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子之不較[1],孟子之自反[2],是賢人處橫逆之方[3];子貢之無諂[4],原思之坐弦[5],是賢人守貧窮之法[6]。
【注釋】
[1]顏子之不較:即顏回胸懷寬廣,不計較。顏子:即顏回,孔子弟子,春秋末期魯國人。
[2]孟子之自反:即孟子常自我反省。孟子:戰國時期鄒國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3]橫逆:橫暴無理的行為,也指惡勢力。
[...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顏子之不較[1],孟子之自反[2],是賢人處橫逆之方[3];子貢之無諂[4],原思之坐弦[5],是賢人守貧窮之法[6]。
【注釋】
[1]顏子之不較:即顏回胸懷寬廣,不計較。顏子:即顏回,孔子弟子,春秋末期魯國人。
[2]孟子之自反:即孟子常自我反省。孟子:戰國時期鄒國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3]橫逆:橫暴無理的行為,也指惡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