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再入集賢館

  • 天下胡來
  • 豆不花將軍
  • 3239字
  • 2020-02-21 15:20:37

那書生一把拉住了胡海若的手臂,滿臉的激動之情,說道:“兄臺,果真是你!前幾日聽說集賢館內有一青年學子和司封司李主事相談甚歡,都被李主事給請走單獨面談去啦……那幾日可不是就兄臺你不在集賢館嗎,怎么樣?兄臺,此番回來作甚?可是……”

胡海若見那書生一臉的懇切,簡直比他這個回來辦正事的人還要激動許多倍,慢慢說道:“此番,應該是聽宣吧,小弟也是誤打誤撞,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那書生立即投來羨艷的目光,說道:“兄臺您貴姓?可真有你的,才來了這么幾天,竟然就……竟然就入了李主事的法眼了。”

胡海若暗自好笑,這書生還真是變臉像翻書一樣快,那日見自己初來乍到,便老實不客氣地以長者自居,老氣橫秋地向自己講解北海國種種情況,對司封司李天風這個草包大人如何如何之不滿,對李玄同這個奸相禍國殃民如何如何之不忿,自己有如此經天緯地之才卻懷才不遇,久居人下而感到憤懣難堪,簡直不屑于與此等豎子同流合污狼狽為奸等等激烈言辭,甚至當日也沒有問一問自己姓名。

可時至今日,風水輪流轉,時來又運轉,見他胡海若登龍有術,便仿佛自己也見到了希望一般,主動上前打招呼,恭敬客氣,謹小慎微。話里話外之間,就連對李天風的語氣也客氣了許多,甚至還主動問起自己姓名,好像幾天前和胡海若說話的另有其人似的。

胡海若笑道:“小弟姓胡,不知這位兄臺如何稱呼?”

那書生喜道:“小弟姓孟,孟清秋是也。”

胡海若拱手道:“原來是孟兄……”

孟清秋不待他說完,立即一躬到地說道:“胡兄太客氣了,小弟可不敢當。”

這孟清秋年紀已然二十八九歲,額頭上兩條深深的抬頭紋,面色蠟黃,兩片烏青的橢圓形印記包裹住了他的雙眼,鼻子細長,薄薄的雙唇上盡是干裂的死皮,一臉的因焦慮而導致失眠的慘相,外表看上去簡直像是胡海若的叔叔大爺,此時卻對胡海若一口一個胡兄,叫得親熱無比。

一番虛情假意的客套,孟清秋終于引到了正題上,說道:“這幾日啊,胡兄謁見李主事被引為上賓,這一光輝事跡簡直成了集賢館眾人的飯后談資,是無上的佳話,可是令我們其他學子好生敬仰呢。”

是好生羨慕吧,胡海若心道。

孟清秋又道:“小弟與胡兄一見如故,不知胡兄是如何,是如何……”

胡海若笑道:“是如何得見的李主事吧。”

孟清秋尷尬地笑了笑,點頭道:“正是!正是!”

胡海若道:“小弟之道,實在是不值方家一哂,一會慢慢再說也不遲,小弟想請教,孟兄又打算如何謁見吏部大員?”

孟清秋見胡海若詢問,立即來了精神,昂首說道:“我有興國之策!”

興國之策,聽到這四個字,胡海若一口茶水差點沒噴出來,自己怎么說也算為官多年,還從來沒有見過聽過哪一條建議對策執行下去就可以直接興國呢,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還要文武百官做什么?

孟清秋以為胡海若很想聽,于是講到:“我北海國雖然偏居一隅,多年來難與寧國這等大國相抗衡,但也是天下三國之一,若能定下國策,將來未必不能統一寰宇,獨霸于天下。”

聽他說得言之鑿鑿,胡海若來了興致,莫非這個孟清秋還真是個奇才?問道:“請孟兄指教。”

孟清秋說道:“若欲興國,必先富國,富國之后再是強兵,富國之目的,便是在于強兵。”

這話似乎也沒錯,富國的目的在于強兵,雖然并不一定構成必然的因果關系,倒也算說得通。

又聽孟清秋說了下去:“若要富國,首先便是要制定合理的稅法,然而我北海現如今的稅法太過死板,豐年自然可以滿足稅收,可若是歉年,卻是極其容易造成稅收不足的。”說著,便開始了他唾沫橫飛的個人表現。

孟清秋的稅收之法倒也算是別開生面,胡海若捋了一下,大致意思如下:

若遇大雨大旱等災年,農民收獲不足以維持自身生計,更加沒有余糧來納稅,通常民間常用的做法是互相借糧,然而民間借糧,便極容易演變成富農借此機會大肆斂財的時機,高利貸便會應運而生,常常會導致災民無力償還最后造成家破人亡的慘劇。

針對此種問題所制定的解決措施,官府應直接取締民間相互借糧這種私下里的行為,改由官府供應糧食種子,待得災民度過了災年,再來還上從官府所借的糧食,補交去年的稅收并征收一部分利息,這豈不是兩全其美,互利互惠?如此一來,不但可以降低災民的負擔,更加可以增加官府的稅收,豈不是富國之道?

