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簡樸守真的文章風格

清人劉大櫆《論文偶記》云:“文貴簡。凡文筆老則簡,意真則簡,辭切則簡,理當則簡,味淡則簡,氣蘊則簡,品貴則簡,神遠而含藏不盡則簡,故簡為文章盡境。”漢初文章風格之簡,關鍵在于“意真”,并與黃老之學有著親緣關系。在老子哲學思想中,多次出現“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見素抱樸,少思寡欲”,“常德乃足,復歸于樸”分見《老子》十二章、十九章、二十八章。的人生要求和審美見解。其以“赤子”之心反對聲色之炫,而倡揚真誠、簡樸、淡遠的本色美,是后世文學尚簡求真的思想源頭之一。作為與老學相配而又有區別的黃學,其人生觀同以貴柔守雌,崇尚儉樸為宗旨。如帛書《黃帝四經》之《經法》篇云:“以剛為柔者活,以柔為剛者伐。重柔者吉,重剛者滅。”《稱》篇云:“嗜欲無穹死”;《十大經》篇云:“言之壹,行之壹,得而勿失。”這些皆與《老子》思想相同。因此,漢初黃老之學思想本質是崇尚真樸、反對華藻。這被執政者利用,成為排除異己、鞏固統治的手段,如竇太后反禮教繁縟,以“儒者文多質少”(《史記·萬石張叔列傳》)黜儒,即為一例;而反映到文學創作思想中,則構成“質美”特色。

黃老之學自然思想是由人生的體驗而來,所以他們的自然觀之終極仍是人生問題,而漢初文學思想突出表現的又正是這種自然化的人格本體,其含真淳、質樸的審美情態。如陸賈論事,講求明實,其論“仁義”則云:“陽氣以仁生,陰節以義降。《鹿鳴》以仁求其解,《關雎》以義鳴其雄。《春秋》以仁義貶絕,《詩》以仁義存亡”(《新語·道基》),言簡意賅,殊無贅復;論“道與詩”云:“故隱之則為道,布之則為文。詩在心為志,出口為辭”(《新語·慎微》),闡發詩心,明本昭隱。這種“絕恬美之味,疏嗌嘔之情”,“美言似信,聽之者惑”的揚棄虛繁美,標舉真簡美的文學觀,代表了漢初無為政治環境中的時代風尚。賈誼為文“其心切,其憤深,其詞隱而麗,其藻傷而雅”(皮日休《悼賈》),以情真、意真,為漢初騷壇之翹楚。他的文章有縱橫氣勢,然其論事卻能于騁詞中得“昭晰”(劉熙載評賈文語)之義。如《治安策》開篇揭橥大義:“臣竊惟事執,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繼而層層鋪敘,段段精煉,王葆心評曰“無句不簡”(《古文辭通義》卷七),甚能于隱麗中探其真蘊。再如《過秦論》,行氣明快,詞鋒雄闊,然在上篇痛陳秦之興亡后,僅以“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一語收束,而真情激蕩。劉勰稱“賈生俊發,故文潔而體清”(《文心雕龍·體性》);柳宗元說“明如賈誼”(《與楊京兆憑書》),劉熙載《藝概·文概》云:“柳子厚《與楊京兆憑書》云:‘明如賈誼。’一‘明’字體用俱見。”頗具慧心。賈誼《新書·道術》論辭令云:“辭令就得謂之雅,反雅為陋;論物明辯謂之辯,反辯為訥;纖微皆審謂之察,反察為旄;……凡此品也,善之體也,所謂道也。”以此與其文風參證,可見賈誼無論是深情曲繪的辭賦,還是縱橫排奡的散文,其思想之表現,均是具有生命價值的本色美。與賈誼文章相比,晁錯的《言兵事疏》、《守邊備塞疏》,顯出政治家之文的樸實疏直;鄒陽的《上吳王書》、《獄中上梁王書》,又顯出辭賦家之文的神采雋氣;然觀其基本格調,還是不出漢初同一文化氛圍之尚簡思想。如晁錯《言兵事疏》,其對漢興以來邊患之頻作精辟論析,對朝廷荒怠、武備不修、民氣破傷現實的痛切陳說,深識鐫刻,真情卓現。又如鄒陽《獄中上梁王書》,兼述歷史事件與自身境遇,疏直激昂。其云“昔玉人獻寶,楚王誅之,李斯竭忠,胡亥極刑,是以箕子佯狂,接輿避世,恐遭此患”;“臣聞比干剖心,子胥鴟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今欲使天下恢廓之士,誘于威重之權,脅于位勢之貴,回面汙行,以事諂諛之人”,可謂悲凄之中,真情流注。值得注意,漢初文士是汲取黃老之學自然真樸的思想,以揭露統治者在黃老無為思想掩蓋下的酷虐,而此揭露本身,又促成了漢初崇尚自然、簡樸守真的文風。在漢初簡樸守真的文風中,賈誼文章已漸繁穰,出現素樸渾厚、簡明犀利與深婉纖濃、藻麗富贍風格并存狀,前者代表漢初文風的主要特征,后者又預示了文風演進的趨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州市| 济源市| 常熟市| 景洪市| 舟曲县| 黄骅市| 齐齐哈尔市| 来宾市| 奉化市| 香港| 乐安县| 湖北省| 阿拉尔市| 金川县| 丰顺县| 东宁县| 深水埗区| 北票市| 无锡市| 全州县| 青龙| 石嘴山市| 平舆县| 申扎县| 长治县| 乳山市| 会理县| 肥东县| 黑水县| 西畴县| 鹤庆县| 广灵县| 淮南市| 冀州市| 黎城县| 东城区| 缙云县| 黔东| 庄浪县| 江油市| 凤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