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危險化學品管理相關法律法規

我國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相關法律法規體系由四個層面構成:法律(人大立法)、行政法規、部門規章(部/委/局令)、相關標準(國標/行標/地標/企標)。

(一)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以下簡稱《安全生產法》)的決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對危險化學品監督管理、重大危險源管理及事故應急管理等方面作了明確規定。

(1)危險化學品監督管理

《安全生產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生產、經營、運輸、儲存、使用危險物品或者處置廢棄危險化學品,由有關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審批并實施監督管理。

生產經營單位生產、經營、運輸、儲存、使用危險物品或者處置廢棄危險物品,必須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建立專門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接受有關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管理。

(2)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

《安全生產法》第三十七條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作了如下規定。

生產經營單位對重大危險源應當登記建檔。登記的內容包括:重大危險源的名稱、地點、性質、可能造成的危害等。

生產經營單位對重大危險源應當進行定期檢測、評估、監控。檢測是指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利用儀器對重大危險源的一些具體指標、參數進行測量;評估是指對重大危險源的各種情況進行綜合的分析、判斷,掌握其危險程度;監控則是對重大危險源進行觀察和控制,防止其引發危險。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本單位重大危險源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并進行必要的演練。在出現緊急情況時,做到心中不慌,有條不紊,采取適當的措施,避免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或者降低事故的損失。

(3)危險物品容器、運輸工具以及特種設備生產

《安全生產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使用的危險物品的容器、運輸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險性較大的海洋石油開采特種設備和礦山井下特種設備,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由專業生產單位生產、并經取得專業資質的檢測、檢驗機構檢驗、檢測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證或安全標志,方可投入使用。檢測、檢驗機構對檢測、檢驗結果負責。

(4)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

《安全生產法》第七十九條規定: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建筑施工單位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組織;生產經營規模較小的,可以不建立應急救援組織,但應當指定兼職的應急救援人員。

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運輸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建筑施工單位應當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和物資,并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保證正常運轉。

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對原《消防法》進行了重新修訂,2009年5月1日起施行。新消防法針對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場所設置、倉庫安全管理等作了明確規定。

(1)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場所設置

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煉油廠、石油化工廠、石油庫、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倉庫和裝卸碼頭、煙花爆竹生產工廠等生產、儲存、裝卸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場所迅速發展,這些場所具有很大的火災危險性,在城市中所處的位置相當重要,如果位置設置不當,一旦發生火災,將影響周圍建筑和場所安全,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消防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生產、儲存和裝卸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工廠、倉庫和專用車站、碼頭,必須設置在城市的邊緣或者相對獨立的安全地帶。易燃易爆氣體和液體的充裝站、供應站、調壓站,應當設置在合理的位置,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第十九條規定:生產、儲存、經營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場所不得與居住場所設置在同一建筑物內,并應當與居住場所保持安全距離。

(2)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及儲存消防安全管理

《消防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生產、儲存、運輸、銷售或者使用、銷毀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單位、個人,必須執行國家有關消防安全的規定。

生產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單位,對產品應當附有燃點、閃點、爆炸極限等數據的說明書,并且注明防火防爆注意事項,對獨立包裝的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應當貼附危險品標簽。

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場所,必須執行國家有關消防安全的規定。禁止攜帶火種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場所。禁止非法攜帶易燃易爆危險物品進入公共場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具有較大的火災危險性和破壞性,如果在生產、儲存、運輸、銷售或者使用等過程中不嚴加管理,極易造成嚴重災害事故。在公安機關內部,通常將民用爆炸物品劃歸為治安管理范疇,將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劃歸為消防監督管理的范疇。

3.其他法律

與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相關的法律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國家主席令第52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國家主席令第83號)、《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國家主席令第4號)等。

(二)行政法規

1.《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原《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44號)是2002年3月15日起施行的。近年來,由于相關部門在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方面的職責分工發生了變化,暴露出一些薄弱環節,為了適應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與《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和標簽制度》(GHS)接軌,更加有效地加強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2011年2月16日國務院第144次常務會議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進行了修訂,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條例》增設了有關使用安全的制度和措施,明確了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的范圍、責任和要求,各有關部門職責分工更清晰,監管措施可操作性更強。

(1)明確了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的部門職責

《條例》第六條明確地規定了安監、公安、質監、環保、交通運輸、衛生、工商、郵政等8個部門的監管職責。

①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安監管理綜合工作,組織確定、公布、調整危險化學品目錄;新建、改建、擴建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包括使用長輸管道輸送危險化學品,下同)的建設項目進行安全條件審查;核發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許可證、危險化學品安全使用許可證和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負責危險化學品登記工作。