胡海若聽他說得起勁,內心暗暗嘆息,這哪里是什么興國之策,富國之道?分明便是是書生之愚見而已。

這條稅收之策看似很美好,實際執行起來卻困難重重,甚至可以說很難能夠按照他的思路執行下去,先不說官府禁止民間借貸這種行為是否可取,又是否可行,單說官府借給災民糧食種子,將來的利息怎么定?由誰來定?會不會當面一個背后一個定出兩個標準?又如何就能確保低于民間的借貸利息?

再者說了,如果官員見此事有利可圖,難保不強行攤派給災民糧食種子,過量收取利息,假如我本來只需要五十石的糧食就夠用了,官府卻偏偏要攤派給我一百石糧食,好賺取多余利息,那我一個升斗小民便如何是好?原來民間借貸的糾紛尚可找官府投訴來解決,如今又該找誰申訴?

好吧,如果我作為一個小小災民,不想被強行攤派,那就只能找官府老爺走后門疏通一下,這中間又會有一大筆黑錢流進掌權者的腰包。

說是為民謀利,實則與民爭利。

北海國官員千千萬萬,這將是一條極其巨大的利益鏈條,必將會引起無數的廝殺和爭端。聞到了腥味,官府吸血的厲害之處,只會比民間更加厲害。

況且北海國天氣較寧國和南越寒冷,農民收成本就不豐,連續幾年這般搞下去,只怕這條稅收之法便要葬送掉整個北海國呀。

孟清秋接下來的強兵之策更加令胡海若感到郁悶,放著好好的北海水軍不用,非要去操練什么步兵騎兵,要與寧國和南越在陸地上一爭長短,這不是趨害避利的傻子,找打嗎?

胡海若心內不以為然,看來這屆的書生們還是真的不行,故紙堆里弄出幾條計策來就以為真的能興國?距離實際太遙遠了,根本不知道官場之黑暗齷齪,這兩條計策簡直會被眾多執行者改造成斂財的工具,而且是公然斂財的那種。

還真不愧這個好名字,孟清秋,做他個清秋大夢吧!胡海若腹誹道。

胡海若問道:“孟兄的計策……別開生面,別具一格,別有匠心,不知是否得售?”

孟清秋氣鼓鼓地道:“我見李主事還不曾召見我,便將此計策抄送了一份,委托門房送到了公侍郎府上,可如今還沒收到回復,如泥牛入水一般,實在是令我壯志難伸!”

胡海若聽得他說話牙齒都快倒了,這酸文假醋的臭毛病還真是不能改改,他公生夷又不是傻子,見了你的破計策不過來抽你一頓就不錯了,還想著被他召見?

再說了,當朝宰相李玄同本就與公生夷不和,你越過了他的侄子李天風直接要去拜見公生夷,你置他李玄同于何地?還真的是嫌命太長了。公生夷沒見你倒還好說,至少大家誰也不知道,一旦見了你,只怕你這條小命早就沒有了。

見胡海若若有所思,半天不回答,孟清秋問道:“怎樣,胡兄,小弟的計策可還行?”

胡海若擠出了一個看起來很真誠的假笑,說道:“孟兄大才,小弟是學不來的。”

孟清秋奇道:“那胡兄是如何謁見李主事的?”

胡海若道:“還要多謝孟兄當日的賜教,這個事嘛,還是從小處著手來得比較方便。”

孟清秋更加奇怪了,問道:“小處著手?那是何意呀?”

見這人問得有趣,胡海若憋住笑,說道:“小處嘛,意思比較寬泛,比如說……坐下來,陪李大人聊聊天,談談人生理想之類的……”

絲毫沒有感覺到對方在拿他開涮,孟清秋驚訝的重復著對方的話:“陪李大人聊聊天……”

胡海若繼續一本正經地道:“是啊,順便再陪他推上幾把牌九之類的……”

孟清秋霍地站起,眉毛擰成了一團,臉憋得通紅,好像馬上就要罵出來了,有辱斯文,讀書人怎么能干這種事呢?用這種低俗而卑劣的手段討好上司就是為了自己能夠上位?可恥啊可恥,我真是羞于與此等人為伍!

當然,他這些心里話終究是沒有罵出來的。旋即,孟清秋調整了一下自己的表情,問道:“胡兄,可是你怎么會,怎么會這牌九之技呀,難道你是有備而來?”

胡海若哈哈一笑,丟給孟清秋一個神秘莫測的眼神,說道:“技多不壓身嘛。”

這時,敲門聲響起,通傳的聲音:“司封司主事李大人到,請胡海若胡公子前去集賢館正堂相見!”

胡海若站起身子,整了整衣衫,調整了一下頭上的發簪,對早已呆如木雞的孟清秋說道:“孟兄請了,小弟要先行一步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桑植县| 长海县| 股票| 松原市| 屏南县| 高州市| 长武县| 万盛区| 蒙山县| 广宁县| 阜南县| 海兴县| 昌都县| 长乐市| 察哈| 石河子市| 石阡县| 南川市| 巨野县| 常山县| 贵阳市| 昭苏县| 荆门市| 东城区| 济宁市| 山阳县| 鸡西市| 武胜县| 寻甸| 杭锦后旗| 临武县| 犍为县| 云林县| 镇雄县| 雷波县| 德阳市| 宁蒗| 治多县| 和顺县| 手机| 景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