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觀點要明確

作文題一:列寫作提綱

【題目要求】

好奇,指的是對未知發生興趣,感到新奇。有人能對宇宙的奧秘感到好奇,于是著迷地仰望星空,觀察探究;有人對“小人國”的故事感到好奇,于是反復閱讀《格列佛游記》;有人對周圍事物的變化感到好奇,于是去追尋這變化的原因……好奇,會促使你發現未知的精彩,會讓你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閱讀下面論及“好奇”的語句,從表達觀點是否清楚的角度進行判斷、評價,然后選定其中一個觀點,列出你的作文提綱。

好奇,往往是發現真理的第一步。

好奇,有時被毀滅在所謂規范統一、無個性差異的教育之中。

好奇,有健康與不健康、有價值與無價值之分,還有年齡的差異、性別的差異,當然這些區分和差異不太明顯。

好奇,是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引人探究復雜的未知領域,但也有可能使人在探究過程中因太執著而迷失自我。

【審題提示】

1.上述語句,有的強調好奇的價值,有的反思好奇心毀滅的原因,還有的辯證分析好奇的正反面作用。理解語句的含義,從中選出你最有感觸、有話可說的一句話作為自己的觀點。

2.對這一觀點,有自己明確的理解,并作具體分析。

3.圍繞觀點列出提綱,要體現出你的論證思路。

【作文指導】

1.依據觀點作出判斷。第一句是一個明確的判斷句,強調好奇的價值,可以直接作為觀點;第二句,審視好奇的毀滅,“有時”作為副詞,修飾限定“好奇毀滅”的環境和條件,太過籠統,沒有鮮明的立場,需要修改;第三句,寫的是好奇的分類和差異,泛泛而談,沒有針對性;第四句辯證分析好奇的正反面,但沒有側重,態度不夠明確,需要在表達時修改。

2.擬寫標題,標題要點明中心。議論文擬題的基本要求是,在準確的基礎上力求醒目、舒暢。

3.提綱要簡潔,思路清晰。初學者可采用“三段論”的結構模式列舉提綱。議論文的“三段論”結構由三部分組成:引論(開頭部分,提出問題);本論(主體部分,分析問題);結論(結尾部分,解決問題)。引論部分,正面、鮮明、簡潔地亮出中心論點。本論中要有充分的論據,事實論據可以是歷史事實材料,也可以是現實材料。通過列舉實例(名人關于好奇的例子)引發論說,也可以引用名言警句,闡述印證觀點。選用的材料之間要有邏輯關系。本論部分若有分論點,分論點要緊扣中心論點,而且各分論點之間的關系明了,或并列(每個部分都是獨立完整的部分,與其他部分是平行關系),或遞進(分論點前后順序有嚴格要求,不能隨意改動),或對比(用對立的兩方作對比來突出論點)。結論部分,可以重申觀點,也可以在前面論證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升華觀點,發出號召,深化文章中心。

【習作選編】

好奇,往往是發現真理的第一步

一、提出觀點:好奇,往往是發現真理的第一步。(略)

二、用哥白尼提出“日心說”的事例,論證“好奇,往往是發現真理的第一步”的觀點。(詳)

三、總結全文,發出號召,我們應該要擁有一顆強烈的好奇心。(略)(潘文娜)

點評

提綱簡潔明了,思路清晰,有詳有略,所選事例能夠印證觀點。(邱俊)

好奇,往往是發現真理的第一步

一、引論

提出中心論點:好奇,往往是發現真理的第一步。

二、本論

分論點一:有了好奇心,才能有進步。論據:猿人對火充滿了好奇,于是他們千方百計地保留火種,并探索到了鉆木取火的方法。

分論點二:有了好奇心,才能有發現。論據:牛頓對于舉世聞名的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的發現。

分論點三:有了好奇心,才能有發明。論據:人們好奇人可不可以像魚兒一樣在大海里自由穿梭,在海底自由潛行,于是發明了潛水艇;人們好奇為什么鳥兒能在藍天自由飛翔,于是發明了飛機。

三、結論

好奇,能讓我們獲得真理,探索未知世界。(孫靜)

點評

這則寫作提綱是按照議論文一般結構“引論——本論——結論”來擬定的,并且確立了分論點,列舉了對應論點的論據,論據能夠證明論點。結構清晰,體現了文章的內容和層次。(邱俊)

