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幼學故事瓊林
  • (明)程登吉原編 (清)鄒圣脈增補 谷玉校點
  • 4367字
  • 2020-03-25 15:51:28

武職 新增文十二聯

韓柳歐蘇,固文人之最著;起翦頗牧,乃武將之多奇。

唐韓愈字退之,南陽人。七歲知書,日記數百言。夢人與丹篆一卷,吞之,旁一人拊掌而笑,覺胸中如物噎。后見孟郊,乃夢中笑者。及長,通六經百家之學。〇唐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幼有奇名,登進士,為御史。坐貶永州司馬,又徙柳州刺史。及卒,柳人立廟于羅池。〇宋歐陽修字永叔,廬陵人。游隨州,得韓文公遺稿,苦心探賾,至忘寢食。登進士,為直諫,出知滁州,復為翰林學士。自號六一居士。〇宋蘇洵字明允,眉山人。年二十七,始發憤為學,通六經百家之說。長子軾,次子轍,同舉進士,名擅天下。神宗嘆曰“天下奇才”。

白起善用兵。攻趙,行反間計,罷廉頗兵權,斬趙兵四十萬,坑于長平。〇王翦事秦始皇為上將,舉兵滅六國,佐秦以定天下。〇趙廉頗事惠王為上將,用兵如神,每食斗米斤肉。〇趙李牧事襄王為上將,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破匈奴,又破秦,封武安君。

范仲淹胸中具數萬甲兵,楚項羽江東有八千子弟。

宋范仲淹字希文。趙元昊寇延州,仁宗以仲淹兼知延州。既至,閱兵蓄銳,戒毋輕動。夏人相戒曰:“小范老子胸中有數萬甲兵,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

項羽名籍,年二十四歲起兵,殺會稽守殷通,奪其印綬,收吳中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孫臏吳起將略堪夸穰苴音壤疽尉繚音了,兵機莫測

齊孫臏與龐涓同師鬼谷,后因有隙,領兵攻魏,用減灶計。涓曰:“入境三日,逃者過半矣。”臏故意佯退,涓追至馬陵,日暮,見大樹橫路,舉火照之,見書曰:“龐涓死此樹下。”萬弩齊發,因自刎。〇魏吳起,文侯使為西河守,與士卒同衣食,分勞苦,以故北卻三晉,西伐強秦。著兵書六卷。

齊晏子言于景公曰:“穰苴文能附眾,武能威敵,愿君試之。”公召與語,大悅,因以為將。著有兵書,世謂《司馬法》。〇魏尉繚,鬼谷之高弟,與弟子隱于夷山。惠王聘之,陳兵書二十四篇。

姜太公有六韜》音滔,黃石公有三略》。

姜太公字子牙,文王遇于渭陽,載之以歸。《六韜》者,謂《文》、《武》、《龍》、《虎》、《豹》、《犬》。

《三略》者,謂《上略》、《中略》、《下略》也,亦太公所著。黃石公推演之,以授張子房。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毛遂譏眾,碌碌無奇。

漢高祖謂韓信曰:“如我能將兵幾何?”信曰:“陛下可將十萬。”“如君何如?”信曰:“臣多多益善。”

趙毛遂為平原君門下士。秦攻趙,趙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選門下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只得十九人,毛遂自薦以備數。君許之,以俱往。及至楚,楚王久不決,遂按劍而前,曰:“秦奪楚之鄢郢,燒夷陵,辱王之先人,此楚國之辱,趙之所羞也。今合縱為楚,非為趙也。”楚王始許盟。遂以手招十九人上殿,曰:“公等碌碌,所謂因人成事者也。”

大將曰干城,武士曰武弁。

《詩》:“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弁者,巾也。士為眾卒之頭目,猶巾為一身之首服也。

都督稱為大鎮國,總兵稱為大總戎。

稱五府都督曰大鎮國,又曰上將,曰元戎,曰大都尉。

稱外總兵曰大總戎,又曰元帥,曰總制。

都閫即是都司,參戎即是參將。

稱都司曰大都閫,曰大總兵。

稱參將曰大參戎,又曰副總戎。

千戶有戶侯之仰,百戶有百宰之稱。

稱千戶曰大戶侯,曰千夫長。今千總是也。

稱百戶曰大百宰,曰百夫長。今把總是也。

以車為戶曰轅門,顯揭戰功為露布。

王者出行于外,次車為藩,復仰兩乘,車轅相向以表門,故曰轅門。

《隋志》:后魏每征伐戰勝,欲天下聞之,乃書其功于旂上,名曰露布。

下殺上謂之弒,上伐下謂之征。

弒,伺也。伺間而復得其便。

征,正也。伐下所以正其罪也。

交鋒為對壘音雷上聲,求和曰求成。

《宋史》:畢再遇常與金人對壘,數有其功。

《左》:楚武王侵隨,使薳章求成焉。

戰勝而回,謂之凱旋;戰敗而走,謂之奔北。

《禮》:“王師大獻則令奏凱樂。”《見聞錄》:凱風,天地之怒氣散矣。奏凱樂,人之怒氣已焉。

李衛公曰:“奔北不追。”〔釋〕兵以敗走為北。

為君洩音屑恨曰敵愾音慨,為國救難曰勤王

宋魏杞使金,見金主,具言人有敵愾,金之君臣,環聽拱竦。

駱賓王《討武氏檄》:“共立勤王之勛。”

