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POPs)是一類具有高毒性、長期殘留性、生物累積性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機污染物,可通過空氣、水和生物長距離傳輸并沉積或累積,對人體健康和環境造成嚴重危害。即使暴露在痕量的POPs中,其也有可能引發癌癥、損害中樞和外圍神經系統、引發免疫系統疾病、生殖紊亂以及干擾嬰幼兒的正常發育,直接威脅人類生存繁衍和可持續發展。

我國政府十分重視POPs的控制與消減,自《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于2004年11月11日正式對我國生效以來,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明確提出實施“重點研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控制”。開展POPs監測,摸清我國POPs排放情況和環境中POPs濃度水平,是針對性采取措施、防控與消減POPs的前提,因此,建立和完善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POPs監測技術體系是一項十分必要而緊迫的工作。

本書是環保公益項目“高關注新型POPs監測方法與POPs監測新技術研發”(項目編號:201209016)的成果精華。書中既有適合國內各實驗室檢測技術設備現狀的實際情況,經課題組進行過充分研究和驗證的國際先進的POPs測試技術方法,也有課題研究成果的展現,尤其是環境空氣中POPs的樣品采集、前處理和分析等方法,均為目前POPs檢測技術的最新進展,其中有些方法正在轉化成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方法。這些分析方法不僅適用于公約中控制的有機毒殺芬、氯農藥、二英等21種POPs,還可為其他同類化合物的分析提供借鑒。

限于編著者編著時間和水平,書中難免存在不足和疏漏之處,誠懇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編著者

2016年10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阳县| 蒙阴县| 淅川县| 宣威市| 三穗县| 共和县| 龙里县| 军事| 托里县| 九寨沟县| 渝北区| 麻城市| 吉安市| 通山县| 大城县| 台南县| 资阳市| 湖口县| 正定县| 札达县| 青阳县| 台安县| 永新县| 米林县| 阜城县| 龙岩市| 罗江县| 土默特左旗| 南华县| 景谷| 伊吾县| 苏州市| 浦县| 错那县| 永宁县| 澳门| 紫云| 湖北省| 琼结县| 财经|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