切莫扼殺孩子的好奇心

一、提出問題,引出中心論點

好奇,往往被毀滅在所謂規范統一、無個性差異的教育之中。

二、分析問題,論證中心論點

正面舉例論證好奇心對于培養孩子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諾貝爾獎獲得者利奧彼德?魯齊卡的父母常常懷著喜悅鼓勵的心情保護兒子的好奇心。)

反面舉例論證好奇心被壓制的可怕后果。(課堂上統一的問題,統一的答案,統一的進度,統一的秩序,扼殺孩子們剛剛萌芽的好奇心,使他們變得規規矩矩,失去創造力。)

三、解決問題,總結中心論點

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我們應當保護孩子的好奇心,發掘他們的興趣和天分,培養他們認知新事物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劉麗)

點評

開篇以好奇心的缺失,引出中心論點,使得論點鮮明,具有針對性。分析問題部分,通過正反對比論證,擺事實,講道理,進一步論證論點,從而讓議論文有理有據。(邱俊)

好奇,是一把雙刃劍

一、提出論點

好奇,能引人探究復雜的未知領域,也能使人在體驗過程中迷失自我。

二、分論點一

好奇心可以催促夢想生根發芽,開出美麗的花。

論據:魯班因好奇葉子傷手而發明木工鋸,張衡因好奇茫茫蒼穹而發明地動儀,瓦特因好奇壺蓋被水汽頂起而發明蒸汽機,牛頓因好奇蘋果落地而發現萬有引力,達?芬奇因好奇動物身體結構而畫出世界上第一張人體解剖圖。可見,好奇心是催生夢想開花、激發探索興趣不可或缺的因素。

三、分論點二

好奇心也可能會使人迷失自我,迷失方向。

論據:好奇心害死貓。好奇心過強有時候容易誤入歧途,沾染不良行為,如吸毒、賭博等。

四、結論

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好奇心,并學會掌握這把“雙刃劍”,讓好奇心成為促進一個人不斷探索、不斷進取的原動力,同時也能對不健康的興趣堅決制止。(陳諾)

點評

標題的觀點鮮明,提綱的框架清晰。從正反兩方面論證中心論點,事實論據充分,內容層次分明。(邱俊)

好奇,帶我們走向真理

一、提出論點:好奇,往往是發現真理的第一步。

二、分論點一:好奇心是人們追求真理、打開真理大門的鑰匙。論據: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瓦特發明蒸汽機。

三、分論點二:好奇心叩響了近代科學的大門,使人們更好地認識了自然世界。論據:湯姆遜發現電子,麥哲倫環球航行。

四、結論:好奇心的存在推動著科技、社會、人類認知的發展與進步,為我們更好生活、更好學習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所以,請保持好奇心,以有更多的發明與發現。(袁小琪)

點評

這則提綱的兩個分論點緊緊圍繞中心論點,所選事實論據典型,有代表性。結論部分照應中心論點,并在論證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自然發出號召。(邱俊)

作文題二:寫一段議論性文字

【題目要求】

在第一題的基礎上,寫一段議論性文字。

【審題提示】

1.根據提綱寫,并適時調整,注意思路要清晰、有層次。

2.對選用的材料要進行具體分析,使之能夠支持你的觀點。

【作文指導】

第一題已經列出提綱,此題要求在提綱的基礎上完成一段議論性文字。這個練習關鍵在于能否根據所選材料充分、有力地闡述觀點,整個論證過程是否有理有據,層次清晰,表達簡潔明了,分析有力。

初次練習,最普遍的問題是“油水分離”,堆砌了大量論據之后,從論據直接跳到論點,觀點是觀點,例子是例子,不能融為一體。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需要學習分析和概括兩種能力,無論是論點的提煉、事理的闡述、論證的進行,還是篇章結構的展開,都離不開具體地分析和概括。例如針對“好奇,往往是發現真理的第一步”這個觀點進行論述,舉魯班冥思苦想,無法解決圓木的問題,為下文對刮破手的小草產生好奇,從而為想到解決方法埋下伏筆。在好奇心的推動下,魯班發現了長“牙齒”的小草,并仿制出了鋸木工具。在對魯班的好奇心促使他發明鋸木工具的分析中,自然就概括出“只有保持好奇心,不斷地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堅持不懈地探索,才能在解答若干問題之后發現真理”這樣的結論。

