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4 奇恒之腑與腑之所藏

奇恒之腑,名出《內經》。《素問·五臟別論》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于陰而象于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恒之腑。”五臟、六腑、奇恒之腑,是人體三類不同的臟器,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態和功能特點。臟與腑相對而言,五臟為“實體器官”,功能主要是儲藏精氣;而六腑則為“空腔器官”,功能主要是“主傳化物”。奇恒之腑,在形態上具有“管腔中空”的特點而與六腑相似,但其功能卻是“藏精氣”而近似于五臟。所謂“藏于陰而象于地,故藏而不瀉”,正是因為它與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等一般傳化之腑之“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有別,故總稱其為奇恒之腑。奇者,異也;恒者,常也。腦、髓、骨、脈、女子胞等六者,形態似腑,管腔中空,卻功主藏精,有異于一般之腑,故得“奇恒”之名。

對奇恒之腑的生理、病理,歷來討論甚少,往往只將其附于五臟之中略加提及,尤其是對奇恒之腑中的好幾個“腑”及其腑之所“藏”兩者混為一談,在概念上至今含糊不清,故有辨析之必要。

奇恒之腑的“腦”,應該是指顱腔。但現行的一些中醫書籍,卻往往將其與實質性的腦髓混為一談。如全國中醫教材中云:“腦為奇恒之腑之一,位于顱內,由髓匯集而成”(第5版《中醫學基礎》)。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中醫學基礎》(2003年,第7版)也云:“腦居顱內與脊髓相通,由髓匯集而成。”照此理解,而成了“顱內”藏著一個由髓匯集而成、形態中空似腑,屬于奇恒之腑的“腦”,這顯然是不妥的。因此,應當作這樣的區分:奇恒之腑的“腦”,本是指顱腔。顱腔內藏有主精神活動、管理感覺和運動等功能的腦,腦屬于一個實質性臟器,即“君主之官”“元神之府”“神明之心”之謂。腦與生命的關系至大,故《素問·刺禁論》云:“刺頭,中腦戶,入腦,立死。”顱腔內匯集有髓汁,即“腦(顱腔)為髓之海”,顱腔內的髓汁,稱為“腦髓”,具有濡養實質性的腦的作用。這樣,顱腔、腦、髓汁的形質、功能各別,三者才不致混淆,才與“奇恒之腑,中空似腑,藏精似臟”的概念相符。

奇恒之腑的“髓”,實際是指脊椎管。《素問·解精微論》所說的“髓者,骨之充也”,《素問·五臟生成篇》所說的“諸髓者,皆屬于腦”,均是指匯藏于骨、脊椎管、顱腔中的髓汁。但是,這兩個“髓”在概念上,卻往往因誤解而造成紊亂。例如,《簡明中醫辭典》云:“髓,奇恒之腑之一,即骨髓和脊髓。髓由腎的精氣與水谷精微所化生,有充養骨髂、補益腦髓的作用。全國中醫院校教材《內經講義》(第2版)上,也同樣規定“臟、腑、奇恒之腑,是構成人體的三種不同的組織結構”,奇恒之腑,也是“人體的內臟器官”;但又云:“髓生于腎,藏于骨中,為骨之營養。”乃至今天現行的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中醫學基礎》(第7版)也持如是之說,其在論“奇恒之腑”時云:“髓是分布于骨骼腔內的精微物質。”這顯然都是將“髓”這一中空似腑的器官與精微物質的髓汁混為一談了。正其名,言其實,奇恒之腑的“髓”當是指脊椎管。奇經八脈之中,督脈為“陽脈之海”。《素問·骨空論》云:“督脈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貫脊。”《難經·二十八難》云:“督脈者,起于下極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風府,入屬于腦。”張靜齋《圖注難經》更云:“督脈能統行諸脈,復能收拾諸脈。”可見督脈與解剖學上所稱的脊髓頗相近似,而脊髓是位于椎管內的。《素問·刺禁論》云:“刺脊間,中髓,為傴。”就是指刺傷脊髓。因此,脊椎管內不僅有屬于精微物質的髓汁,還有督脈通行于其中。

奇恒之腑的脈,是指五體(皮、肉、脈、筋、骨)之一的脈管。《素問·脈要精微論》所云“夫脈者,血之腑也”,《靈樞·決氣篇》所云“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都是指脈管內藏有營血,脈有約束和促進營血運行的作用。然而,在《內經》《難經》等書中,脈與經絡并未嚴格區分,常通稱“經脈”“絡脈”。時常既言脈可以“候氣血之虛實”(《靈樞·逆順篇》),又言經可以“行血氣”(《素問·調經論》);既言“脈之所居,深不見者刺之”(《靈樞·官針篇》),又言“十二經,皆有動脈”(《難經·一難》)。而在馬王堆出土的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脈法》等書中,更是只提“脈”而未提“經”,書名《脈法》及其所謂“以脈法明教下”,亦非一般古醫籍所稱的診脈之法,而是指使用針灸砭石,刺激經脈之法。一般認為,馬王堆出土的簡帛醫書,較《內經》成書年代還早,從班固《漢書·藝文志》所載醫書看,“三世醫學”(《黃帝針灸》《神農本草》《素女脈訣》)中,亦只有《脈訣》書名,而無以“經絡”命名的書籍。由是可知,在中醫學中,最早是以“脈”統“經”,經絡名稱是后來才分化、獨立出來的概念。

女子胞

奇恒之腑中的女子胞,是指子宮。其形如合缽,內藏經血,可育胎兒,與生殖密切相關。然而,男子無“女子胞”,豈不是只有五個奇恒之腑?《難經·三十九難》云:“命門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將藏精和系胞皆歸屬于命門,可見男子之“胞”,即為藏精之處的精室。因而陳士鐸《石室秘錄》云:“胞胎亦為臟,雖胞胎系婦人所在,然男子未嘗無胞胎之脈。”唐容川《醫經精義》更為明確地指出過:“女子之胞,名血海、名子宮,以其行經孕子也;男子之胞,名丹田、名氣海、名精室,以其為呼吸之根,藏精之所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州市| 和平县| 扬中市| 尖扎县| 宝坻区| 化德县| 黄冈市| 临泉县| 连云港市| 南溪县| 黎川县| 改则县| 葵青区| 孝感市| 永登县| 眉山市| 顺昌县| 邛崃市| 北流市| 新野县| 松滋市| 塔河县| 仙居县| 马龙县| 越西县| 潢川县| 彭水| 新兴县| 炎陵县| 万年县| 马关县| 南部县| 宕昌县| 星座| 固镇县| 金昌市| 汝阳县| 佛冈县| 离岛区| 安新县|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