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決策與計劃
3.4.1 科學決策的方法
人的一生充滿選擇,但關鍵處只有幾步。職業生涯決策非常重要,卻也高度復雜,關鍵之處做選擇往往左右為難,這也是大學生在選擇時“糾結”的原因。本節我們嘗試引入一些理性的決策和計劃的方法。
(1)生涯決策的基本原則
生涯決策依據以下原則進行。
① 擇己所愛:對生涯關鍵點的選擇首先要遵守個人的興趣和價值觀。
② 擇己所能:生涯決策是否具有可實施性,關鍵要看一個人的能力,包括知識、技能和品質是否與職業或深造的要求相匹配。
③ 擇世所需:生涯抉擇必須遵守社會大潮,當今社會呼喚高效能的知識型工作者,呼喚團隊精神,而選擇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和職業將幫助一個人更好地體現個人價值。
④ 擇己所利:生涯決策也要爭取實現個人的利益最大化,多個選擇要選擇自己在有生之年最可能有所成就和回報,而風險相對較小的選項。
練習3-10 決策平衡單
列出你大學畢業后可能的2~3個發展方向,可以是就業、考研;也可以是職業的不同類型,越明確越好;
列出你在選擇這些發展方向時關注的因素和重視程度,并打分(0~10分);
計算:加權分數=權重×分數
總分:將選項的加權分數相加,計算總得分。
思考:對自己的選擇清晰了嗎?

(2)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英文單詞Strengths(優勢)、Weaknesses(劣勢)、Opportunities(機會)、Threats(威脅)的縮寫,由哈佛商學院的K.J.安德魯斯教授于1971年在其《公司戰略概念》一書中提出,最早用于公司戰略的分析和制定。
其實,生涯也可以“個人公司”的視角來進行分析和管理,所以近年來SWOT分析法也用于生涯決策工具,通過SWOT分析矩陣,可以從個人的興趣、技能、能力和職業要求、競爭等角度,分析個體的優點和弱點,評估出不同職業道路的機會和威脅所在,從而為提升自己提供依據。見表3-2。
表3-2 SWOT因素分析

3.4.2 目標設立與行動計劃
(1)目標的重要性
這是一個比較老的案例,但我認為這個“調查”里的數據基本與現實吻合,無論是在大學生群體還是整個社會群體中,10%的人出人頭地,60%的人平平常常,30%的人生活得不如他人且不如意,應該是種常態。這個案例凸顯的是目標對生涯發展的重要性。回顧身邊的優秀人士,大器晚成的有,但是不多,更多的人是起步早,而成就早,一萬小時天才理論分析了諸多成功人士,他們在成功的時候除了是大勢所趨之外,基本具有了在該領域都有了專心投入的一萬個小時。如果沒有志向,缺乏目標的激勵,如何能投入堅持得這么久呢?
(2)設立目標的指導原則
下面是目標設立的SMARTC原則,以及如何運用這些原則來設立職業發展的目標。
① 目標具體、明確(specific)。不要用含糊籠統的語言,比如,不要說“我的目標是更好地利用時間”,應該說“我一天至少上一個小時的自習”,或“我每周至少要三次跑步,每次不少于5公里”。
② 目標是可量化的(measurable)。這樣你才有一個可以衡量的標準,從而可以準確地評價你是否完成了自己的目標。比如,“加強表達能力”,應改為“在這個月內,參加一個學生社團(演講協會),并公開演講兩次。”
③ 目標可以達到但有挑戰性(achievable)。最好的目標,不是能力不能及的,也不能是太容易,最好是站起來夠不到,但是跳一跳能夠到的目標。比如說,如果你目前的GPA是2.0,想拿到獎學金并不容易,但是如果你設定自己要考取研究生,還是很有希望的。
④ 目標有意義、有價值,并有獎懲的措施(rewarding)。如果完成目標能帶給你某種獎勵,而未完成目標會帶給你損失,那么這個目標的可執行性就大為提高了,比如計劃每周三次的跑步,如果完成了就可以獎勵自己一頓大餐,如果沒完成就要在周末連續跑完15公里。
⑤ 目標實現有明確的時間限制(time-bounded)。不能將所有目標都定為“在大學畢業前完成”,而是要按年度、月份、周來做好目標分解,在一個時間限度內來衡量自己的目標是否完成,這樣能幫助你積跬步以至千里。
⑥ 目標是可控的(controllable)。所有目標應該是你自己能夠控制的,而不是依賴于外界才能實現的。比如要完成一次國內的“窮游”是你能夠控制的,但完成一次國際旅行可能就是你的財力無法達到,所以也無法算作SMARTC的目標了。
練習3-11:生涯幻游及目標制定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放松下來。
想象你正站在大學的畢業典禮臺上,回顧大學四年,你會對自己哪些方面的成長感到滿意?展望畢業后的生活,你是選擇了讀研、留學還是找到了心儀的工作?你為未來的發展做好了哪些準備?回顧大學四年,你過得快樂嗎?身體狀態怎么樣?和家人、同學的關系如何?等等假如可以用圖畫或者文字來呈現你在大學里將獲得的成就,你的腦海中浮現了什么?
請將你在生涯幻游中所感受到的細節記錄下來。
思考:
(1)你的大學目標。
(2)要達到這一目標,你需要經過哪幾個步驟?
(3)據此設立你在一個月內的短期目標和行動計劃:
你在一個月內的短期目標;
你在一周內的短期目標。
(4)到了你設定的短期目標的實現期限時,回答下列問題:
你是否實現了你自己的目標?
為什么?(請應用目標設立的指導原則加以解釋。)
你是否需要對自己的目標作什么調整?
如果你已經制定了大學四年的長期、中期和短期目標和計劃,祝賀你!但是要提醒你的是光有目標和計劃還不夠,最重要的是行動。大學處于人生的早中期,人到中年回顧大學,會發現那是一段好奇、充滿激情和無限可能的時候,如果大學虛度,很多成長的功課會留到工作后,甚至成家后來完成,這會讓一個人身心俱疲;而如果充分利用了大學的時間,一個人就為未來的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所以,“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