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5章 深入苗寨

“目吊德衣?目母杭堵?”

他又說道,并且向我走了幾步。我又是搖頭又是擺手,表示我聽不懂他在說什么,我向身后指了指,希望他明白我是從外面來的。

好在雖然語言不通,但肢體語言和理解能力卻是想通的,一陣手舞足蹈,他大概知道了我想進內寨的意思,便向我點頭,招呼我跟在他身后。

老人的步伐矯健,在深及膝蓋的草叢里穿梭無阻,我好幾次被絆倒,多虧他來扶我,這里明顯是沒人走過的路,也許很少有人出來或進去,那這位老人是干什么的?

我瞥見他右手捏的布袋,內心充滿了困惑。里面是什么?他捕獵的野味嗎?

我跟著他走,我的心則跟著那布袋走,那鼓鼓囊囊的袋子里仿佛又什么東西在掙扎,也許是野兔,深山里的人們就是吃這些的。

但我始終不能確定里頭是什么,但那畢竟裝不下一個活人,這樣布袋的恐怖感就降低了許多。

就認為只是獵物吧,再者,我也是個獵人,血腥的場面我見過不少,一個布袋子里的東西不必掛心。

在對那只黑布袋的無限遐想中,不知不覺地走出了林子,天快黑了,好在只是快黑了,我是指,在天黑之前走出參天大樹的魔障真是個好兆頭。

樹林如密集的馬蜂窩一樣寸隙不留,要把入侵者困死在里面,八卦陣似的走不出去,到了天黑,那樣無天無地的景象更是瘆人。

出了林子,看見前方有一條溪流,過了斜坡上溪流,就是依山傍水的吊腳樓群了。

山高林密,山頂的高寒地帶,真正的苗族人就在這里就地取材修建民居,黃土墻瓦房與古香古色的吊腳樓間隙里生出綠色植株,交相映襯,看上去協調極了。

屋前有青石板小坪,擱有農具,風車等;屋前后栽有鳳尾竹,楓香樹或芭蕉林,把吊腳樓圍進一片自然淳樸的風光里。

我跟著老人往那美麗的寨子走去,到溪邊時有苗女對我們打招呼,她們端著擇好的菜,利索的往水里洗一把再撈上來,然后捧著篩子回家,大抵要為勞作歸來的家人們做飯,因而步伐輕快,但有幾個倒是回頭好奇地瞟了我幾眼。

這些苗女上身大都穿窄袖、大領、對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婀娜動人。

也有的頭上包頭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長褲,鑲繡花邊,系一副繡花圍腰,再加少許精致銀飾襯托。

她們所穿的衣服花紋圖案可謂五彩斑斕,刺繡蠟染,或者挑花裝飾,以紅、藍、黃、白、黑為主,樣式素靜、簡潔,有一種獨特的異域風韻。

老人帶我過了溪,隨那些洗菜的苗女一起進寨。

他們用苗語說了一大串,時不時朝我看一眼,大約是在討論我,其中有個傳深藍色圍腰的年輕女孩與老人說了些什么,老人先是吃了一驚,有些猶豫不決地注視著我,后來還是點點頭,對我打手勢,讓我跟年輕女孩一起走,又把右手上的布袋塞給女孩,她把袋子拿得離自己遠遠的,像是害怕里頭的東西。

老人接過她手上的篩子,又皺起眉頭對她說了幾句話,周圍的人也都是一臉凝重地望著我們。我的好奇心越來越重,困惑越來越大。

年輕女孩不由分說地挽起我的手臂,走上了青石板鋪就而成的道路,邊隙生青苔,看樣子年代久遠。

竹樓幾乎是緊緊相挨,分不清哪家是哪家,基本都是兩或三層,飛檐翹角,三面有走廊,懸出木質欄桿。

這些欄桿上面雕有一些象征吉祥如意的圖案,窗欞花形更是千姿百態。

吊腳樓下層被主人家貯藏糧食谷物或家具農具,二樓地基外架上有懸空走廊,是大門通道,而堂屋外的懸空長廊安裝有S形曲形靠椅,有苗女在此刺繡挑花,遠遠看去像是一副生動的活美人圖。