【習作選編】

好奇,往往是發現真理的第一步

好奇,往往是發現真理的第一步。

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在中學時代,聽說可以用太陽的影子來確定時間,這個儀器叫日晷。他很好奇,就找了老師問日晷的原理,回家后找了些廢舊材料,自己動手制作日晷,研究太陽和地球的運動規律。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一直鍥而不舍地探索太陽和地球的奧秘,并經過長年的觀察與計算,完成了《天體運行論》,最終提出著名的“日心說”,推翻了過去一致認為是太陽繞地球轉的“地心說”的錯誤說法。正因為好奇心這一催化劑一直影響著哥白尼,才使他成為一名偉大的天文學家。(潘文娜)

點評

這段議論性文字對哥白尼提出“日心說”的典型事例展開了具體的分析,闡述了好奇心對于發現真理的重要性,較有說服力。(邱俊)

好奇,往往是發現真理的第一步

當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好奇心就一直伴隨著我們。為什么眼睛會眨?為什么星星會閃?為什么太陽會發熱?一大堆的“為什么”引發了我們的好奇心。恰恰是這些好奇心,讓我們發現了真理。

有了好奇心,才能有所發現。

在蘋果樹下睡覺的牛頓,突然被一只蘋果砸到頭上。牛頓對“為什么蘋果會從高高的樹上落到地上”這個問題產生了不可抑制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牛頓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實驗,最后發現了舉世聞名的萬有引力定律。

我國偉大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常常對家鄉一些來歷不明的石頭遐想,好奇地自問:為什么這里會出現這些孤零零的巨石?它們是借助什么力量來的?在探究謎底的好奇心的驅使下,他走遍祖國的山川河流,進行了大量的考察與研究,終于斷定這些怪石是冰川的浮礫,是第四紀冰川的遺跡,糾正了外國學者斷定中國沒有第四紀冰川的錯誤理論。李四光正是因為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不斷地思考、反問,尋根究底,最終才能有所發現,糾正錯誤理論,走向成功。

好奇,能讓我們獲得真理,探索未知世界。(孫靜)

點評

這段議論性文字緊緊圍繞“有了好奇心,才能有所發現”這一分論點進行論證,列舉的牛頓和李四光的事例具體、典型,論證過程比較嚴密。(邱俊)

切莫扼殺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往往被毀滅在所謂規范統一、無個性差異的教育之中。

有這樣一個大家熟悉的事例:一位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問:“它像什么?”結果,幼兒園的孩子講出了幾十種答案,小學生講出了十幾種答案,中學生講出了三四種,到大學生那里就只剩下一種答案:它是一個圓。為什么心靈的放飛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減了呢?那是因為在統一答案的機器制造中耗損了好奇心這對神奇的翅膀。曾經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過那對翅膀;曾經我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每天有著問不完的問題;曾經我們的眼里這世界擁有一萬種美麗的顏色;曾經我們每個人都夢到自己在天上飛。如今這一切哪里去了?我們無暇再關注一眼窗外的喧嘩,因為一摞摞習題集如同厚厚的高墻;我們沒有興趣再提出問題,因為作業本上待解的問號已經堆積如山。

如果你希望出現中國的牛頓,那么請給好奇心足夠的空間。如果你希望出現新世紀的牛頓,那么,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應當保護孩子的好奇心,發掘他們的興趣和天分,培養他們認知新事物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劉麗)

點評

開篇直接提出論點,接著聯系生活實際從反面進行分析論證,突出中心論點。但說理部分的略顯單薄,缺少一定的深度。(邱俊)

好奇,是一把雙刃劍

好奇心可以催促夢想生根發芽,開出美麗的花。

我們每天看見的世界,觸摸著的世界,感受著的世界,是充滿無數未知的世界。因為充滿好奇心、富于探索精神的人類不斷的實踐創造,它也成了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魯班因好奇葉子傷手而發明木工鋸,張衡因好奇茫茫蒼穹而發明地動儀,瓦特因好奇壺蓋被水汽頂起而發明蒸汽機,牛頓因好奇蘋果落地而發現萬有引力,達?芬奇因好奇動物身體結構而畫出世界上第一張人體解剖圖。可見,世界越豐富多彩,人類所知越多,就越發會激起好奇心。人們不斷摸索,不斷探究,驅使著世界不斷更新。好奇心是催生夢想開花、激發探索興趣不可或缺的因素。

