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
“………”
封建王朝的經典語錄此時在雍元耳邊響起,建筑皇宮的能工巧匠把太和殿修繕的像是超大的揚聲器一樣,震耳欲聾齊呼萬歲的聲音更加彰顯皇帝的權威與無上的權力。
太和殿偏殿等候召見的雍元免不了有些緊張,如何震撼的場面真沒有電影里那般寥寥草草,不管是太監宮女的模樣,還是這皇宮內院的一花一木,甚至殿內稀薄的空氣都在提醒雍元這是真正的大明朝。
憂心如焚的雍元在偏殿不斷練習著禮部衙門里學的三拜九叩禮,嘴里也念叨著上朝時即將脫口的詞句,手里那張羊皮紙也微微潮潤顯得有些失了原先的形狀。
“宣中華人民共和國使臣雍元上殿!!!”
“宣中華人民共和國使臣雍元上殿!!!”
從皇上身旁的御前總管太監王承恩宣旨后,太和殿門前乃至金水橋旁的太監挨個口口相傳。響聲貫徹整個皇宮里的三宮六院。
雍元信步走進太和殿,在第一排文官武將處停了下來,然后行參拜皇上的三拜九叩之禮。
“外臣雍元奉我國主席之命,特來朝見大明王朝崇禎皇帝!”
除了與崇禎皇帝朱由檢平行而立的魏忠賢之外,滿朝文武沒有一人知曉原來名滿京畿的太湖酒肆大掌柜的居然是外國來的使臣。
魏忠賢始終沒有正眼看過雍元,在他看來雍元無非是個貪生怕死巧舌如簧的小人,更不及袁崇煥萬分之一的無用之人。
文武百官頓時在朝堂之上竊竊私語,不管見過的沒見過的都扭頭眺望著眼前這位京城里沸沸揚揚的名人,如今卻是外國使臣?!雍元謝主隆恩后站起身來,說道:
“我國主席念大明朝國力蒸蒸日上,國家繁榮昌盛,特派外臣獻上本國圖冊一本,愿做大明朝屬國,忠心不二,世代相傳。”
御前總管太監王承恩從太和殿御路右側走下來,雙手接過羊皮圖紙,又從御路左側呈給崇禎皇帝。崇禎皇帝假意翻看后說道:
“如此,朕便收了這份好意,從此之后你我兩國永享和平!沒想到朕剛剛登基上位,威名竟已傳播四海,應當天下傳頌啊!既為使臣,不妨靜聽我大明朝早朝吧!來人,給使臣賜座!”
這句自我感覺良好的狂妄自信之語被崇禎皇帝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他怕大臣們提出異疑,便提早開啟了早朝的程序。
侍皇帝與左右的小太監搬來一把椅子放置在文武百官的偏處,雍元坐了下來,仔細觀察著大明朝文武百官服侍的不同,發現:
文官武將們根據朝服的顏色與補子的不同來區分品階與官級。
文官: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鷴、六品鷺鷥、七品八品黃鸝、九品鵪鶉。
武官:一品、二品獅子、三品老虎、四品豹子、五品熊羆、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雜職:練鵲、風憲官、獬豸。
公侯駙馬伯爵:繡麒麟、白澤。
皇帝賜服:蟒紋、飛魚紋、斗牛紋、麒麟紋。
四品到一品官員常服顏色為緋色,七品到五品官員常服顏色為青色,九品到八品官員為綠色。
這時一位銀發白須,身著緋色刺云雁的老大臣手持玉笏,右跨一步出了行列,緩緩向前說道:
“老臣有事啟奏!山西河南等地蝗災泛濫,百姓流離失所,蝗神所到之處顆粒無收,請求皇上撥款調及糧餉,安慰災區百姓!”
崇禎皇帝有些難色,說道:
“蝗災肆虐,民不聊生,應盡快派遣官員前往兩地請神作法消災解難才是,誰愿意前往啊!”
請神作法?雍元聽的愣愣的,古代人對于漫天飛舞的蝗蟲都以為是天神派來懲治萬民的,對待蝗蟲的印象除了恐懼就是不安,這個時候當皇上的不應該想辦法盡快安撫百姓嗎?居然請神?無知!
魏忠賢半天無語,聽得皇上如此做法不免有些聽不下去,說道:
“皇上應該以撥款賑災安撫百姓為先,治理蝗災為后,怎可如此調換豈不是失了民心?”
崇禎皇帝有些不悅,遂說道:
“歷朝歷代蝗災哪一次不是請神作法得以平息?忠賢此言莫不是看朕這個皇帝昏庸無道?”
魏忠賢這才低下頭說道:
“老奴也是想讓大明朝的子民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飯吃,感恩皇帝大恩大德,如若皇上撥款賑災,天下黎民百姓必定深感皇上恩德啊!”
崇禎皇帝一臉不耐煩說道:
“著戶部擬訂良人前往!朕已批閱!此事不得再議!”
魏忠賢悻悻不言,一位三品武將起身奏請說道:
“啟奏皇上,錦州邊防袁崇煥告急,請求皇上速撥兩百萬兩軍餉,詢問皇上奏折遞交皇上手中已多時,何日派遣糧官前往?”
“著戶部侍郎丁有衣暫時遣送五十萬兩軍餉送往錦州邊防,張口就是二百兩萬!如此大的胃口朕如何滿足?!”
魏忠賢又有些坐不住了,這次小心謹慎的跪在大殿上,說道:
“皇上,錦州邊防乃是國之重地,袁崇煥出兵已然一月有余,三十萬大軍的糧餉萬不能扣啊!袁崇煥已八百里加急催送三道奏折,可見事態緊急,錦州一旦淪陷,遼金便長驅直入直搗京畿,到時候整個京畿都會陷入被動啊皇上!”
那三品武將繼續說道:
“魏公公所言極是,軍餉不到,久必生變,如若兵士鬧起嘩變,后果不堪設想啊皇上!方才袁崇煥又傳奏折催派軍餉,遼金鐵騎已至錦州不足二十里安營扎寨!請皇上速派糧官遣送軍餉糧草!”
崇禎皇帝勃然大怒,憤憤滿平,太和殿的空氣都異常起來,不禁罵嚷道:
“又是要銀又是要糧!朕的國庫都快叫這袁崇煥搬空了!出征月余皆是死守!從未給朕打個大勝仗回來!也好意思問朕要銀子?!”
魏忠賢啟奏道:
“錦州邊防易守難攻,袁崇煥必是逼得遼金糧草皆盡自行散去,然后舉兵反攻則一舉得勝!皇上怎可對主將生疑?必令將士寒心吶!”
崇禎龍目圓猙,怒斥道:
“朕豈不知他袁崇煥用兵韜略?竟容得你來教訓朕?”
魏忠賢跪敬道:
“老奴不敢!請皇上圣裁!”
崇禎踱步太和殿,緩緩說道:
“那就著戶部調銀一百五十萬兩!即日啟程!盡快送往錦州!”
雍元眉頭緊鎖,心中憂慮道:
皇上尚且如此,這將軍怎么能打勝仗?怪不得洪承疇、祖大壽、吳三桂會投降滿清了。孤立無援,彈盡糧絕,心里防線徹底崩潰怎能不心生去意?倒是魏忠賢被歷史小看了,還是有些真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