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巡撫賜匾 蝗蟲過境

  • 奇荒1877
  • 東皋客
  • 4225字
  • 2020-03-22 20:31:32

在孫老漢意外身死,又鬧出旱魃一事以后,村里的井終究是沒有打出水來,說來也怪,平常這井只需往下打個三四丈余便能見水,可如今這新井打了約有七八丈卻還是干土一片,再加上最近流言四起,人們信了這天要有災了,人心惶惶,于是便放棄了。馮永福的生辰八字自然也沒有埋到井底。后來過了些時日,馮家對這事也漸漸淡忘了。

李家聲因為近日來擔心他哥哥的事情,也是心里擔憂,直到聽說張老板身體恢復,糧行用借來的銀子也重新經營才漸歸于平靜。每天除了幫他娘干些活、上山與師傅習武外,便是去和吳老夫子學習聊天,日子過得飛快,一轉眼已經到了三月份。

這天將近晌午他正在學堂看書,忽然聽見學堂外敲鑼打鼓、人聲鼎沸,便扶著先生出門去看。只見一群人正立在堂前。最前面是一個身穿鸂鶒補服,頭戴素金頂子官帽的官家,高身材,方臉,濃眉大眼,眼睛炯炯有神。身后兩個差人手抬一塊朱漆底的鎏金匾額,上書“與民同憂”四個大字,再往后陪同的還有馮永福、田不滿及馮林才等。

吳老夫子見這陣勢正在疑惑,只見馮林才走上前來,拉著吳夫子的手:“老先生,這位大人就是本縣縣令林大人??!”

夫子聽罷,立刻上前拱手行禮:“林大人前來,老朽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林縣令趕緊扶起夫子,笑道:“豈敢豈敢,先生耕耘鄉里,仍不忘憂國,實乃我等學習之楷模也。聽聞先生曾與文正公相識,更是令我等忝居廟堂的汗顏??!如今天朝艱難,先生給巡撫大人獻策獻計,巡撫大人見信后連聲稱贊,夸你憂國憂民,所以親手寫下了這’與民同憂’的匾額,以嘉賞老先生的一片赤子之心,樹立民眾之信心!”說罷將夫子扶至匾額前,讓他細細欣賞。

夫子不無感嘆:“巡撫大人公事繁忙,卻還能回復老朽,真是讓人心生欽佩感動,我去信本意也只是想著我這無用之身能夠為這山西萬民早謀出路,以備萬全而已!”

田不滿一臉堆笑,令人將牌匾小心懸掛于學堂大門之上,笑道:“吳老先生真乃國之棟梁也,我等還要多多學習!而我們馮家鎮都將以你為傲??!”

縣令一擺手,“田鄉約此言差矣,先生不僅是你們一陣一村之驕傲,更是我新平全縣之驕傲,是我們全縣百姓之福??!”

眾人附和道:“是,是……”

林縣令正色道:“今日本官前來,除了為先生送來匾額之外,更是帶來了曾大人的口諭,田鄉約、馮村頭你們聽好。一、為全省抗旱大計,從即日起,除官府督辦種植之土藥除外,所有鄉民自行種植的土藥一律鏟除,改種一切可供食用之莊稼;二:所有縣府督促下轄地區官員,做好防災之準備,對逃荒至此的難民做好安撫之責,若是出現流寇作亂,必將嚴懲不貸;三、各地可自行籌措糧食,提前開設賑棚,并安排好相關人等,未雨綢繆。以上三條,巡撫衙門不日就將定下條例通告全省?!?

田不滿和馮林才連忙點頭稱是,兩人對視一眼,心道好在上次田里的罌粟被毀賠得了一大筆錢,如果再晚這么些天,那恐怕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啊,心里暗自慶幸。

林縣令又對眾人說道:“此行本官除了帶來了曾大人的匾額,還從我縣里糧倉撥了五十石糧,也算是縣里對先生的一點心意,這些糧你們村中一定要收藏好,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能拿出來,只等到村民們生活難以為繼時方可取出,統一賑災,以度過難關。田鄉約,你要做好監察啊,還有馮大人,你是本鄉人,對此間鄉里熟悉,以后田鄉約若有事可以先行稟報馮典吏,再拿主意!”

兩人連聲道是。馮林才命人將后車上的五十石糧卸下,拉往村中的屯倉,其實說白了也就是他馮家的糧倉,這才一臉諂媚和縣令說家中已備下酒席,給大人接風洗塵之類的。林大人見日頭尚早,也不推辭,吳老夫子推辭年長勞累,一行人便往馮家去了。圍觀的村民也隨之散去。

家聲看著那鎏金匾額,心中很是高興,這可是巡撫大人對先生的肯定,盯著“與民同憂”四個大字,就差樂出聲來。

“家聲,樂啥呢?”