好奇,能引人探究復雜的未知領域,也能使人在體驗過程中迷失自我。

好奇心害死貓。好奇心過強有時候容易誤入歧途,沾染不良行為,如吸毒、賭博等。過度的好奇心可能會使我們犯下錯誤,走向一些不可回頭的道路,甚至會丟掉性命。

因此,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好奇心,認識好奇心的價值,并學會掌握這把“雙刃劍”,讓好奇心成為促進一個人不斷探索、不斷進取的原動力,同時也能對不健康的興趣堅決制止。(陳諾)

點評

這個片段的中心論點在中間位置提出,既是中心論點,也是文章的過渡段,使正反兩方面對比論證鮮明,內容層次分明,但反面論述力度還不夠。(邱俊)

好奇,帶我們走向真理

當我們看到熊熊的火焰時,我們會好奇;當我們看到鍋蓋被蒸汽掀得“砰砰”作響時,我們會好奇;當我們看到蘋果從樹上落下時,我們會好奇。好奇,往往是發現真理的第一步。只有當人類懷著好奇心時,人們才會向真理邁進一步。

好奇心是人們追求真理、打開真理大門的鑰匙。蘋果從樹上落下,砸到了牛頓的頭,他對這一現象產生了好奇,于是有了萬有引力的發現,使人類離遨游太空更近一步;蒸汽最初的應用僅僅在機械上,但瓦特好奇它能否應用在各種交通工具上,因此有了蒸汽火車、蒸汽汽車、蒸汽輪船的誕生。如果沒有好奇心,即使蘋果砸中多少次牛頓也不會有所發現。

好奇心叩響了近代科學的大門,使人們更好地認識自然世界。湯姆遜好奇物質分到原子還能否繼續分,于是有了電子的發現,并為后來質子、中子的發現奠定了基礎。麥哲倫好奇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狀,于是開始了航海。他環游地球,發現了地球是圓的,并為后來的航海發展做了鋪墊。

好奇心的存在推動著科技、社會、人類認知的發展與進步,為我們更好生活、更好學習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所以,請保持好奇心,以有更多的發明與發現。(袁小琪)

點評

兩個分論點分別列舉了典型的事實論據,闡明了好奇在科學發展、人類進步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較有力地論證了“好奇,往往是發現真理的第一步”這一中心論點。(邱俊)

作文題三:寫一篇議論文

【題目要求】

青少年應該如何對待時下流行的各種電子游戲?大家認識不一。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性文章。不少于600字。

【審題提示】

1.深入思考,確定自己的觀點,然后用簡潔的語言明確地表達出來。

2.圍繞觀點展開論述,注意選取適當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觀點。

3.聯系自己的生活體會和當前現實來談,力爭做到有理有據。

【作文指導】

電子游戲是中學生特別熟悉的一種娛樂活動,而且多數學生深受其影響。因此,這個題目,學生自有話說。但是,這次文體要求是寫議論性文章,對于初次嘗試者來說,一定需要注意這樣幾點。

一是觀點要鮮明。“青少年應該如何對待時下流行的各種電子游戲?對此,你有什么看法?”這兩個問題是思考的中心。動筆前,應該想清楚,自己所要表達的觀點究竟是什么,主張什么,反對什么,都要清清楚楚,不能含含糊糊,模棱兩可。而且,作為一篇文章的論點,應當是一個明確的表態性的判斷,初寫者可以表達成一個明確的判斷句,可以是對實際情況的判斷,也可以是按事理做出的判斷。語言要簡潔,要直截了當。

二是論證要有力。觀點已經亮出,就要有足夠充分的事實論據、道理論據來論證。論據要為論點而設,要確實能證明觀點。論據要準確可靠,如是事實論據,應確鑿無誤;如是道理論據,應該是被實踐證明了的真理。引用時要注意理解原文的精神實質。而且,所選材料要典型,能反映出事物本質。整個論證過程,切忌機械地先講述材料,再得出結論。材料的講述是敘事性的,如果不跟分析說理結合起來,不僅論述無力,而且文體特征也不鮮明。除此之外,還要注意論證過程的邏輯性。

