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 囚徒2019
- 小樓秋水
- 6222字
- 2020-03-21 22:18:18
寧城是一個縣級城市,下轄在地級市華興市,經濟實力是華興二區五縣中最強的,也是王國維、徐志摩、金庸、蔣百里等名人的故鄉。寧城氣候四季分明,是典型的江南水鄉,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才子之鄉、文化之邦、皮革之都”的美譽。寧城的鄉鎮區域民營經濟特色鮮明,是全國的皮革、經編、家紡、太陽能、集成灶產業的基地之一,也是長三角地區最具發展潛力的縣市之一,同時是錢塘江北岸實力最強的縣市。隨著近幾年的開發建設,大規模的拆遷征地,寧城的城市擴張路線越來越明晰,發展成為一個中等城市是本地政府顯而易見的目標。中心市區的主要道路南北走向的由海潮路,文華路,文匯路三條大街組成,東西向主干道由中山路,長豐路,紫薇路,海濤路,錢塘路等組成,目前城北商業中心由火車站至中山路華聯商場地段組成,繼續向北拓展有正在建設的超大型社區商業中心朝陽路區塊;往南,中山路沿海潮路往南6公里正在建設寧城市新的金融商業中心,有大氣的金融中心一條街,也有新的寧城市人民醫院,還有銀泰城商業綜合體,都集中在海潮路和錢塘路的十字路口附近區塊,再往南海潮路南段的大量商業住宅地產開發都在火熱進行,不止如此,寧城市城東區塊以及城西區塊都在進行大規模的開發,一個比以前大兩倍不止的市區版圖正在展開,上述市區主城區地段普通住宅房價普遍在一萬一平以上,高檔小區價格更上探到兩萬一平以上,排屋和別墅更是千萬起步,已經比肩杭州等省會城市郊區的房價。
錦繡里處于城南,在新建的金融中心以北,是一個建成15年的老小區,小區東門出口緊鄰海潮南路。東門出來是一段六十米左右的小路,小路上有一個雜貨商店,一個理發店,和一個桶裝水店,還有一個工商銀行網點,小路的南面是一個社區公園,這里的人都叫這個公園為“小公園”。
小公園往南一直延伸到南苑路。就這樣,在海潮路和南苑路的十字路口有了這樣一塊不可多得的長方形休閑娛樂去處。這個小公園的中間有兩個涼亭,被高大密集的樹林包圍和遮蔽,在馬路邊根本看不出來有兩個亭子。亭子的東西各有南北向的一條小徑穿過,平時夏天烈日炎炎,人們喜歡在樹林里的椅子上或者涼亭里坐著納涼,還有不少老人帶著小孩出來溜彎,在城市的喧囂下,這里演繹著生活的寧靜之美。到這里散步的以帶小孩的老人為主,偶爾還有全職媽媽出現,有了孩子在,大人們也很快互相熟識起來,在亭子附近形成一個又一個的小型情報中心,討論著孩子的衣食住行以及生活里的柴米油鹽,贊美對方的寶寶乖巧可愛、傾述自己帶娃的艱苦,不一而是。
此刻正值午飯后,小公園的涼亭里坐著三個老阿姨,其中兩個帶著寶寶,聚在一處談笑。青瑋剛剛在中信銀行蹭好中飯,穿過南苑路走到這里,坐在靠樹林的長條凳上休息。一陣陣的風吹來,帶起樹葉沙沙作響,青瑋仰頭看著搖擺的樹葉,思緒已經飛到了鹽城。不知道佳茜在干什么,昨天因為寶寶被摔的事情和佳茜吵嘴升級到情緒失控罵了佳茜,罵得很難聽。當時青瑋真的很氣,氣佳茜不能好好的認錯,不講一句“知道了,以后會小心的”還一直頂嘴。
青瑋一直是個很沒有安全感的人,有時明明沒有什么情況,總會杞人憂天地擔心意外會出現,這樣程度的精神強迫癥讓他一晚上要檢查煤氣灶和門鎖好幾遍,否則難以安心睡覺。自從有了寶寶,雖然是佳茜帶著,但每天都少不了叮囑,“小心點,看著點”“宥宥還小,不能離開視線”“不能摔跤,摔跤很危險”“手里不能拿筷子、筆一類的走路”等等,這些話不厭其煩地說,其實每說一次也就求個安心,生怕兒子有個三長兩短出個意外。自從生命中有了兒子,青瑋覺得自己再怎么苦都不怕了,以前一個人的時候總想著自己怎么快活,也不怕自己有什么病痛危險,但有了孩子之后,想法忽然就變了,覺得只要孩子好好的,自己怎樣都無所謂了。抱著宥宥高于一切的心態,青瑋和佳茜之間總免不了出現口角,根源離不開孩子。把宥宥摔成額頭上凹進去一個不小的坑看著那么恐怖居然沒有反省,還要和我頂嘴,真是不可理喻!雖然也知道自己罵佳茜闖了禍,但心里還是不解氣,這兩天都不要和她聯系了,聯系了也準沒好氣。今天已經再三叮囑過媽了,以后應該會更加重視了,唉~為什么總是讓人擔驚受怕不得安寧,唉~不去想了吧。