“先生,這巡撫大人的字真好!”

“哈哈哈,那是自然,一省巡府,堂堂封疆大吏寫的字怎么會差??墒抢戏蜃罡吲d的不是字的好壞!”

“那是什么,先生?是他嘉獎你能與民同憂嗎?”

老夫子一抹胡須,哈哈大笑:“家聲,你可知這四字出自何處?”

家聲想了想,搖了搖頭。

“這四個字出自宋朝蘇舜欽的《詣匭疏》:’又念有天下者未見不監古而治,棄古而亂也。豈上位者務在鎮靜,不須與民同憂也?’所以這四個字非我等鄉野之人與民同憂也,而是表明他曾大人要與民同憂也!這是大人他在向百姓表明心跡啊!”

家聲聽了先生一席話,這才明白出這四個字更加深刻的意義,心中不禁對巡撫大人心生敬仰,想著只要有這個大人在,他們便不會餓肚子了。

又過了兩天,時節已經到了春分,俗話說“春分無雨劃耕田,春分有雨是豐年”,眼看著這地里的土都慢慢成了灰一樣,風一吹就滿天飛揚,天上的太陽明晃晃的,讓這還穿著棉褲棉襖的人們都覺得燥熱,人們覺得今年耕田也是白耕了。

可是農民不能總在家閑著,他們晚上天一黑就是上炕,除了和婆娘出力再也沒有別的發泄,所以白天力氣足的很,如果不下田干活他們會憋死。

照理說這個季節麥子已經開始返青,再過十幾天就要拔節了,可是今年怪得很,這麥子一個個不僅比往年矮了許多,而且很多都是垂頭搭腦的,村里面便有人說今年麥子長不出來了,可是現在種谷子和玉米還稍微早些。有的村里人便在一起商量,最后決定種山藥蛋,這玩意不僅耐旱,而且可以當主食吃飽。現在很多人不知道這山藥蛋是啥,其實就是我們熟悉的土豆,也叫馬鈴薯。這種山藥蛋,犁地是關鍵。

于是春分這天,很多人家都在地里忙活,家里有牛的就套個耙犁,沒牛的就是人工的土爬犁,家家戶戶開始了犁地,家聲和他娘也在田里,家聲扶著耙犁,他娘趕著牛。家聲還看到狗娃二蛋幾個人也在。馮家溝的旱田基本都在一處,一邊種的麥子,還有一邊就是正犁著的這塊,所以大家基本上都靠近一起,中間只隔著窄窄的田埂。大家犁地犁得起勁,有的隔壁如同比賽一般,看誰犁的快,快的可以在慢的臉上抹層土,也是鄉間的一個樂子。忽然有人喊著,“好多蟲子,好多蟲子!”大家都朝著喊聲看去,正是李三家的在喊,附近的幾個人跑過去,順著李三家的手指蹲下去,一個年長的捂了一個在手里,看了兩眼大叫:“不好了,不好了,是蝗蟲啊,是蝗蟲啊……”

眾人聽了,也都圍過去看,只見那蝗蟲身子出奇地大,人的手指頭一般,背部黃褐,一對淺綠翅膀,肚子和腳碧綠碧綠的,那肚子一個個鼓鼓的,還有節奏的蠕動。

大家看了紛紛到自家田里尋找,果然有不少找到了,人們用手里的工具去拍打,可是這些蝗蟲精明的很,往往你剛動手,它們就已經飛到了別的地方。這可不是個好兆頭,人們議論紛紛,早聽說有的外省發生了蝗災,可誰也沒想到這么快就在馮家溝出現了蝗蟲。村里幾個老人知道后,趕緊通知了村頭,讓大家去戲臺子商量對策

那時一般對付蝗蟲的有效方法就兩個,一個是人工撲殺,一個是用火誘蟲再加以消滅。最后大家討論決定,全村人分為兩組,一組回去找棍棒綁上布條子啥的用來撲殺。另一組拾取柴火在馮家溝的田地周圍空地分開堆好,相隔不過幾十步,并在一個個火堆旁邊插上火把,等到夜間點起火,等著蝗蟲被誘掉進火堆。

一時間,馮家溝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全部開始忙碌起來,大人們眉頭緊鎖,手腳不停地忙著,他們知道如果這次不能把蝗蟲消滅掉,那么接下來的日子,他們就可能被餓死。可是孩子們卻欣喜不已,在他們眼中這比過年還要熱鬧。