三是結論要自然。無論是號召式還是總結式的結論,都要在前面論述的基礎上水到渠成地得出,使全文渾然一體,行文嚴密。

【習作選編】

電子游戲之危害

曾看到一則新聞報道:我國22歲以下的電子游戲用戶占到了總體的52.5%,電子游戲在中小學生的應用中排列第三位。據統計,目前中學生患“電子游戲成癮癥”的比例已經高達14.8%。我們平常看到最多的也是“電子游戲給沉溺其中的青少年學生帶來諸多負面影響”的報道和評論。可見,電子游戲,作為一種科技時代的產物,對青少年的危害極大。

電子游戲,包裹著華麗的外衣,如糖衣炮彈向青少年轟炸,而無數人為了追求炫目的效果,感官的刺激,沉迷其中割舍不下。有多少人不顧父母的關切,執意偷偷去網吧;有多少人宅在電腦前,變成“低頭族”,將寶貴的青春獻給虛擬幻象;有多少人成癮而無法自拔,耗著身體和精力;還有多少人為之虛擲一生,走上犯罪道路,囚于高墻之下。青少年自制力低,抵御誘惑能力差,又對世界充滿想象,電子游戲的存在,無疑加大了他們走上歧路的風險。

有學者指出,判斷一個國家是否有發展,要看他的國人在閑暇時做些什么。猶太人是最智慧的民族,他們的讀書時間也是世界上最多的。然而,在我們身邊,可以看到一批批“低頭族”出現在地鐵、車站、餐廳中,大部分人是在玩游戲,幾乎沒有人讀書。要知道,支撐一個國家未來的是知識,而不是游戲。當國人大部分時間活在虛擬的世界里,這種后果不可小覷。電子游戲帶來虛假的經濟繁榮,用泡沫建造的高樓大廈,一旦架空,所有繁華都將傾覆,虛幻的美好立刻坍塌。馬云有言:“一個只會玩游戲的國家,沒有未來。”在充滿游戲的世界里,處處潛伏著危機。

鴉片傳入,國家萎靡;網游當道,又將是怎樣一種不可預知的明天?一場游戲一場夢,游戲終了,夢醒又會遇見怎樣的悲涼?

古語有云:“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還是奉勸青少年們,將靈巧的雙手從屏幕上移開,回到現實生活中,創造出一個真正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出的,實實在在的明天。(叢婉晶)

點評

本文由一則新聞報道引出觀點:電子游戲,作為一種科技時代的產物,對青少年的危害極大。為了論證這一觀點,作者從身邊的種種現象談起,小至個人,大至國家,剖析電子游戲帶來的嚴重危害。在此論述基礎上,以奉勸的方式得出結論。全文觀點鮮明,語言有力。(邱俊)

人生不能“被游戲”

在古代,游戲作為文人墨客志趣的表達,往往益智且富有情趣。無論是“打馬”等閨房雅戲,還是射箭、賽馬等戶外競技,無一不展示著力量、智慧與美。而在互聯網技術飛速普及發展下應運而生的電子游戲卻并不如古時游戲那般優雅得體,其引發的諸多社會問題著實發人深省。

我們不能否認電子游戲作為時代發展的產物有其獨特的優點,但我們更應注意到如今因沉迷電子游戲而引發的暴力犯罪事件層出不窮。電子游戲用戶低齡化、中學生“游戲成癮癥”高發化的態勢愈演愈烈。正如波茲曼所說:“這是一個娛樂至死的年代。”沉迷其中的青少年用電子游戲滿足了自己娛樂最大化的需求后,又被過度的游戲娛樂反手推進人生的低谷與深淵。

不良網絡游戲何以大行其道?它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為何愈發深遠?我想,游戲商家的責任不可推卸。不少商家在豐厚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以暴力、低俗的元素吸引眼球,又依靠“反智商”的操作模式“捆綁”住玩家,滿足小人物成為游戲中“大英雄”的夢想,而社會主流價值觀引導的缺失和監督機制的不健全更是為其推波助瀾。當然,最重要的因素還是沉溺于游戲中無法自拔的青少年自己,精神世界的極度空虛衰弱和內心責任感的缺失是使其深陷困擾的罪魁禍首。所謂“精神世界外化,社會生活物化,面對自己石化”正是對其空洞思想內核最客觀真實的寫照。

