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個院子過生活
- 禾子
- 969字
- 2020-04-30 17:24:40
老鼠掉進米缸里
徽州不僅老房子多,老物件也多,盡管這些年,外地收羅老東西的人在徽州搜刮得很厲害,但在我看來,街頭巷尾的古玩店里還是堆滿了寶貝,喜歡老物件的人到了徽州,就像老鼠掉進米缸里,我也是其中一只。
除了前面說到的老唱機,到徽州還沒滿月呢,就入手了歙硯、徽墨、筆筒之類的一些小玩意兒,要是有空就去逛古玩市場,估計口袋已經比臉干凈了。
除了古玩市場,墨廠和歙縣博物館也是燒錢的地方,金華的幾個兄弟來徽州玩,一走進墨廠的老墨倉庫,眼珠子就掉進去,買個不停。一幫室內設計師去博物館,看到里面的碑拓,也邁不開步子,一買就是一堆。
老樓和衛通他們老是慫恿我去逛鬼市。鬼市是天亮前的民間古玩集市,從老早就一直延續下來,在徽州古城和屯溪老街都有,我對鬼市充滿了好奇,被他們說得心里奇癢難忍,但還是強忍著。
誰讓我不夠富裕呢。
下輩子,做個紈绔子弟,天天逛鬼市,揮金如土。
除了古玩市場,衛通在老縣委大院也撿了不少有意思的老物件,檔案柜、長木椅、老辦公桌、黑白電視機、紅燈牌收音機、母雞啄米鬧鐘、老式打字機、電話總控臺、20世紀70年代的《人民畫報》……數不勝數,一部分堆在老檔案局大樓的一個房間里,其他的一股腦兒堆在大禮堂里,連一輛銹得一塌糊涂的自行車也不舍得扔掉。
縣委書記騎過的呢,可以拿來做場景陳列。
院子的墻根里堆了好多老磚,很多人問我們討,衛通一塊都不舍得給。
他說要拿來做文創產品。
哦,對了,大禮堂的雜貨堆里有一副木制楹聯,上聯是“風花雪月故事”,下聯是“茶米油鹽文章”,橫批是“天下無二”,來大禮堂的人,看到了都會哈哈笑著和這副木制楹聯合影留念。當然,天下無二的牌子都吃不消拿,就擱在桌上,一人扶著一塊對聯,拍了照片就急吼吼地發微信。
院子大清理的時候,衛通還撿了些破碗殘片,他一塊都不舍得扔,說,統統做陳列品!
比我還二。
我們在西街18號三樓的辦公室,也全是老物件,辦公室和柜子是古玩市場淘的,會議桌是老門板一塊,坐的椅子凳子也全是老式的,又重又硬,我的猴子屁股實在受不了,去超市買了墊子,他們卻坐光板凳,一點兒也不怕硬。
把空調、電腦、復印機和投影儀搬走,我們的辦公室可以拍民國電影。
你看,我的辦公桌上,筆筒是光緒年間的,煙灰缸是硯石的,臺燈是和蔣介石同款的。
供客人放茶杯的案幾是早先放銀圓的錢柜。
純正的民國風。
換套中山裝,我就可以演海飛兄諜戰劇《麻雀》的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