②公安機關負責危險化學品的公共安全管理,核發劇毒化學品購買許可證;劇毒化學品道路運輸通行證;負責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③質量監督檢驗檢疫部門負責核發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物、容器(不包括儲存危化品的固定式大型儲罐)生產企業的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并依法對其產品質量實施監督;負責對進出口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實施檢驗。

④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廢棄危險化學品處置的監督管理。組織危險化學品的環境危害性鑒定和環境風險程度評估,確定實施重點環境管理的危險化學品;負責危險化學品環境管理登記和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依照職責分工調查相關危險化學品環境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負責危險化學品事故現場的應急環境監測。

⑤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水路運輸的許可以及運輸工具的安全管理,對危險化學品水路運輸安全實施監督;負責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企業、水路運輸企業駕駛人員、船員、裝卸管理人員、押運人員、申報人員、集裝箱裝箱現場檢查員的資格認定。

⑥鐵路主管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鐵路運輸的安全管理,負責危險化學品鐵路運輸承運人、托運人的資質審批及其運輸工具的安全管理。

⑦民用航空主管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航空運輸以及航空運輸企業及其運輸工具的安全管理。

(2)健全完善了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及與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銜接

《條例》第十二條規定:新建、改建、擴建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建設項目,必須由安全監督部門進行安全條件審查。同時,與《港口法》《安全生產許可證書》《工業產品許可證條例》進行了銜接。

(3)完善危險化學品生產、使用、經營、運輸安全許可制度

①針對使用危險化學品從事生產的企業事故多發情況,為從源頭上進一步強化使用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條例》第十四條規定: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進行生產前,應當依照《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的規定,取得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許可證。生產列入國家實行生產許可證制度的工業產品目錄的危險化學品的企業,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的規定,取得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

②第二十九條規定:使用危險化學品從事生產并且使用量達到規定數量的化工企業(屬于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的除外,下同),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取得危險化學品安全使用許可證。

前款規定的危險化學品使用量的數量標準,由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公安部門、農業主管部門確定并公布。

③第三十三條規定:國家對危險化學品經營(包括倉儲經營,下同)實行許可制度。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危險化學品。

依法設立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在其廠區范圍內銷售本企業生產的危險化學品,不需要取得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

④第四十三條規定:從事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水路運輸的,應當分別依照有關道路運輸、水路運輸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取得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許可、危險貨物水路運輸許可,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手續。

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企業、水路運輸企業應當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

(4)危險化學品登記制度

第六十六條規定:國家實行危險化學品登記制度,為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以及危險化學品事故預防和應急救援提供技術、信息支持。

第六十七條規定: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進口企業,應當向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登記的機構(以下簡稱危險化學品登記機構)辦理危險化學品登記。

危險化學品登記包括下列內容:分類和標簽信息;物理、化學性質;主要用途;危險特性;儲存、使用、運輸的安全要求;出現危險情況的應急處置措施。

(5)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安全條件評價

第七十條規定: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制定本單位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和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定期組織應急救援演練。

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將其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報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第二十二條規定: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的企業,應當委托具備國家規定的資質條件的機構,對本企業的安全生產條件每3年進行一次安全評價,提出安全評價報告。安全評價報告的內容應當包括對安全生產條件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的方案。

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的企業,應當將安全評價報告以及整改方案的落實情況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在港區內儲存危險化學品的企業,應當將安全評價報告以及整改方案的落實情況報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2.其他行政法規

與危險化學品管理相關的其他行政法規還有《監控化學品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190號)、《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國務院第397號令)、《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45號)、《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令第549號)等。

(三)部門規章

1.《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已經2011年7月22日國家安全監督管理總局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并于8月5日以國家安全監督管理總局令第40號公布,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暫行規定》共6章、36條,包括總則、辨識與評估、安全管理、監督檢查、法律責任、附則及2個附件。《暫行規定》緊緊圍繞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規范管理,明確提出了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分級、評估、備案和核銷,登記建檔、監測監控體系和安全監督檢查等要求,是多年來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管理實踐經驗的總結和提煉。