以前遇到煩心事,青瑋總會掏出煙來吞云吐霧,但生了寶寶不久就戒煙了。那個時候姐夫患癌去世,對青瑋的沖擊很大,覺得還是得立下決心戒煙,為了自己更健康長壽,為了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兒子成長。這一年多來很少有想抽煙的時候,除了賣第一個300萬私募大單的時候,也就今天有這個念頭,但也只是一個念頭而已。還是回“家”去休息吧,青瑋還是習慣把租住的房子稱為家。
一扇實心鐵桿打造的鐵門,因為卡得太緊,每次青瑋都要用很大力氣才能拉開,里面刷了紅漆的木門卻是出奇地松垮,風一吹咚咚地碰響。進門是一間方正的客廳,在60平的兩居室房子里并不顯得局促。大廳北面通一間廚房間和一間衛生間,南面通兩間房間,一間大房間,一間小房間。大房間里只有一個布藝床和一個老式的中間鑲鏡子的木漆衣柜,床是青瑋以前家紡店里的床,搬過來用的,衣柜是房東留的,青瑋也將就用了,房間塞進了大的布藝床,正前方居然放不下電視柜了,青瑋只能把電視柜斜放在墻角,這樣在安裝了蚊帳的床里看電視,中間有一根蚊帳的桿子擋著屏幕中間,說不出的別扭,每次青瑋都在客廳里看好電視進房睡覺,很少在房間里看電視。房間里朝南的一大扇鋁合金窗,老舊得有點拉不動,即使拉開了也要隔著防盜網看小區的道路,所以青瑋也很少拉開這個窗,偶爾透氣的時候開一開。窗戶沒有像樣的窗簾,只有一大幅印刷山水的卷簾,并不怎么遮光,晚上拉下,早晨卷起,是這房間每天唯一的變化,明暗間一天天過去。
隔壁的小房間有張房東留下的小床,大概寬度是1米3的老式木板床,只長度里短了20公分,大概只有一米八,青瑋偶爾小憩的時候總是頂腳,非常的不舒適,因為電腦桌就對床放著,這里布置成書房的樣子。電腦桌和床之間的縫隙成了通到南陽臺的過道,白色的瓷磚裝點下的陽臺再次提醒著青瑋,這是個有些歷史的老房子了,而陽臺里唯一新的東西,是青瑋搬來的洗衣機。
“自2011年9月17日以來“占領華爾街”運動持續發熱,美國上千名民眾聚集在華爾街,抗議社會的不公正和華爾街權貴者的“貪婪”,指責政府對金融監管不力,號稱要“占領華爾街”。之后,占領活動迅速擴散,演變為席卷全美,甚至西方世界的群眾性社會運動。到10月17日,占領活動已擴至全球82個國家的951座城市。“占領華爾街”運動為民怨沸騰的民眾提供了一個發泄的出口,然而抱怨并非目的,指出資本主義制度存在的問題也許很容易,但要解決卻很難。如何讓1%的富人與99%的民眾在利益分配上達到合理的妥協,這是留給美國政府和社會的問題…”
“美國國債危機,2011年8月爆發的美國國債危機上演戲劇性一幕。民主、共和兩黨在債務上限談判上僵持不下,互不退讓,卻在最后一刻達成妥協,令世界為之瞠目。美國政府長期依靠借債度日,每花一美元中有40美分都是借來的。金融危機爆發后,為刺激國內經濟,應付龐大日常開支,美國政府除了大量印鈔票,就只有借債一條出路了。然而,債務上限不能一再上調,更不能“拆東墻補西墻”,用別國的錢為自己分擔風險。此次美債危機雖然有驚無險渡過,但只要美國改不了“寅吃卯糧”的借債習慣,只要民主、共和兩黨代表不同的黨派利益,美債危機遲早還會引爆。”
“10月~11月,BJ、上海、南京、濟南等多個城市出現灰霾天氣,城市空氣質量監測標準成為熱議話題。11月16日,《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向全社會第二次公開征求意見,將PM2.5、臭氧(8小時濃度)納入常規空氣質量評價,并收緊了PM10、氮氧化物等標準限值。”
“現在播報2011年度國內外十大新聞,入選的十大國內新聞是:
1、史上最嚴樓市調控實施,千萬套保障房開建。
2、中央單位“三公”經費首次公開。
3、“酒駕”入刑。
4、“瘦肉精”、“染色饅頭”等再敲食品安全警鐘。
