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15章 既生于世

邢云衢說到這兒臉上滿是凄苦:“學生一路北上前往京師,沿途各州府除了無數的流民,還有無數在街上等活兒的苦力。這些人大多數瘦骨嶙峋、衣衫破爛,為了能掙上三五文錢,他們提攜客人重物一直給送出十幾里去。有時為了生計他們互相之間往往發生毆斗,打的頭破血流也不罷手。”

“地方官差衙役不僅不管,反而利用這種機會敲詐勒索、中飽私囊。唉,學生見此心如刀絞。睡不著的時候就在想,大明這是怎么了,怎么會有這么多凄慘景象?”

“大人你可知,朝廷聲譽就是在這些官吏欺壓良善、橫征暴斂之下逐漸失去的。人心要是倒了,再想挽回難如登天!學生本以為這些事是少數,只要地方官員潛心治理定可轉變有成效。可學生每到一地目之所及皆是如此。”

“這對學生的打擊很大,甚至懷疑讀了這么多年的圣賢書究竟有沒有用?為此學生百思不得其解。直至近來兩月,學生才明白有些事不破不立。就如一人身患惡疾,要么任其發展最后等死;要么忍一時之痛揮刀割棄。”

楊林贊成到:“歷朝歷代懂這個道理的人很多,但是能揮刀自愈的卻沒幾個。這里面牽扯的利益太大太多了。都說我朝以文制武,那是指的中下級官員。朝中那些文武官員那個不是有姻親和利益關系。所以井石兄你能領悟到這些真的是出乎我的意料。我一直以為你就是個純粹的讀書人。”

邢云衢搖頭道:“我本來就是個讀書人,一直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當成這一輩子的目標。但是現實卻是把學生的理想擊得粉碎。所以學生兩個月來冥思苦想不斷反省自身,認為讀書如果僅僅是為了做官,不交稅,享受美姬與玉食。那么與被圈養的豬豚何異?”

“看那些委身事虜的人,不乏有功名在身的文人士子和有軍職在身的武官。他們棄國家大義不顧,所圖為何?實乃不過一己之私爾!這與學生心中的理想抱負相差甚遠!不謙虛的講,彼輩的言行與學生相比,猶如螢火之光對皓月之輝。皆為不恥之徒!”

邢云衢嘆了口氣道:“學生有時就是為太祖皇帝不甘。他一介布衣出身,南征北戰、縱橫捭闔。將與中原分離了數百年的幽燕、云貴、四川等地重歸華夏版圖,又去胡化腥膻、承漢唐之禮,可謂再造華夏的千古第一人。沒想到僅是二百多年后,華夏大地已不復他所在的模樣。學生只是覺的自己讀了那么多的圣賢書又有何用?與其自怨自哀束手無策,倒不如學他老人家一樣,以實干重振中華!”

“好,井石兄不愧為讀書人中的翹楚。竟然知道以實干重振中華!”

楊林擊掌贊道:“井石兄心系天下和百姓,實在令人欽佩。不過這些情形并非一時之功,而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是你我能改變得了的。凡事當以徐徐圖之方為穩妥。”

楊林看著邢云衢,知道他這是傾吐心中對國家的苦悶。作為這個時代深受禮教教育的“知識分子”,他能有如此高的感悟已是非常了不得了。

邢云衢點點頭道:“所以啊,學生遍看史書才領悟到。這些景象實乃王朝衰落之兆。我身為大明子民,見此卻不能做點兒什么實是不甘!所以現在有個可以改變大明衰亡的機會在眼前,學生豈可視而不見;又怎可不把心中所謀所想向大人傾吐?豈不是辜負了自己抱負!?學生所勸大人變成強藩,不過是順應今上所期,護皇室周全!”

邢云衢越發激動的道:“大人,我們在遼東兵強馬壯、割據一方。一旦國家發生危傾,我們可從容入關應對。即便局勢不可挽救,也可將皇室接至遼東。即便您到時做曹操,但天下大義依然在我手中。大丈夫既生于世,豈可茍安一生?按心中所想去做,無憾無怨豈不快哉!更何況如今的機會就擺在眼前,大人千萬不要優柔寡斷、貽誤良機!”

楊林被邢云衢慷慨陳詞的樣子逗得一笑,道:“行了井石兄,你說的這些我都懂。咱們盡人事聽天命,走一步看一步。有的放矢就是了!”

