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廿六日

十月廿一接九弟在長沙所發信,內途中日記六頁,外藥子一包。廿二接九月初二日家信,欣悉以慰。自九弟出京后,余無日不憂慮,誠恐道路變故多端,難以臆揣。及讀來書,果不出吾所料,千辛萬苦,始得到家,幸哉!幸哉!鄭伴之不足恃,余早已知之矣。郁滋堂如此之好,余實不勝感激。在長沙時,曾未道及彭山屺,何也?又為祖母買皮襖,極好!極好!可以補吾之過矣。

觀四弟來信甚詳,其發奮自勵之志,溢于行間,然必欲找館出外,此何意也?不過謂家塾離家太近,容易耽擱,不如出外較清凈耳。然出外從師,則無甚耽擱;若出外教書,其耽擱更甚于家塾矣。且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茍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凈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有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六弟自怨數奇,余亦深以為然。然屈于小試,輒發牢騷,吾竊笑其志之小,而所憂之不大也。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圣外王”之業[1],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故其為憂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為憂也,以德不修、學不講為憂也。是故頑民梗化則憂之,蠻夷猾夏則憂之,小人在位、賢才否閉則憂之,匹夫匹婦不被己澤則憂之,所謂悲天命而憫人窮,此君子之所憂也。若夫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饑飽,世俗之榮辱、得失、貴賤、毀譽,君子固不暇憂及也。

六弟屈于小試,自稱數奇,余竊笑其所憂之不大也。蓋人不讀書則已,亦既自名曰讀書人,則必從事于《大學》[2];《大學》之綱領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內事也。若讀書不能體貼到身上去,謂此三項與我身了不相涉,則讀書何用?雖使能文能詩,博雅自詡,亦只算得識字之牧豬奴耳,豈可謂之明理有用之人乎?

朝廷以制藝取士,亦謂其能代圣賢立言,必能明圣賢之理,行圣賢之行,可以居官蒞民,整躬率物也。若以“明德”、“新民”為分外事,則雖能文能詩,而于修己治人之道,實茫然不講,朝廷用此等人作官,與用牧豬奴作官何以異哉?然則既自名為讀書人,則《大學》之綱領皆己身切要之事明矣。

其條目有八,自我觀之,其致功之處,則僅二者而已,曰:“格物”[3],曰:“誠意”。“格物”,致知之事也;“誠意”,力行之事也。物者何?即所謂本末之物也。身、心、意、知、家、國、天下,皆物也,天地萬物皆物也,日用常行之事皆物也。格者,即物而窮其理也。如事親定省,物也;究其所以當定省之理,即格物也。事兄隨行,物也;究其所以當隨行之理,即格物也。吾心,物也;究其存心之理,又博究其省察涵養以存心之理,即格物也。吾身,物也;究其敬身之理,又博究其“立齋坐尸”以敬身之理,即格物也。每日所看之書,句句皆物也;切己體察,窮究其理,即格物也。此致知之事也。所謂誠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也。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此二者并進,下學在此,上達亦在此。

吾友吳竹如[4]格物工夫頗深,一事一物皆求其理。倭艮峰先生則誠意工夫極嚴,每日有日課冊,一日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筆之于書。書皆楷字,三月則訂一本。自乙未年起,今三十本矣。蓋其慎獨之嚴,雖妄念偶動,必即時克治而著之于書,故所讀之書,句句皆切身之要藥。茲將艮峰先生日課抄三頁,付歸與諸弟看。

余自十月初一日起,亦照艮峰樣,每日一念一事,皆寫之于冊,以便觸目克治,亦寫楷書。馮樹堂與余同日記起,亦有日課冊。樹堂極為虛心,愛我如兄,敬我如師,將來必有所成。余向來有無恒之弊,自此次寫日課本子起,可保終身有恒矣。蓋明師益友,重重夾持,能進不能退也。本欲鈔余日課冊付諸弟閱,因今日鏡海先生來要將本子帶回去,故不及鈔。十一月有折差,準鈔幾頁付回也。

余之益友,如倭艮峰之瑟僴[5],令人對之肅然。吳竹如、竇蘭泉之精義,一言一事,必求至是。吳子序、邵蕙西之談經,深思明辨。何子貞之談字,其精妙處,無一不合,其談詩尤最符契。子貞深喜吾詩,故吾自十月來已作詩十八首。茲鈔二葉付回與諸弟閱。馮樹堂、陳岱云之立志,汲汲不遑,亦良友也。鏡海先生,吾雖未嘗執贄請業[6],而心已師之矣。吾每作書與諸弟,不覺其言之長,想諸弟或厭煩懶看矣。然諸弟茍有長信與我,我實樂之,如獲至寶,人固各有性情也。

余自十月初一日起記日課,念念欲改過自新。思從前與小珊有隙,實是一朝之忿,不近人情,即欲登門謝罪;恰好初九日小珊來拜壽,是夜余即至小珊家久談,十三日與岱云合伙請小珊吃飯,從此歡笑如初,前隙盡釋矣。金竺虔報滿用知縣,現住小珊家,喉痛月余,現已全好。李碧峰在湯家如故。易蓮舫要出門就館,現亦甚用功,亦學倭艮峰者也。

同鄉李石梧已升陜西巡撫[7]。兩大將軍皆鎖拿解京治罪,擬斬監候。英夷之事,業已和撫,去銀二千一百萬兩,又各處讓他碼頭五處,現在英夷已全退矣。兩江總督牛鑒亦鎖解刑部治罪。近事大略如此。容再續書。兄國藩手具。

[1] 民胞物與:張子《西銘》:“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內圣外王:言學術體用兼備,各極其至也。《莊子》:“是故內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發。”程顥曰:“堯夫內圣外王之學也。”

[2] 《大學》:書名,四書之一。

[3] 格物:《大學》:“致知在格物。”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致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

[4] 吳竹如:名廷棟,霍山人,以拔貢官至刑部右侍郎。其學以明體達用為本。告歸后,日食不給,處之晏然。有《拙修集》。

[5] 瑟僴:見《詩經·衛風·淇澳》之篇。瑟,嚴密貌。僴,武毅貌。

[6] 贄:止肄切,初見時所執物也。今謂之見面禮。

[7] 李石梧:名星沅,湘陰人。由編修官至兩江總督,卒謚文恭。有《芋香山館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远县| 方正县| 南乐县| 建湖县| 高要市| 芦山县| 合川市| 桑日县| 光山县| 鹿邑县| 苏州市| 仪征市| 辽阳市| 忻州市| 邢台县| 边坝县| 永顺县| 哈尔滨市| 云和县| 东丽区| 拉孜县| 漠河县| 屏东市| 慈利县| 东乌珠穆沁旗| 遵义县| 安远县| 治多县| 南通市| 平塘县| 容城县| 交口县| 胶州市| 云南省| 岚皋县| 绥棱县| 泗阳县| 常德市| 湘阴县| 阳江市| 大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