我隨著女孩往寨子深處走,至周圍建筑大部分轉為黑瓦房,氣氛陰涼了許多,大概相對富有的人才修這樣的黑瓦房,而剛才我們也路過了些低矮的茅草屋或簡陋的竹樓,足以看出這深山老林里邊也是有地位分階的。

但無論是吊腳樓還是黑瓦房,苗族家家照例都少不了青石火塘。火塘上懸有杭桿,掛滿了熏黑的臘肉,野味,火塘中間立有鐵鑄的三角架。

現時日暮,早有苗人圍著火塘煮飯炒菜,跳動的火苗照映著他們憨樸和善的笑臉,既寧靜又溫馨,我忽然也被這股溫馨深深的打動了。

我們最終沒有在吊腳樓或青瓦房停下,而是一處孤僻至極的磚石砌的帶風火墻壁的四合院落,我們走進去,剎時有如與世隔絕,這院落寬敞而幽深。

我們面對堂屋,正可以看見墻上掛有一副盛裝苗女的畫像,面色嚴穆,端莊得體,服飾異彩紛呈,美不勝收,尤其是她妝戴的銀飾——她挽發髻于頭頂,戴著制作精美的銀花冠,花冠前方插有六根高低不齊的銀翹翅,上面打制百鳥朝鳳的銀飾圖案,但除了插銀片外,還插高約一公尺的銀牛角,角尖系彩飄,更顯得高貴富麗,彰顯這女人的不凡地位。

銀冠下沿,圈掛銀花帶,下垂一排小銀花墜,脖子上戴的銀項圈有好幾層。前胸帶銀鎖和銀壓領,胸前,背后戴的是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耳環、手鐲通通都是銀制品,只有兩只衣袖才呈現出以火紅色為主基調的刺繡,但袖口還鑲嵌著一圈較寬的銀飾。

這些銀飾使原本陰暗的畫面明亮了不少,花衣銀裝賽天仙,畫中女子在這巧奪天工的工藝品包裹下,安靜地凝視我們,氣氛分外詭秘。

不知從何處冒出個人來,看樣子是這里的管家,一臉警惕地盯著我,眼睛瞇成了縫,詢問了帶我來的苗女幾句,她把布袋交給管家,管家就領我們往那掛著畫的堂屋去了。

他自己去偏堂,不多時帶著一位苗女出來,看那模樣大概十三四歲,穿著卻比我剛才見過的苗人氣派多了,精鑲花邊的右袂上衣,數不清褶的百褶裙,且起碼多達三四十層,染中帶繡,織繡結合,使衣裝圖案花團錦簇,刺繡的花腰更是錦上添彩,還有苗女必不可少的銀飾,雖然不及畫中女子華美考究,但也有雕琢精細的打制蝴蝶探花的銀花冠,還有花簪和插針,她的頭頂簡直白花花一片,閃亮得直晃人眼。

她也圈有銀花帶,銀壓領,這些飾品服服帖帖的垂在她的胸前,與他們的主人一樣莊嚴大氣。

她的腰帶上墜有銀鈴,走起路來輕快的響動著,音色純質無雜,像這五官小巧的東方姑娘一樣潔凈。

相比之下,堂屋里剩下的三個人瞬時黯然失色,成了她的配村,毋容置疑。

銀裝素裹下的一張不染俗塵的臉,面向我,薄唇輕啟,竟是一口流利的英文:“你是誰?到這里來做什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方县| 镇巴县| 彝良县| 博客| 常宁市| 北辰区| 永平县| 兴文县| 临颍县| 依兰县| 牙克石市| 平潭县| 香港| 朝阳市| 崇信县| 广东省| 台南市| 靖安县| 文水县| 司法| 夏津县| 泽库县| 霍山县| 达孜县| 阿拉善左旗| 涿州市| 威海市| 云安县| 湄潭县| 囊谦县| 通化县| 修水县| 揭阳市| 云梦县| 昌图县| 广西| 若羌县| 无极县| 邳州市| 汾阳市| 侯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