馮家溝的人正面對的就是生死之關,殺死蝗蟲或者被蝗蟲殺死?這是個嚴峻的時刻。當所有準備就緒,所有的人都已經在田邊、田間站好,區區幾百個人守著這么大的地,突然顯得空曠,田野里除了風聲,從來沒這么靜過,人們屏氣凝神,等待著大量的蝗蟲群出現。天一點一點暗了下來,所有的火堆火把都已經點燃,可是除了零星的蝗蟲,什么都沒有。

火堆里的樹枝噼里啪啦地爆著,一點點火星子向外崩出,偶爾有幾只飛蟲落入火中,“滋”的一聲便化為灰燼,空氣中留下奇怪的味道。漸漸夜深了,好多小孩撐不住了困意,就趴在父母的懷里睡了。

已經不記得火堆里添了多少次柴,男人們的煙槍,也是點上又熄,熄了又點,有的人煙絲早已經燒沒了。

“不回來了吧?”有人低聲說到。

“再等等看,說不準啊!”

狗娃二蛋和家聲聚到了一起,低聲叨叨著,他們沿著田邊走著,不時地和守在那里的人打招呼,讓他們提著神,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大家還都是保持著警惕,因為各家守著各家的田,誰也不想去喝西北風。

雞開始打鳴了。

天上的星光開始褪去,只有長庚星掛在西方。

東方開始泛白,火紅的朝霞掛上了天空,很多人都驚詫于如此美麗的早晨,因為他們很少有心情去關注這些,當太陽完全跳出云海,投下那如平日般的光輝,人們松了一口氣氣,因為白天始終比晚上更加能給人帶來希望!

“嗡嗡嗡嗡嗡嗡……”從東北方向有聲音傳來,人們抬頭向東北望去,他們看到了讓他們此生難忘的畫面,一群,不,那已經不能說是一群蝗蟲,那是一片,不,一片似乎也不確切,那是鋪天蓋地的一片,除了能看到前面的邊界,后面就根本是一望無際,就如同一塊黑色的幕布,想要將天空遮住,那塊幕布越來越近,越來越近?!盎认x來啦,快加柴火啊,抄家伙啊……”家聲的一聲吼叫將人們如夢初醒。火苗重新被燒的旺旺地,人們已經舉起了手中的棍棒樹枝掃把一切武器,等到那陽光被蟲幕遮住,人們便開始了撲殺,蝗蟲被一堆一堆的掃落在地,人們揮手的同時也不停地用腳踩踏,火堆中一聲聲炸響讓人想起了油鍋里花生要熟的聲音,空氣中此刻已經不是奇怪的味道,而是一陣陣的香味,烤蟲尸體的香味。地上蝗蟲的尸體被踩入泥土中,那一堆堆的如同爛泥一樣的漿液浸透了人們的布鞋??墒沁@蝗蟲黑幕太大了,不僅大而且厚,它們面對人們的攻擊和火,根本就不懼怕,他們一堆堆撲向人們,爬滿人的臉手脖頸,甚至還鉆到衣服里,去撕咬、產子,這不僅讓人害怕,還讓人惡心。他們又一堆堆撲向火堆、火把,有幾個火苗小的火把已經被大批蟲子爆炸的漿液弄熄滅了。還有更多的蝗蟲就趴在了田里的莊稼苗上,這點人的布防對它們來說就如同一張可有可無的網,人們能夠清晰地聽到“斯斯”的聲音,那是蝗蟲在蠶食著嫩苗,他們已經盡了全力,他們終于對老天爺感到了無能為力。

不到一個時辰,當鋪天蓋地的蟲子飛走,陽光重新照耀大地,人們絕望地發現,地里所有的莊稼都沒了,只留下一片光禿禿的田地。所有曾經泛著綠色的地方,終于又回到了土地本來的面貌。只有地上成堆的蝗蟲尸體提醒著人們,它們來過。

于是開始有婦人開始小聲地抽泣,后來更多的人開始抽泣,再后來她們仿佛再也壓制不住,開始呼天搶地地悲號,男人們悲傷地看著她們悲號,家聲孤獨地站在那,似乎聽到馮家溝的悲號!

后世對這一場災難這樣記載:“蝗飛蔽天日,塞窗堆戶,室無隙地。食苗殆盡,人有擁死者?!?/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乡县| 织金县| 阿拉善左旗| 崇州市| 景东| 东阿县| 米林县| 正阳县| 金川县| 安阳市| 锦屏县| 马山县| 灵宝市| 三河市| 聂荣县| 惠水县| 乐陵市| 漳浦县| 通许县| 东宁县| 基隆市| 永寿县| 邓州市| 土默特左旗| 镇赉县| 黑河市| 千阳县| 岫岩| 兴山县| 平江县| 叙永县| 罗山县| 黄大仙区| 伊川县| 嘉义县| 西藏| 泸州市| 琼结县| 什邡市| 昌邑市| 本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