5、慶祝建黨90周年大會召開,胡錦濤“七一”講話引強烈反響。6、甬溫線特大鐵路交通事故傷亡嚴重教訓慘痛。
7、天宮一號成功發射,神八天宮兩次交會對接。
8、中共中央召開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會。
9、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中央提出發展健康向上網絡文化。10、道德生態備受關注,“最美媽媽”與“扶老人”等事件引發熱議。
入選的十大國外新聞是:
1、西亞北非局勢動蕩。
2、日本超強震引發海嘯,導致嚴重核泄漏。
3、美軍擊斃本·拉丹。
4、英國爆發媒體“竊聽門”事件。
5、“占領華爾街”在美甫起蔓延歐洲。
6、“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辭世。
7、北約轟炸利比亞,卡扎菲被俘身亡。
8、世界人口逾70億,地球家園不堪重負。
9、歐債危機惡化,歐元面臨嚴峻考驗。
“本屆新聞風云榜評選活動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
青瑋呆呆坐在客廳的沙發上,24小時新聞播報聽了又聽,反復就這些內容,已經過了晚飯的點但還是懶懶不想動彈。世界和中國再怎么深刻變化,和我有啥關系?眼前最大的問題是買房子的問題,不久前老爸需要十五萬去還銀行,循環貸款到期了,如果不縮減一點的話,可能周轉不過來,所以青瑋股票上賣掉了五萬,外加工資存的錢十萬湊起來給了老爸,把自己所有的資金全集中在股市里,仍只有四十五萬不到,這么點錢想要買房還是有點捉襟見肘,自己還奢望買房子不要把股市里面的錢抽空呢,如果留十萬翻身的話,那么實際買房也只有三十五萬的錢。盡管沒錢也想著最好能買一步到位的房子,不需要以后再置換什么的,最好直接就是一百三四十平的房子,三室兩廳還是要達到的。青瑋也意識到自己這個七〇后被大學生涯給毀了,培養出來的盡是眼高手低的壞習性,高不成低不就,現在真要過趴在地上腳踏實地的生活,這個苦還有點受不了,只是為了兒子再苦也只能熬得下去。現在自己每天褲兜的現金都不超100元,基本都是10元20元的散炒,用完了就去ATM里面取個100至多200,這樣能夠有效控制消費。因為100元大鈔破開之后用起來太快了,有的時候一不小心半天就沒了,怎么花掉的還不知道,自己現在每月開銷不超1500元,這里包括了汽車油錢,已經是極省的了。佳茜那里不定期打錢過去,多余的都存在銀行卡里,好在現在每個月收入都不錯,現在是12月了,到過了年明年買房應該不是問題,想到佳茜,唉~這次估計不太好和解了。
對于自己的性格,青瑋其實有過很深刻的剖析,七十年代出生在鹽城的鄉下,父母所受的教育極其有限。父親偏又是個超級火爆脾氣,喜怒無常,導致自己的情商在先天基因和在后天環境上都沒有生長的土壤,遇事情急臟話便脫口而出,素質不高和陋習難以改變是青瑋的現狀。但青瑋畢竟受過高等教育,自身也在努力改善自己的性格表現,平時沒有什么急事難事,為人處世倒也沒什么問題。近兩年身為人父,瑣事變多壓力變大,脾氣發作得有點頻繁,婚后遲遲無能鋪就穩定的生活環境是最大的原因。自己的粗鄙青瑋明白,罵佳茜是一個嚴重的錯誤,但氣頭上這樣出口傷人,也不是青瑋的本意。事到如今怎么辯白都是無用了,即使對自己,青瑋也有一種虛脫的無力感,氣餒,是這種感覺沒錯。
有時候人對現狀有清醒的自知,但又無能改變;有時候人知道前面的路該怎么走,但仍怎么也走不好,就是這樣的感覺,力不從心,身不由己。和佳茜一路走來,怎么會從恩愛變到冷淡冷漠甚至厭惡,自己也想不通。
06年的時候,青瑋剛來寧城開店舉目無親,在本地的一個論壇上發帖子交友,沒想到卻結識了一位老鄉。劉佳茜帶著小姐妹到店里來玩的時候,青瑋就覺得和佳茜有一種親近的感覺。后來談起了對象,自己的急脾氣佳茜也知道,但像是天注定的,一個急脾氣另一個就是能耐急脾氣的慢性子,所以一路走來從家紡店同住在一起,到領證結婚擺酒后的婚后生活,一直都沒有什么大的矛盾。即便有什么爭執也都是以佳茜的眼淚青瑋的妥協告終,總之應該是屬于比較和諧的夫妻。直到懷了寶寶,青瑋噓寒問暖對佳茜的關心堪比模范丈夫,能代勞的家務從不推辭,三個月開始胎教每天對著佳茜的肚子讀書,說笑話,放音樂,讀英語甚至唱歌。直到寶寶七八個月的時候佳茜離開寧城的家紡店回到鹽城待產,兩個人才分居兩地過日子,除了最近認識的周慧讓青瑋蠢蠢欲動之外,此前青瑋一直在正常的軌道上安分地行駛。
