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山蒟的主要鑒定特征

山蒟(Piper hancei Maxim)屬胡椒科(Peperaceae)胡椒屬(Piper Linn.)常綠攀援木質藤本植物。《中國植物志》對山蒟分類特征的描述:攀援藤本,長數至10余米,除花序軸和苞片柄外,余均無毛;莖、枝具細縱紋,節上生根。葉紙質或近革質,卵狀披針形或橢圓形,少有披針形,長6~12cm,寬2.5~4.5cm,頂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漸狹或楔形,有時鈍,通常相等或有時略不等;葉脈5~7條,最上1對互生,離基1~3cm從中脈發出,彎拱上升幾達葉片頂部,如為7脈時,則最外1對細弱,網狀脈通常明顯;葉柄長5~12mm;葉鞘長約為葉柄之半?;▎涡?,雌雄異株,聚集成與葉對生的穗狀花序。雄花序長6~10cm,直徑約2mm;總花梗與葉柄等長或略長,花序軸被毛;苞片近圓形,直徑約0.8mm,近無柄或具短柄,盾狀,向軸面和柄上被柔毛;雄蕊2枚,花絲短。雌花序長約3cm,于果期延長;苞片與雄花序的相同,但柄略長;子房近球形,離生,柱頭4或稀有3。漿果球形,黃色,直徑2.5~3mm。詳見圖2-1。

圖2-1 山蒟鑒定圖片

產于浙江、福建、江西南部、湖南南部、廣東、廣西、貴州南部及云南東南部。生于山地溪澗邊、密林或疏林中,攀援于樹上或石上,生于海拔500~1700m林中。

山蒟四季常綠,枝葉繁茂,生命力強,葉有辣味,不易感染病蟲害,具氣生根,可攀援于巖石、墻面、樹干、籬笆上生長。全株供藥用,能祛風止痛,治療風濕、咳嗽、感冒。

賴小平等將藥材性狀鑒定為:葉片稍皺縮,薄紙質,呈灰褐色,手摸之粗糙,完整葉呈長披針形,葉片長3~5cm,寬3~4cm,葉脈5條多見,最內1對互生,離基從中脈發出。莖扁圓柱形,直徑0.3~5mm,有縱棱,節膨大,不定根常見,辛辣味較濃。

海風藤和山蒟比較相像,難鑒定,海風藤、山蒟葉腹背面均具有瘤狀突起,氣孔外突二極無小緣。一般采用理化鑒定的方法進行鑒定,常用的理化鑒定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常數測定、常規檢查、一般理化鑒別、色譜法、光譜法、色譜-光譜聯用分析法、浸出物測定以及含量測定等。于立佐對海風藤及山蒟進行熒光分析,發現365nm紫外光下,海風藤顯黃綠色,山蒟顯黃棕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仪陇县| 从江县| 仁寿县| 湖州市| 图木舒克市| 宜川县| 武威市| 磐石市| 肥乡县| 依兰县| 马山县| 常州市| 炉霍县| 沿河| 密山市| 太原市| 德惠市| 平泉县| 永康市| 长汀县| 兰考县| 丰原市| 新疆| 宁国市| 灌云县| 云林县| 苍梧县| 五常市| 马龙县| 岳阳市| 边坝县| 天等县| 舒城县| 延庆县| 五华县| 鄂伦春自治旗| 垫江县| 东兴市| 台湾省| 蕲春县| 九龙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