膽破心寒,比敵人懾服之狀;風聲鶴唳,驚士卒敗北之魂。

宋韓稚圭與范仲淹力欲收復西夏,邊士謠曰:“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膽寒。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

東晉,秦苻堅寇晉,謝玄、謝石大破之,秦兵之奔走者,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兵。

漢馮異當論功,獨立大樹下,不夸己績;漢文帝嘗勞軍,親幸細柳營,按轡徐行。

漢馮異為光武偏將軍,諸將并坐論功,異獨立大樹下,因號為“大樹將軍”。

漢文帝至周亞夫細柳營勞軍,門士請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馳驟。”上乃按轡徐行。至營,以軍禮見,上嘆曰:“此真將軍也。”

苻堅自夸將廣,投鞭可以斷流;毛遂自薦才奇,處囊便當脫穎。

苻堅將大舉南伐,苻融諫曰:“福德在吳,伐之必有天殃。且彼據長江之險,民為之用,殆未可伐也。”堅曰:“吾百萬之眾,投鞭于江,足斷其流,何險之足恃。”至淝水,為謝玄所敗。

毛遂為平原君門下士,遂自薦,以備二十人之數。君曰:“士處世,如錐處囊中,其末立見。先生處門下三年,未有所聞焉。”遂曰:“使臣得處囊中,將脫穎而出,非但末見而已。”

羞與噲等伍,韓信降作淮陰;無面見江東,項羽羞歸故里。

史:韓信,淮陰人,佐漢高得天下。上見信威勢盛于朝廷,遂用陳平之計,擒信歸朝,降為淮陰侯。信羞與絳、灌同列,稱病不朝。嘗過樊噲,噲迎送稱臣,信笑曰:“生乃與噲等為伍耶!”

史:項羽為漢兵所迫,至烏江,亭長曰:“江東雖小,亦足以王,請急渡。”羽曰:“昔與江東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有何顏面見江東父老乎!”遂自刎。

韓信受胯音夸上聲下之辱張良有進履之謙

《韓信傳》:信幼好佩劍,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信熟視之,俯出胯下。后信封王,召少年為楚中尉。

史:張良游下邳,有一老人,墮其履于圯下,顧謂良曰:“孺子取履!”良愕然,乃強忍下取。老人曰:“履我!”良跪以進,老人以足受。老人曰:“孺子可教矣!”授書一編,且曰:“讀此書可為帝王師。”

衛青為牧豬之奴樊噲音快為屠狗之輩

漢史:衛青少孤貧,其父使牧豬羊,兄弟皆奴畜之。有鉗徒相之曰:“此子官至封侯。”及壯從軍,征伐匈奴,武帝拜為大將軍、關內侯。

漢史:樊噲,沛人。少時家貧,以屠狗為業。呂公善相,知二女大貴,以長女妻劉邦,次女妻噲。噲從邦滅項羽,封舞陽侯。

求士莫求全,毋以二卵音鸞上聲棄干城之將;用人如用木,毋以寸朽棄連抱之材。

史:子思薦荀燮于衛侯,曰:“其材可將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將,然燮也嘗為吏,賦于民,而食人二雞子,故弗用也。”思曰:“夫圣人之官人也,猶匠之用木,取其所長,棄其所短。故杞梓連抱,有數尺之朽,良匠不棄。今君處戰國之世,選爪牙之士,而以二卵棄干城之將,此不可使聞于鄰國也。”

總之,君子身可小可大,丈夫志能屈能伸。

老聃曰:“君子得時則駕,不得時則蓬累而行。”此君子之身可小可大也。

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此丈夫之志能屈能伸也。

自古英雄,難以枚舉。欲詳將略,須讀《武經》。

《武經》,七子之書也。所言皆為將之略,如孫子詭譎奧深,窮幽極渺;吳子醇正簡要,恕己近情,司馬穰苴縝密謹嚴,詳核周至;姜太公規模闊大,本末兼賅;黃石公機權敏捷,智術淵宏;尉繚子敦本務實,峻法明刑;李衛公辨析精微,考據典確是也。

【增】

《書》曰桓桓武士,《詩》云矯矯虎臣。

《尚書》:“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羆。”〔釋〕桓桓,威武貌。

《詩》:“矯矯虎臣,在泮獻馘。”

黃驄少年,登先陷陣;白馬長史,殿后摧鋒。

周裴果勇冠諸軍,常乘驄馬,衣青袍,登先陷陣,時號“黃驄少年”。

漢史:公孫瓚為遼東屬國長史,常與善射之士乘白馬,為左右翼,烏桓語曰:“且止,避白馬長史。”

