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3
重復蘊含了幾何級數增長的趨勢

每一個社會事物都要在自己的社會環境中擴張;這個環境往往會自我擴張。

說到這里,我們不妨展開論述三種普遍的重復形式——令人矚目的類比、給人教益的差別和相互之間的關系。我們還可以謀求解釋三種形式相互糾纏的節律和對稱性。我們不妨問一問:三種普遍的重復形式的內容是否像其節律和對稱性,這些井然有序、活躍在底層的現象實際上共享著深刻的一致性;這種底層的一致性是否與三種形式的異質性構成強烈的反差,就像一個民族的軍事行政機構一樣——外表上絲毫不顯示其構造成分喧囂的個性,然而正是這些異質的個體推動了機構的運轉。

包含兩方面的這個課題實在是太大了。不過說到第一個方面,我們應該注意一些明顯的類比。比如,重復也是增殖和自我傳播的蔓延。石頭掉進水里時,第一個水波會重復自己,以圓圈的形式向周圍擴散,直到極限。我點燃火柴時,我在以太中掀起的第一波立即開始向廣闊的空間傳播。一對白蟻和根瘤蚜被運輸到一塊大陸之后,幾年之內就會占領這塊大陸。不久前剛剛從歐洲引進加拿大的飛蓬屬植物,已經在每一塊良田里飛速生長。馬爾薩斯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1834),英國教士、人口學家、經濟學家,以其人口理論聞名于世,著有《人口論》。——中譯者注和達爾文關于物種個體以幾何級數增長的著名法則,正是人類通過復制完成輻射的法則。同理,起初只在一些家庭里使用的方言,通過模仿而逐漸成為全民的語言。社會發軔期的燧石取火、狗的馴化、弓箭制造,稍后的烤面包、鑄造青銅器、煉鐵等,想必都是像傳染病一樣地傳播開來。這是因為,每一支箭、每一塊燧石、每一口面包、每一根銅絲既是底本也是副本。如今,一切有用的工藝流程都是以同樣的方式產生的。唯一的區別是,正如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密度成正比一樣,日益密集的人口和日益前進的文明大大地促進了它們的傳播。每一個社會事物即每一項發明或發現都要在自己的社會環境中擴張。我可以再加一句話:這種環境往往會自我擴張,因為它基本上是由相似的事物組成的,所有這些事物都具有無限增長的趨勢。

然而,正如其外部天性的擴張一樣,這個自我擴張的趨勢常常由于敵對趨勢的競爭而夭折。不過,這個事實對理論來說無關緊要。它還帶有比喻性。欲望不能歸因于思想,正如它不能歸因于振動或物種一樣。自我擴張趨勢夭折的事實應該這樣來理解:分散的個體力量有一個共同的方向,這些力量存在于無數存在物之中,存在物構成了環境,三種普遍的重復形式就在這個環境里傳播。在這個意義上,這個擴張趨勢有一個預設的前提:環境是同質的,振動依靠的以太或空氣介質似乎能很好地滿足這個同質的條件,然而物種在地理上和化學上的介質卻不能很好地滿足這個條件,思想的和社會的介質更是遠遠不能滿足這個條件。但是,如果因此而斷言社會介質比其他介質復雜,并借此來表達三種介質的區別,我則認為是錯誤的。相反,也許正是因為社會介質比其他介質簡單得多,它才遠離必需的同質性,因為表面上真實的同質性就足以滿足這個擴張趨勢。此外,人的聚合體增加,思想以規則的幾何級數傳播的趨勢就更加顯著。讓我們極度夸大這個幾何級數趨勢,假定思想擴張的社會范圍不只有一個群體,假定一個群體的人數足以產生人類的主要道德,又假定這個社會由數以千計的群體組成,那么,雖然每個群體內部各有自己的復雜性,這些重復的群體的一致性就會造成明顯的同質性。難道我們沒有某種理由,設想這就是外界向我們展示的那種同質性嗎?難道這種同質性不是一切簡單且顯然一致的現實的共同特征嗎?有了這個假設,顯然就可以看到:一個成功的觀點,如果一出現就快速流通,那么它就能從數學的角度解釋它能進一步發展的原因。在這樣的條件下,滿足了社會首要需求的作者,并且因此而注定得到讀者普遍歡迎的作者,就可以根據當年書籍某一定價的情況來預告:以同樣的定價,在沒有被審查、壓制或干擾的情況下,次年的市場需要是什么;在沒有發現更好的同類文章的情況下,次年需要的文章是什么。

