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器分析實驗
- 郭明 吳榮暉 李銘慧 俞飛主編
- 1154字
- 2020-05-07 11:42:35
3.4 特點與應用
3.4.1 特點
熒光分析法是根據物質的熒光光譜進行定性,根據熒光強度進行定量的一種分析方法。熒光分析法具有靈敏度高,選擇性好,工作曲線線性范圍寬,且能夠提供激發光譜、發射光譜、發光強度、發光壽命、量子產率、熒光偏振等諸多信息等特點。
3.4.2 應用
熒光分析法主要用于分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由于自身能夠產生強熒光的物質比較少,熒光分析法的應用不如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廣泛。但由于它的高靈敏度以及許多生物物質都具有熒光性質,所以該方法在環境、生物化學分析、生理醫學研究、臨床和藥物分析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1)無機化合物的熒光分析
在紫外線或可見光照射下會直接產生熒光的無機化合物很少,所以能直接應用無機化合物自身的熒光進行測定的物質很少。但許多無機化合物能與有機試劑發生作用,生成配合物。在輻射光的作用下,這些配合物能發出不同波長的熒光,由其熒光強度的變化可測定元素的含量。目前可采用與有機試劑作用進行熒光分析的元素已有70余種。
(2)有機化合物的熒光分析
芳香族有機化合物因具有共軛不飽和體系,易于吸光,其中分子龐大而結構復雜的芳香族有機化合物多數能產生熒光,可以直接用熒光法測定。有時為了提高測定方法的靈敏度和選擇性,常使弱熒光性的芳香族有機化合物與某種有機試劑作用使其生成強熒光的產物,然后再進行測定。對于具有致癌活性的多環芳烴,熒光分析法已成為最主要的測定方法。
對于自身不產生熒光的有機化合物(如脂肪族化合物,醇、醛和酮類,酸類,糖類等),其熒光分析主要依賴它們與某種有機試劑的反應,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
應用示例:分子熒光光譜法測定食品接觸材料中熒光增白劑。
熒光增白劑是一種在紙制品、塑料制品、洗滌制品等中應用廣泛的化學物質。熒光增白劑的不合理使用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通過分子熒光光譜法既可對熒光增白劑進行定性分析,也可對其進行定量分析。
F-7000型分子熒光光度計,設定儀器分析條件為激發光狹縫(EX slit)5nm,發射光狹縫(EX slit)5nm,光電倍增管檢測器電壓(PMT Voltage)400 V。
選用一較低的激發波長,發射波長在350~600nm范圍內進行掃描,可獲取不同熒光增白劑的最大發射波長,在最大發射波長條件下,設定激發波長200~400nm范圍進行掃描,可獲取不同熒光增白劑的最大激發波長。單獨采用最大激發波長或最大發射波長不能很好地對一些熒光增白劑進行定性鑒別,但是利用最大激發波長和最大發射波長組合,大大提高了定性鑒別性能。如圖3-5和圖3-6所示,分別為BA、VBL、CXT三種熒光增白劑的最大發射波長和最大激發波長圖。圖3-7為BA、VBL、CXT三種熒光增白劑的標準曲線。

圖3-5 BA、VBL、CXT三種熒光增白劑的最大發射波長

圖3-6 BA、VBL、CXT三種熒光增白劑的最大激發波長
另外,可選取305nm為激發波長,442nm為發射波長,對BA、VBL、CXT三種熒光增白劑進行定量分析,標準曲線如圖3-7所示。

圖3-7 VBL、BA、CXT三種熒光增白劑的標準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