歌德有言:“誰若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便永遠是一個奴隸。”適度用游戲娛樂消遣本無可厚非,但若過度沉溺其中則必然成為它的奴隸。到頭來,不是你在玩游戲,而是游戲在玩你——它用點滴漫灌的力量絲絲入扣地侵入你的生活,早已成為最大的贏家。被游戲掌控的人生,不僅沒有排遣空虛寂寞,反而留下無法填補的精神空白和人生遺憾。

我們的人生不能“被游戲”,中華民族的未來更不能“被游戲”。選擇健康的電子游戲,進行適度的娛樂,是每個青少年應有的責任與擔當,更應成為社會的一種自覺和共識。(李鑫)

點評

文章立場鮮明,語言深刻,發人警醒,很有借鑒意義。作者從游戲引發的諸多問題開始闡述,通過引用論證,由此及彼、由小到大層層剖析,論述嚴密,邏輯性很強。(邱俊)

讓“誘惑”不再成為“災禍”

隨著社會信息化發展,電子游戲正在瘋狂涌入我們的生活,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沉迷其中無法自拔。電子游戲猶如一株妖嬈開放的帶血罌粟,引誘人們跌入它的陷阱,看不清生活,看不清自己。

然而電子游戲只是一堆虛幻的程序,電腦也只不過是一臺機器而已,要把沉迷游戲的罪過歸結到它們身上實屬冤枉。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們自己,因為我們成長的環境和社會共同作用而導致。首先,就人本身而言,對于十幾歲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年齡尚小涉世未深卻又反叛心理極重,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渴望浪漫、刺激和他人的承認。如果在此時,電子游戲介入他們的生活,極大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他們自然會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孩子的問題本質上來說就是家長的問題。”一位教育學家如是說。從家庭來看,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自小缺少玩伴和朋友,再加上父母工作忙沒時間關心孩子。現實生活中的空虛寂寞無人關懷自然而然就轉化成對虛擬世界的依賴。再加上有的父母面對已經染癮的孩子,選擇的不是教育安撫而是打罵侮辱,自然更加重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其如鴕鳥一般一頭扎進虛幻的沙堆中尋找滿足感和成就感,更加無法自拔。

就社會而言,現代生活的枯燥緊張和精神上的空虛衰弱形成鮮明的對比。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背后,人們普遍失落的是信仰,社會缺失的是精神支柱。理查德?桑內特說過:“網絡減少了人們的公共生活,使原本該去廣場跳舞的人像章魚一樣被固定在書桌前。”而在我看來,固定住我們的不是網絡,而是社會。在這個跑著前進的社會,人們無法擺脫精神上的困擾,更無法找到更好的休閑的方式,人們精神生活的匱乏給電子產品提供了可鉆營的土壤,電子游戲便成了發泄的最好途徑。

電子游戲并不是一無是處,沉迷游戲也并不是一個人的過錯,是個人、家庭和社會共同作用的結果。同樣,也只有三位一體、共同作用才能徹底解決問題,讓我們的實體不至于被虛擬化,思維不至于扁平化,讓游戲的誘惑不會變成一場場災禍。(謝雨欣)

點評

文章從個人、家庭、社會三方面分析了青少年沉迷電子游戲的根本原因,并用多種論證方法層層剖析佐證,條理清晰,論述嚴密,使得結論部分水到渠成,自然收束。(邱俊)

玩電子游戲弊大于利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當今社會不斷涌現出新的事物,“電子游戲”就是其中的一個。對于這種新興的事物,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呢?