應該說和佳茜的感情不是沒了,只是淡了,生了孩子之后被慘淡的生活瑣事磨滅了恩愛。為了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兩個人經常會冷嘲熱諷互不相讓,慢慢地,從不體貼變成抱怨、從不理解變成憤恨、從不妥協變成了傷害。語言是傷人的利器,在爭吵當中兩個人對愛情的理解都發生了變化,對婚姻的滿意度直線下降,雖然在孩子和青瑋家人面前維持了家庭的形象,也有一些對話和交流,但大多都集中于孩子的撫養和教養問題上。慢慢的,工作生活、個人情感都沒有任何向對方述說的沖動,連房事也形同嚼蠟日漸稀少。沒有了愛情的潤滑劑,青瑋對性事也開始敷衍起來,實在需要的時候,佳茜也仍給予配合,但這卻讓青瑋每每懊悔不已,因為那種毫無美感的單方面輸出顯得尤為生澀和難堪,讓青瑋慢慢失去了對性愛的興趣,有時青瑋甚至感覺自己真要和佳茜一樣變性冷淡了。
青瑋覺得,佳茜在有些地方難以改變,骨子里的倔強遠超自己,永遠不會對自己妥協。比如對自己關懷體貼,失意時的安慰,談談心里話,有時甚至一些胡思亂想比如人生比如夢想,青瑋想,只要佳茜愿意傾聽和談論,那該多美好,但理智回復青瑋,那不可能。這樣的老婆除了不能溫柔和體貼其他都有了,該挑剔還是該慶幸,青瑋也難以理清。說實話佳茜的廚藝應該是80后少有的高水平,吃苦的精神青瑋也是望塵莫及,過再苦的日子佳茜都沒有一句怨言,反倒是青瑋常向佳茜抱怨生活艱辛,興許真是只是佳茜太好了,青瑋想。是我配不上她,配不上享受她的溫柔體貼,為什么有了孩子佳茜就對自己厭惡無比?青瑋怎么也想不通,這種帶棱角的親密接觸讓彼此都痛楚不堪,以前感情好的時候有分歧也可以忍耐著,沖突爆發的燃點很高,輕易不會出事。但眼下情份漸漸淡漠起來,輕易就會爆發唇刀舌劍的較量,比賽誰的言語出的氣多些、殺傷力更大些。這次罵佳茜爆發出來的火氣也讓青瑋有些吃驚,婚姻和生活已經走到了危險的邊緣,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青瑋決定過渡一段時間再和佳茜好好重新和好,眼下暫時先安分做好工作。
都說夫妻床頭吵架床尾和,其意大概畢竟是睡在一張床上的人,天天要見面過日子還有性生活的潤滑,可以轉眼彌補裂痕。但偏偏是青瑋佳茜分居兩地,每周兩次的探望因為吵架也減少到一次,去鹽城過夜也沒有找到交流的機會更別說進一步的身體接觸了,佳茜看見青瑋就板著臉一副永遠都恨你的樣子。青瑋每當家人不在一起,有機會就和佳茜表示歉意,晚上趁宥宥睡著扳過佳茜的肩頭求饒,但佳茜都不予理睬。青瑋知道雖然佳茜不理自己,但有些生活上的事關宥宥的交流是少不了,很多時候青瑋借機和宥宥玩游戲,和宥宥說話,專挑吃飯前后的時間,在這些情勢下佳茜免不了和青瑋有所交流,一旦破例就好辦了。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青瑋要求帶宥宥去兒童公園或者外出拍照什么都需要佳茜照應,這樣幾次下來,佳茜終于慢慢接受對青瑋的冷戰不可能永遠持續的現實。雖然青瑋還是不斷地道歉,但佳茜除了必須要和青瑋說話的事項,其他一律不理睬不回應,繼續用沉默懲罰青瑋,青瑋自知理虧,也已取得一定的進展,也就不得寸進尺,指望用時間去彌補。
日子一天天過去,每天都像在重復前一天的生活,仿佛一切都回到了正軌,但是以前的親密和溫存卻都已經消失不見了。只是平淡地打招呼,說事情,然后就是化不開的沉默,青瑋還是恢復到了一個禮拜回家兩次的狀態,回鹽城陪兒子、過夜然后再趕回到寧城上班,日子又回到剛開始的樣子,至少表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