據說,預見的能力是科學的標準。讓我們把這種說法修正為帶有條件的(conditional)預見的能力。比如,植物學家可以根據開花的情況來預估水果的形狀和顏色,但有條件:旱災不使果樹枯死,不出現新異的品種(一種第二等的生物學發明)。又比如,一顆子彈擊發出去時,物理學家就可以斷言,幾秒之內、在多遠的距離能聽到槍聲,條件是:沒有聲音阻截槍聲,沒有大喇叭或加農炮同時爆響。所以,正是在同樣的意義上,嚴格地說,社會學家是科學家。假如社會學家已經知道現有的各種模仿的中心,已經知道它們大致的速度、分離的趨勢或同時的運動,他們就可以預測10年或20年之后的情況。只要沒有改革或政治革命影響這種趨勢,只要沒有同時產生與它對壘的中心,他就可以做出這樣的預測。

誠然,在這個例子中,決定事件條件的或然率很高,也許比其他情況下的或然率更高。不過,或然率僅僅是程度之差。此外,我們說(把這個趨勢看作哲學而不是歷史科學),目前模糊的發現和首創決定著未來的發現和首創的方向。再者,任何時期的重要社會力量的構造成分,并不是從新發明中輻射出來的、必然軟弱的模仿,而是對古老發明的模仿。古老的發明更加有力、更加普及,因為它們有足夠的時間傳播開來、深深扎根,成為風俗、習慣,即生理學所謂的“種族本能”。請不要責備我這個思想荒唐:說我否定在上述一切情況下種族對社會事實的影響。不過我認為,由于種族業已獲得的特征數量不少,種族是社會事實的結果,而不是其源泉。只有從這個被忽視的角度來看問題,種族才適合進入社會學家的研究領域。因此,我們難以預測10年、20年、50年之內的發現,難以預測未來給人類帶來藝術靈感的杰作,難以預測震撼人心的戰斗、革命和暴力。然而,有了上述的假設之后,這并不妨礙我們做出接近準確的預測,預測思想和志向的深度和走向;我們的政治家、將軍、詩人和音樂人不得不跟隨中心思想和志向,或使之暢行無阻,或予以堵截,或與之搏斗。

至于支持模仿以幾何級數增長的例子,我可以舉出火車頭生產量的統計數字或咖啡、煙草等消費量的統計數字,從它們被引進到擠爆市場時的統計數字。有人會反對說,若干年連續不斷的統計數字的升降是不規則的,常常被重審,或被其帶來的反應推翻。我不想詳細論述,只想說,這些重審和反應總是能說明新發明的干擾,因為新發明得到了廣泛的傳播。我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解釋統計數字的下降。但是,在考慮下降趨勢時,我們要謹防得出這樣的結論:一個社會事物受到的模仿越多,它不受模仿的趨勢就越明顯。相反,它入侵社會的趨勢是不會改變的。如果不存在這個不被模仿的趨勢,同時卻出現模仿繼續下滑的統計數字,那應該歸咎于它的競爭對手。我想舉一個發現美洲的例子,乍一看它對我的論斷不太有利。我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被模仿的情況:哥倫布設想并實行的歐洲到美洲的第一次航行,越來越頻繁地受到后繼者的模仿。后來的航行的每一點變異都是一個小小的發現,它嫁接到了那個偉大的熱那亞人身上,他發現,這些后繼者都在模仿他。