我認為,玩電子游戲弊大于利。

電子游戲的確能給我們帶來快樂。在那個虛擬的世界里,可以實現我們的幻想。在學習緊張之余,玩會兒游戲能夠對我們的頭腦起到調節作用,開啟智慧,豐富業余生活。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電子游戲帶來的負面影響,真是讓我們觸目驚心。

某校一男生,成績名列前茅,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電子游戲,從此就深陷其中。在他眼里,讀書開始變得枯燥無味,只有在那虛擬的電子游戲當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快樂,才能找到自己的成就感。他先是每天放學之后玩,然后越玩越癡迷,成績直線下降。錢不夠了,就去偷父母的錢,成天泡在電子游戲廳里。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青少年學生由于身心不成熟,缺乏自制力,一旦染上電子游戲癮,就會惡性發展。

有人說:“電子游戲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快樂、激情、輕松等感覺應有盡有。”可我不贊同。因為它所謂的那些美好的感覺只是憑空產生的,電子游戲只能帶來虛幻的美好感覺。而在現實生活中,它帶來的只是一無所有。游戲終究不能代替現實生活。

我們的身心健康也會因電子游戲而受到損害。近日,網上有這樣一篇文章:某中學的一位學生,接觸了流行的電子游戲后,變得無法自拔,沒日沒夜地玩,還有過兩天不吃飯的現象,最終因過度勞累導致暈厥并被送往醫院。這對于現下沉迷電子游戲的青少年來講,是一個很有警醒力的例子。

玩電子游戲的危害還不僅僅是荒廢學業,影響身體健康,還有可能會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我要告誡電子游戲迷們:走出電子游戲的陰影吧!(黨甜甜)

點評

本文的觀點十分鮮明:電子游戲弊大于利。為了論證這一觀點,作者根據自己的生活體會談了玩電子游戲的“利”,然后用事實論據來論證電子游戲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之大,較有力地突出了論點。(邱俊)

童年的“游戲”是一場夢

“游戲”這個有趣的名詞是老一輩人心中永恒的童年回憶:跳皮筋、捉迷藏、木頭人、編花籃……游戲是童年歡樂的重要源泉。而對于當代孩子來說,童年的快樂更多是指在電子游戲世界的虛幻中獲得快樂與享受,足不出戶的童年時代就此到來。

電子游戲作為當代游戲世界中的佼佼者,一經推出,風靡全球。它作為一種新型的游戲形式體現了互聯網時代的科技進步與文化繁榮,因其引人入勝的虛幻體驗,吸引了無數人為之著迷。但作為一把“雙刃劍”,電子游戲的危害不容小覷。它如毒品般極易上癮,自控能力弱的人群是重要受害者,一旦人五體投地地愛上這種“精神鴉片”,想戒掉就難于上青天了。媒體不斷報道有電子游戲上癮者殺人、盜竊等極端事例,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警覺。

科技之初,性本善。設計者也許沒有想到自己的杰作會引起甚多的負面效應,也更沒有料到自己的小舉動將影響一代人的童年記憶。在網絡化的當下,傳統游戲在電子游戲的沖擊下無法生存,童年不知從何時起成為玩電子游戲的日子,使得如今的孩子們對童年的概念日益模糊,甚至都沒有了像樣的童年。

同時,社會的“快餐式”發展使一切都沾染上了浮躁之氣,父母們也很少像他們的父輩們一樣,停下來花大塊時間與孩子們共同玩耍。甚至有些父母本身都在電子游戲中沉迷,哪里還有閑心與孩子們互動?

正如馬云所言:“一個熱衷于玩游戲的民族,沒有未來。”如果連祖國的未來——青少年都成了“游戲君子”,那么未來會是怎樣的世界?因此,當務之急就是盡快降低電子游戲的危害。而應對這種危害的根本在于全社會對于保護童年的努力與支持。每個成年人都要努力,為孩子們的心靈保留一片童年的凈土,給孩子們真正快樂的童年。(李瑞)

點評

文章從老一輩的童年游戲切入,引出當今社會的孩子們以電子游戲為樂趣的童年生活,層層深入地分析電子游戲所帶來的危害。結論部分,借用馬云的話敲響警鐘,字里行間真切有力,充滿著憂思。(邱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定市| 新丰县| 台东市| 渭源县| 长宁区| 惠东县| 元氏县| 蚌埠市| 鹰潭市| 呼伦贝尔市| 武夷山市| 阳朔县| 石河子市| 易门县| 富平县| 兰州市| 五莲县| 金平| 嘉义县| 利津县| 项城市| 得荣县| 邵阳市| 利津县| 蓬安县| 孟津县| 浦江县| 奉贤区| 霸州市| 渝北区| 樟树市| 定州市| 电白县| 茌平县| 收藏| 成武县| 留坝县| 台安县| 柳江县| 绍兴市| 加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