

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參閱了大量相關書籍,在此謹向這些作者表示衷心感謝。由于筆者水平有限,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6年5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元市| 拉萨市| 马边| 台安县| 永宁县| 蓝田县| 岳西县| 贡嘎县| 青神县| 南通市| 开阳县| 武宁县| 长白| 绵阳市| 琼中| 宿州市| 龙川县| 高台县| 德清县| 万源市| 新乐市| 肇州县| 湟源县| 丽水市| 奉新县| 莱芜市| 梁平县| 新源县| 宽甸| 隆德县| 凤翔县| 徐闻县| 武平县| 阜南县| 屯门区| 囊谦县| 衡东县| 铜梁县| 青田县| 哈密市| 东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