我想用這個例子開啟一段小插曲。一位富于幻想的航海家發現美洲的時間,既可能早兩百年,也可能晚兩百年。倘若兩百年前的1292年,美男子腓力美男子腓力(Philip the Fair,1268—1314),法國國王腓力四世。——中譯者注有這個開發新世界的機會,由于他正在與古羅馬爭吵,由于他正在大膽地推行世俗化和行政集權,他的野心就一定會被刺激,現代世界的來臨也一定會大大加速。兩百年之后的1692年,美洲對亨利四世的法國的價值無疑會超過它對西班牙的價值。西班牙如果失去兩百年之間養肥它的富庶的美洲,就不會那樣富裕和繁榮了。在第一種假設的情況下,天知道英法之間的百年戰爭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指英國和法國,以及后來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至1453年發生的戰爭。——中譯者注會不會打不起來。在第二種情況下,查理五世查理五世(Charles V,1500—1558),任神圣羅馬帝國皇帝(1519—1558)時稱查理五世,任西班牙國王(1516—1556)時稱查理一世,后來成為奧匈帝國末代君主。——中譯者注的帝國還能不能建立?如果是第二種情況,開拓殖民地的需要,哥倫布的發現創造和滿足的需要,15世紀以來在歐洲政治生活中扮演如此重要角色的需要,就要等到17世紀才會出現。如果是那樣,直到現在,南美洲還會屬于法國,北美洲在政治上的地位還會微不足道。那將是多么不同的歷史啊!再想想,哥倫布的成功僅僅是那種毫厘之差的機遇啊!但是,讓我們停止對過去偶然事件的玄想,雖然在我看來它們和未來事件的猜想一樣有道理、有意義。

再舉一例,那是最令人矚目的一個例子。古羅馬滅亡了。然而已如上述,古羅馬的征服卻永存。通過基督教,查理曼查理曼(Charlemagne,742—814),世稱查理曼大帝(Charles the Great),建立查理曼大帝國。——中譯者注把羅馬帝國拓展到日耳曼地區;威廉王威廉王(William I,約1028—1087),即威廉一世,法國諾曼底公爵(1035—1087),1066年征服英格蘭,自立為英國國王(1066—1087)。——中譯者注使羅馬帝國拓展到盎格魯-撒克遜人之中;哥倫布使古羅馬延伸到美洲。如今,俄羅斯人和英格蘭人正在把它延伸到亞洲和澳大利亞,而且有可能把它延伸到大洋洲。看起來,只有中國在認真抵抗這個浪潮。然而倘若我們假定,中國也可能被同化,我們就可以說,雅典和古羅馬,包括耶路撒冷——它們組合與協調的首創性和杰出的思想形成的那一種文明——就征服全世界了。如果是那樣,所有種族和民族就會對古希臘-古羅馬文明那種無限的富有傳染性的模仿做出貢獻。然而,倘若大流士大流士(Darius,約前558—約前486),即大流士一世,波斯帝國國王。——中譯者注和薛西斯薛西斯(Xerxes 1,約前519—約前465),即薛西斯一世,波斯國王。——中譯者注征服了古希臘并把它定為波斯的一個省;倘若阿拉伯人戰勝了查理·馬特查理·馬特(Charles Martel,688—741),法蘭克國王,公元732年在普瓦提埃戰勝阿拉伯人,阻止了他們在西班牙的擴張,給他們在西歐的擴張畫上了句號。——中譯者注侵入歐洲;倘若愛好和平和勤勞的中國人在過去的3 000年中好戰,并且把他們發明的精神轉向戰爭的藝術與和平的藝術;倘若發現美洲時,火藥與印刷術還沒有被發明出來,且歐洲人的作戰能力不如阿茲特克人阿茲特克人(Aztec),印第安民族,居墨西哥中部,16世紀初,其文明程度達到頂峰,1521年被西班牙人征服。——中譯者注和印加人印加人(Incas),秘魯高原上的印第安人,建立了一個北起厄瓜多爾、南到智利中部的大帝國,16世紀被西班牙人征服。——中譯者注——如果是這樣,世事的結果就會大相徑庭。然而,歷史機遇決定,我們這個類型的文明要壓倒其他一切文明,要壓倒一切成串的光輝的發明,雖然它們曾經在世界各地閃閃發光。即使我們的文明沒有占上風,另一種文明最終也會成為普天之下的文明,因為一切文明都號稱具有普遍性。這就是說,就像光波或聲波一樣,就像動植物物種一樣,一切文明都會通過模仿以幾何級數增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新县| 黑龙江省| 巴林右旗| 霞浦县| 石台县| 广宗县| 柯坪县| 清苑县| 托克逊县| 新源县| 江北区| 明溪县| 离岛区| 襄城县| 玉田县| 康定县| 静安区| 凤山县| 西丰县| 仪陇县| 中阳县| 盐山县| 延津县| 紫阳县| 南乐县| 莫力| 石台县| 进贤县| 封丘县| 安化县| 重庆市| 乐昌市| 紫阳县| 民权县| 淮安市| 临泉县| 舟山市| 和林格尔县| 凤城市| 即墨市| 武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