(1)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辨識

《暫行規定》中所稱的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是指根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 18218—2009)標準辨識確定的危險化學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當危險化學品單位廠區內存在多個(套)危險化學品的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并且相互之間的邊緣距離小于500m時,都應按一個單元來進行重大危險源辨識。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是在《重大危險源辨識》(GB 18218—2000)的基礎上修訂而來的。同原標準相比,新標準大大拓寬了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辨識范圍。原標準只給出4大類142種危險物質的辨識范圍;而新標準采用了列出危險化學品名稱和按危險化學品類別相結合的辨識方法,新標準中表1具體列出了78種危險化學品,表2中按危險類別將危險化學品分為爆炸品、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易于自燃的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氧化性物質、有機過氧化物和毒性物質9類。

(2)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監測監控

安全監控系統或安全監控設施是預防事故發生、降低事故后果嚴重性的有效措施,也是輔助事故原因分析的有效手段,因此對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建立必要的安全監控系統或設施具有重要意義。《暫行規定》要求,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根據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危險化學品種類、數量、生產、使用工藝(方式)或者相關設備、設施等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安全監測監控體系,完善控制措施。譬如,重大危險源配備溫度、壓力、液位、流量、組分等信息的不間斷采集和監測系統,以及可燃氣體和有毒有害氣體泄漏檢測報警裝置,并具備信息遠傳、連續記錄、事故預警、信息存儲等功能;一級或者二級重大危險源應具備緊急停車功能。記錄的電子數據的保存時間不少于30天。

特別針對危害性較大,涉及毒性氣體、液化氣體、劇毒液體的一級或者二級重大危險源,應當依據《石油化工安全儀表系統設計規范》、《過程工業領域安全儀表系統的功能安全》等標準,配備獨立的安全儀表系統(SIS)。

(3)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分級管理

《暫行規定》要求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分級,由高到低分為四個級別,一級為最高級別。分級目的是為對重大危險源按危險性進行初步排序,從而提出不同的管理和技術要求。

《暫行規定》中提出的重大危險源分級方法,是在近年來開展的專題研究和大量試點驗證工作的基礎上提出的。在起草過程中,充分吸納了國內部分省市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最終,考慮各種因素,提出采用單元內各種危險化學品實際存在量(在線量)與其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中規定的臨界量比值,將經校正系數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為分級指標。事實證明,該方法簡單易行、便于操作、一致性好,避免了原來依靠事故后果分級的比較復雜的方法。

(4)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可容許風險標準與安全評估

《暫行規定》提出通過定量風險評價確定重大危險源的個人和社會風險值,不得超過本規定所列示的個人和社會可容許風險限值標準。超過個人和社會可容許風險限值標準的,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采取相應的降低風險措施。

對于那些容易引起群死群傷等惡性事故的危險化學品,例如毒性氣體、爆炸品或者液化易燃氣體等,是安全監管的重點。因此,《暫行規定》中規定,如果其在一級、二級等級別較高的重大危險源中存量較高時,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采用更為先進、嚴格并與國際接軌的定量風險評價的方法進行安全評估,以更好地掌握重大危險源的現實風險水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5)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備案登記與核銷

《暫行規定》規定,危險化學品單位新建、改建和擴建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應當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前完成重大危險源的辨識、安全評估和分級、登記建檔工作,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另外對于現有重大危險源,當出現重大危險源安全評估已滿三年、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造成人員死亡等6種情形之一的,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及時更新檔案,并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重新備案。

《暫行規定》要求,縣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行使重大危險源備案和核銷職責。為體現屬地監管與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對于高級別重大危險源備案材料和核銷材料下一級別安監部門也應定期報送給上一級別的安監部門。

2.《危險化學品登記管理辦法》

新修訂的《危險化學品登記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經2012年5月21日國家安全監督管理總局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并于7月1日以國家安全監督管理總局令第53號公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1)調整了危險化學品登記的主體

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六十七條第一款“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進口企業應當向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登記的機構辦理危險化學品登記”的規定,《辦法》第二條將危險化學品登記的主體調整為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進口企業。危險化學品儲存單位、使用單位不再進行登記。

(2)細化了危險化學品登記的具體內容

《辦法》第十二條將危險化學品登記的具體內容調整為——分類和標簽信息,物理、化學性質,主要用途,危險特性,儲存、使用、運輸的安全要求,應急處置措施等六個方面,并根據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需要,對各項內容進行了適當細化。

①分類和標簽信息,主要包括危險化學品的危險性類別、象形圖、警示詞等信息。

②物理、化學性質,主要包括危險化學品的熔點、沸點、閃點、爆炸極限等性質。

③主要用途,包括企業推薦的產品合法用途、禁止或者限制的用途。

④危險特性,包括危險化學品的物理危險性、環境危害性和毒理特性。

⑤儲存、使用、運輸的安全要求,包括儲存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使用時的操作條件、作業人員防護措施等。

