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主子此時并未說話,他似乎思考著什么,端起小桌上的酒壺給雍元斟滿,又站起身踱步到雍元面前來,說道:
“實不相瞞,朕就是當今皇帝,大明朝的崇禎皇帝!”
雍元其實不想給他下跪,這什么封建習俗。可轉頭一想,他本來坐著好好的,站起來說他是皇上,那不明擺的讓我下跪嘛,得,信了您的邪!誰讓你是皇上呢!
“小人不知是大明皇帝,得罪之處多多原諒,多多原諒!”
朱由檢扶起了雍元,細細又觀察了一番,腦子里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在船艙內來回踱步,后說道:
“你,既為他國之臣,朕也不難為你在大明為官,免得你日后回到國都之時,落個叛國的罪名。”
雍元大喜,心聲道:只要不讓老子做官,隨便怎樣都行。
朱由檢持續踱步思緒道:
“不過你得隨朕入宮!就當是貴國使臣第一次到大明來!明日早朝之時異國使臣雍元攜貢品上朝面圣,祝大明朝繁榮昌盛,如何?”
朱由檢這般動作無非是在初登大寶剛剛親政之時,用外國使臣訪問大明的幌子粉飾太平罷了,順便讓即將倒臺的魏忠賢看看,異國使臣此時朝拜的是當今天子,而不是他這大逆不道的閹賊!除此之外,雍元想不到這樣做的別的目的。
“可以是可以,不過,貢品都讓大海淹沒了,這一時間哪兒去弄大量的貢品明日上朝使用啊?”
雍元說起這話有些底氣不足,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貢品嘛,明日就要上得朝去,這貢品去哪兒找?
朱由檢也難住了,魏忠賢乃是總管太監,皇宮里有什么寶貝他比皇上還清楚,也不能拿著大明的東西糊弄啊,肯定逃不過他的眼睛。
朱由檢突然興奮道:
“有了!明日上朝之前,朕會給你一張已繪制好的飄渺地圖,使者可假言說這是貴國國土圖紙,愿做大明朝的屬臣,共結連理之好!”
雍元心想道:我國領土神圣不可侵犯,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盡管我現在置身在大明朝,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就算你是皇帝,但國家領土這玩意我能讓著你嗎?
“好!可以!皇上明日將圖紙給我就行,明日上朝我就這般說辭。”
主要是雍元轉頭一想,大明朝的領土不也是大清朝的領土嘛,大清朝的領土不也是咱中華人民的領土嘛?都一樣爭辯個什么勁!
朱由檢交代完一切事項悄然回宮去了,雍元可就興奮了,之前老是在某些旅游景點觀看皇帝上朝的實景拍攝,如今能正兒八經的用第一視角看一回如此震撼場面了,怎能不心生神往呢。
不過話說回來,明日進了宮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若雨,如果能找到那就最好了,最好是求皇帝賜婚,作為永居大明的使臣,這點要求應該不過分吧!
還有就是年紀輕輕就守了寡的小美人張嫣張皇后,若有幸見得,倒要看看有沒有畫卷這般傾國傾城之美貌,說不定從她身上能找到什么穿越回現代的線索。
雍元記得《大明會典》有這么一段描寫明朝上早朝的行為細節:
早朝時,大臣必須午夜起床,穿越半個京城前往午門。凌晨3點,大臣到達午門外等候。當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大臣就要排好隊伍;到凌晨5點左右鐘聲響起時,宮門開啟。百官依次進入,過金水橋在廣場整隊。官員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穩重的都會被負責糾察的御史記錄下來,聽候處理。通常,皇帝駕臨太和門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頭禮。四品以上的官員才有機會與皇上對話,大臣向皇帝報告政務,皇帝則提出問題或者做出答復。上完朝大臣們就回家睡覺了,回籠覺也因此而來。
果不其然,二更天的時候門外就有一輛馬車轎子停在雍宅門外,等候雍元的正是白日里見到的御前太監總管王承恩。除此之外,還有一位趕車的馬夫。由王承恩這個御前總管太監親自出宮迎接,雍元心想,看來崇禎皇帝蠻重視的嘛。
王承恩把繪制的假地圖交付到雍元手中,千叮嚀萬囑咐上了朝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凡事要以皇帝馬首是瞻,九千歲魏忠賢若是問起來,便說是前日里受了驚嚇,惶恐不安不敢奉出圖來,遂在京畿開設酒樓等待召喚入宮的機會……
大概三更天的時辰,馬車就一路進了皇宮,雍元掀起馬車上的簾子一看,午門外陸陸續續官員的轎子馬車都有序的進來了,隨行的仆人捧著些御寒的衣物,有的還帶著糕點或者姜湯之類的餐食。
按照正常的規矩,外來的使臣都要先到禮部演禮,無非就是教些上朝時三拜九叩的具體流程,以及見到皇帝如何行禮,如何還禮等繁瑣的宮廷封建習俗。
雍元自然也不例外,王承恩領著他一路經過九道宮門的層層封鎖終于到了禮部衙門。從雍宅到皇宮用了一個時辰,此時已經是四更天了,大臣們聽到鐘聲,都在午門外排隊等待五更天開宮門上早朝呢。
崇禎皇帝為了這次特殊意義的兩國外交,特意把上早朝的地方臨時設在了太和殿,要知道太和殿是舉行大典的地方,皇帝登基、宣布即位詔書,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征,每年元旦、冬至、萬壽等節日都要在此受百官的朝賀及賜宴。在太和殿早朝,午門外的大臣們也議論紛紛,今兒怎么在太和殿早朝晨會?難道有什么緊要之事?
五更天,鐘聲再次想起,午門外的大臣們按照順序從午門外一路行至太和殿準備上早朝,皇帝也早早被隨身太監們沐浴更衣,穿戴整齊從乾清宮,也就是皇帝的寢宮,前往太和殿等候百官。
此時天已蒙蒙亮,文武百官在金水橋廣場前依照左文右武,官職品階大小,手持玉笏有禮有度進入太和殿參拜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