天子遣趙將軍,真得御邊之策;路人問霍去病,速收絕漠之勛。

漢趙充國擊羌,上問用兵幾何,答曰:“百聞不如一見,愿馳至金城,圖上方略。”

梁曹景宗破魏軍還,武帝于華光殿開宴聯句,令沈約分韻。景宗請韻,韻已盡,止惟競、病二韻。景宗云:“去時兒女悲,歸來笳鼓競。借問行路人,何如霍去病。”帝奇之。(按)霍去病,漢武之將也。

北敵勢方強,婁師德八遇八克;南蠻心未服,諸葛亮七縱七擒。

《唐書》:武后募壯士討吐蕃,婁師德戴紅抹額應詔。后遇邊敵,與戰,凡八戰八克。

《蜀志》:孟獲為南蠻之首,孔明欲服其心,七縱七擒。獲泣曰:“丞相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衛將軍一舉而朔庭空,伏劍洗劉家日月;薛總管三箭而天山定,彎弓造李氏乾坤。

漢武帝用衛青為大將軍征邊,邊人遠遁,故謂朔庭空。

《唐書》:太宗時,九姓為亂,薛仁貴為總管御之,三箭殺魁首三人,敵懾服,皆降。軍中歌曰:“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

韓信用木罌音英渡軍機謀叵測田單以火牛出陣勢焰誰當

《史記》:韓信擊魏,魏王盛兵蒲坂,以塞臨晉。信為疑兵,陳船欲渡臨晉,而伏兵從夏陽以木罌渡軍,襲夏陽,擒王豹,魏地悉平。

《史記》:燕騎劫攻齊,田單以創病之夫,乘城約降。因伺其少懈,以牛數千頭,畫龍文,束刃于角,爇火于尾,牛奔敵陣,死者甚眾,遂復齊七十余城。

太史慈乃猿臂英雄,班定遠實虎頭豪杰。

《吳志》:太史慈,猿臂善射,吳將之特也。

《漢書》:班超有奇相,相者曰:“君虎頭燕頷,飛而食肉,當封侯萬里。”后超以三十六人平西域諸國,乃封定遠侯。

力強邁音賣敬德避矟音朔而復奪矟膽略過人張遼出陣而復入陣

《唐書》:尉遲敬德驍勇,善避矟,賊雖群刺之不能傷,又能奪賊矟還刺之。上問曰:“避矟與奪矟孰難?”曰:“奪矟難。”試與齊王敵,王三失矟,乃服。

《魏志》:張遼守合肥,為孫權所圍,領數十人潰圍而出。余眾號呼曰:“將軍棄我乎?”復入圍,拔出余眾。

狄天使可例云長,高敖曹堪比項籍。

宋狄青,人呼狄天使,節鎮涇原。上欲一見之,詔令入朝。會寇逼平涼,乃令往御,俾圖像以進。上觀其儀表,嘆曰:“朕之關、張也。”

《北史》:齊高昂,字敖曹。父以其昂藏敖曹,故名。為高歡將,善弓馬,人比之項籍。

紫髯會稽,振耀吳軍武烈;黃須驍騎,奮揚曹氏威聲。

《吳志》:張遼問吳降人曰:“向有紫髯將軍,便馬善射,是誰?”曰:“孫會稽。”遼嘆服。

漢烏桓反,曹操以子彰為驍騎將,擊之大勝。操喜,捋彰須曰:“黃須兒,大奇也。”

音鴉軍雷軍雁子軍鬼神禠音恥飛將銳將熊虎將草木知名

五代李克用將兵,賊憚之曰:“軍至矣。”〔釋〕軍,皆衣黑者。〇唐鄭畋節度鳳翔,募兵五百,號疾雷軍,所向披靡。〇五代梁朱瑾募兵,黥雙雁于頰,號雁子軍。

唐單雄信極勇,事李密,號飛將。〇馬璘武藝絕倫,為中興銳將。〇周瑜《與孫權書》:“劉備以梟雄之姿,又得關、張為熊虎將,有飲馬長江之志。”

圻父王之爪牙詩旨真可味也將軍國之心膂音呂,人言其不謬乎

《詩》:“圻父,予王之爪牙。”〔釋〕圻父,掌封疆之臣。

漢李廣斬霸陵尉,上書自陳,上報曰:“將軍國之心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春市| 洛扎县| 凤山县| 木兰县| 闸北区| 香河县| 阳泉市| 黑河市| 永胜县| 郴州市| 永修县| 阜南县| 富裕县| 佳木斯市| 循化| 大同县| 西青区| 衡东县| 休宁县| 宁蒗| 平乐县| 舞钢市| 克拉玛依市| 中超| 古丈县| 乌拉特前旗| 扎囊县| 甘德县| 石嘴山市| 新安县| 铜梁县| 米泉市| 南昌市| 宣恩县| 仁怀市| 新竹县| 大丰市| 梁山县| 冷水江市| 灵川县| 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