⑥應急處置措施,主要包括危險化學品在生產、使用、儲存、運輸過程中發生火災、爆炸、泄漏、中毒、窒息、灼傷等化學品事故時的應急處理方法,應急咨詢服務電話等。

(3)完善了危險化學品登記的程序

《辦法》第十三條規定了危險化學品登記的程序。首先,登記企業通過登記系統提出申請,經登記辦公室審查合格后,填寫并上報登記材料;其次,登記辦公室和登記中心依次對登記材料進行審查,符合要求的,由化學品登記中心通過登記辦公室向登記企業發放危險化學品登記證。

《辦法》第十四條規定了危險化學品登記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危險化學品登記表,生產企業的工商營業執照、進口企業的證明證書,“一書一簽”,有關應急咨詢服務電話號碼或者應急咨詢服務委托書,有關產品標準編號。

《辦法》第十五條規定了危險化學品登記的登記內容變更手續。首先,登記企業通過登記系統填寫危險化學品登記變更申請表并上報變更后的登記材料;其次,登記辦公室和登記中心依次對企業上報的登記材料進行審查,符合要求的,通過登記辦公室向登記企業發放登記變更后的危險化學品登記證或變更書面證明文件。

《辦法》第十六條規定了危險化學品復核換證的程序。首先,登記企業通過登記系統填寫危險化學品復核換證申請表并上報《辦法》第十四條規定的登記材料;登記機構按照《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的程序辦理復核換證手續。

(4)規范了登記企業的應急咨詢服務

《辦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定了登記企業自行設立的應急咨詢服務電話應具備的條件,一是要有專職人員24h值守,主要是確保一旦發生事故,能夠及時聯系到企業;二是該電話必須是國內的服務電話,主要是確保如果需要企業赴現場協助救援,企業可以快速響應;三是服務電話必須是固定電話,若是移動電話,如果一旦發生事故,則不能保證接聽電話人員能夠及時響應,并向事故現場提供準確、有價值的應急信息,會貽誤處置時機;四是專職值守人員應當熟悉本企業危險化學品的危險特性和應急處置技術,能準確回答有關咨詢問題。

對危險化學品登記企業不能提供《辦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定應急咨詢服務的,《辦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了登記企業應當委托登記機構代理應急咨詢服務。

登記機構的應急咨詢服務,應當建有完善的化學品應急救援數據庫,配備在線數字錄音設備和8名以上專業人員,能夠同時受理3起以上應急咨詢,準確提供化學品泄漏、火災、爆炸、中毒等事故應急處置有關信息和建議等。

(5)增加了監督管理要求

為督促企業及時如實登記危險化學品,更好地為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應急救援提供技術支撐,《辦法》增加了監督管理一章。一是規定安全監管部門將危險化學品登記情況納入危險化學品安全執法檢查內容。二是規定登記辦公室要及時向省級安全監管部門提供危險化學品登記信息和有關情況。三是規定化學品登記中心要定期向同級工業和信息化、環境保護、公安、衛生、交通運輸、鐵路、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等部門提供危險化學品登記的有關信息和資料,并向社會公告。

3.其他部門規章

與危險化學品管理相關的其他部門規章還有《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安監總局1號令)、《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安監總局15號令)、《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安監總局17號令)、《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安監總局55號令)、《危險化學品安全使用許可證實施辦法》(安監總局57號令)、《油氣罐區防火防爆十條規定》(安監總局84號令)等。

(四)規范性文件

與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相關的規范性文件有《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有關事項的通知》(安監總廳管三函[2012]179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加強化工過程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安監總管三[2013]88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公布首批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目錄的通知》(安監總管三[2009]116號)等。

1.《170號公約》的宗旨是什么?其重要性在哪些方面得到體現?

2.《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與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相關的規定有哪些?

3.《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提出的全面管理體系包含哪些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孜| 滨海县| 抚宁县| 呼图壁县| 滕州市| 广灵县| 乐至县| 吕梁市| 清远市| 阿克陶县| 阿巴嘎旗| 宜兴市| 项城市| 隆子县| 巴马| 治多县| 乌鲁木齐市| 驻马店市| 鄱阳县| 玉环县| 兰溪市| 辽宁省| 徐水县| 昂仁县| 故城县| 沐川县| 宜阳县| 屏南县| 肃北| 洞口县| 阜宁县| 丰原市| 阳春市| 图们市| 大港区| 南充市| 米泉市| 清苑县| 宜城市| 隆化县| 日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