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陸羽茶經(jīng)(經(jīng)典本)作者名: 王建榮本章字數(shù): 685字更新時間: 2020-03-10 22:24:47
推薦序一
茶既包含著嚴謹?shù)淖匀豢茖W,又蘊藏著深厚的人文精神。中國是茶葉的故鄉(xiāng),而《茶經(jīng)》是當之無愧的茶之初考究著作,自它起才有了真正的“茶的律則”。從生食羹飲,到唐煮宋點明泡,再到“技進乎藝,藝進乎道”的哲學境界,茶承載著中華文化的傳承與變遷。流傳于世的《茶經(jīng)》版本眾多,歷來整理校注《茶經(jīng)》者代不乏人,對《茶經(jīng)》的研究文獻也可謂汗牛充棟,但至今存疑處仍不在少數(shù)。作為茶學經(jīng)典,解讀《茶經(jīng)》需要有扎實的茶學專業(yè)知識,也要對傳統(tǒng)文化有深刻的認識。本書編譯者王建榮,大學專業(yè)習茶,躬身實踐,致力于茶文化的傳播與推廣。三十載初心不改,其問茶、研茶的科學態(tài)度令人欽佩。編譯者選擇南宋咸淳百川學海本《茶經(jīng)》作為底本,同時參校其他版本進行解讀。原文點校后,進行了句讀,便于誦讀。書中做了古文復原呈現(xiàn),并配有歷代茶畫和茶具還原圖,簡明易懂。建榮的某些解讀拔新領(lǐng)異,在諸多研究《茶經(jīng)》的著作中獨樹一幟。比如茶樹生產(chǎn)環(huán)境“陽崖陰林”包含四層含義:陽,向陽;崖,意指坡的同時點出了土壤為爛石;陰林,有大樹遮陰。又比如“凌露采焉”,并非指趁著露水采茶,而是指凌晨有露水的日子必然晴好,此大晴天采茶。《茶經(jīng)》的長盛不衰,從另一方面顯示出人們對于茶的探索一直沒有停歇。從種茶、制茶到飲茶,《茶經(jīng)》中的方式歷經(jīng)千年,依然有著重要的意義。循著茶學經(jīng)典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從中尋找自己喜歡的茶生活狀態(tài),就是《茶經(jīng)》的現(xiàn)代意義所在。王建榮先生對于《茶經(jīng)》的解讀,會幫助更多愛茶人士推開《茶經(jīng)》背后的傳統(tǒng)文化之門。希望廣大讀者閱讀本書后愛上茶,獲得身體和精神上的享受。是為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