邢云衢對楊林這種模棱兩可的話很是理解,也沒非得要楊林明確表態。而是拿起一旁的輿圖道:“大人請看。鎮江堡緊鄰黃海和鴨綠江入海口是優良的不凍港。現在歸到您的轄下,這樣更方便咱們今后與葡萄牙人的‘貿易’。雖然這種貿易等于變相的‘挖朝廷墻角兒’,但為了壯大自身也只能如此。咱們的出發點是為了朝廷,總比那些變著法兒找借口中飽私囊的家伙要強不知多少倍。”

楊林現在是真的佩服邢云衢的才華了,他一介書生竟然能懂得鎮江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發展運作的程序。這真的是難能可貴。

邢云衢指點著輿圖繼續道:“大人請看,叆陽、鎮江、寬甸等地雖然方圓遼闊,但與遼東其他各地相比還是狹小。不過好在我們所處位置比較富庶戰亂不多。這正是可以招募流民、開墾耕地徐徐發展的好基礎。眼下我們只要守住叆陽,鎮江就可保無虞。”

“只不過李成梁當年棄守寬甸六堡,遭到群臣非議,后來迫不得已又重占寬甸堡。其余五堡要想收回還要等我們有實力之后再說。這六堡加起來約有八百里土地,要是能收回來那對我們將有極大的好處。”

楊林點頭表示同意道:“李成梁當年棄守寬甸六堡也是無奈之舉,國家形勢不好他也是沒辦法。寬甸六堡土地肥沃適于耕種放牧,但是多年來軍民不堪上面的苛捐雜稅已是逃散殆盡無力堅守。如今只剩寬甸堡獨處邊墻之外,一旦有事咱們想救援也是來不及。以我的意見不如把哪里所剩的人丁都遷回來,以免被建奴擄去。”

“大人說的有道理。不過這樣一來恐怕是要委屈寬甸堡的百姓了。我看在銀錢上是否能多給他們一些補助?要知道當年李成梁棄守六堡對百姓采用的可是強遷。據記載情形很慘,說‘燒人房屋、剽掠人畜;屈逼人民渡江潛避,而溺死者千余人,饑凍死者萬余人。余皆流離殍死,不知處所’。書云,興亡皆是百姓苦也。”

邢云衢長嘆了一口氣:“大人,學生不是恭維您。您是我見過的大明最好的地方官員了。處處為軍民著想,時時關注他們的冷暖。試問這天下還有幾人這樣的官員?所以學生對您的所作所為深有感觸,勸您自成強藩也是不想讓您所做的一切白費。”

楊林也是嘆了口氣道:“井石兄你有所不知。在這之前,我不過就是個將門子弟,也沒啥大抱負。好在我爹對我管的嚴,從小到大逼著我練武、逼著我讀書。說有一天他和娘要是不在了,我也能憑本事混口飯吃。否則我也和其他將門子弟一樣變成紈绔子弟。可是現在不行了,手下一大幫的弟兄,還有這上萬的軍民,都指望著我活下去呢。”

“本來老奴的建州女真叛亂,憑遼東本地人是可以完全遏制住的。但是包括熊大人在內,很多人都否定‘以遼人守遼土’之策。為何?他們說遼人與女真暗通曲款、互有勾結。并且各地時常發生百姓逃奔女真之舉。所以招遼人當兵上陣與女真人廝殺,往往是一觸即潰逃散回家。反倒是從關內調來的客兵,因離家路途遙遠不易潰散,上陣往往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邢云衢道:“經略大人對遼兵確實是這個看法,也反對以遼人守遼土’之策。這個恐怕要改變不了。要不是大人你連打勝仗,叆陽標營恐怕早就解散了。”

“哼哼,沒想到對遼東的地域歧視早已有之。但他們也不好好想想,他們對遼東采取的是什么政策?咱們就以寬甸六堡為例,這八百里地方有山有水有沃土,還有礦藏和林木。朝中那些權貴見了這塊肥肉,隔著一兩千里都能把手伸到這個地方來。兼并土地、盤剝百姓,根本就沒干過什么好事。經年累月之下,遼東百姓過的日子困苦不堪。你說人都被逼的活不下去了不跑還在等什么?”

楊林吐槽道:“最可笑的是,大明百姓跑回大明沒房沒地,官府不管任其自生自滅,弄不好還落得個‘奸民’的名聲在身上。而跑到女真那邊雖然給人家當包衣、當牛馬,但最少有溫飽能活命。如今建州女真叛亂了想起要遼東百姓入伍當兵賣命了,早干嘛去了?即便這樣上面還得說這是遼人不可靠才造成的,而不是他們的責任!”

邢云衢見狀急忙勸阻道:“大人噤聲,小心這些話被上面聽去影響咱們現在大好的局面。雖然咱們是在營中,但還是要小心隔墻。這從馬大人被調往定遼右衛就可看出端倪。”

楊林有些懊惱的道:“不管馬大人的真實身份如何。到何時我都得喊他一聲‘馬大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陀区| 襄城县| 黑山县| 彭阳县| 民县| 孝感市| 威信县| 定安县| 犍为县| 平舆县| 句容市| 申扎县| 平遥县| 达日县| 石首市| 醴陵市| 丰城市| 泊头市| 临海市| 六安市| 大埔县| 海城市| 宁蒗| 富裕县| 桐庐县| 林甸县| 岗巴县| 新蔡县| 彝良县| 浪卡子县| 尖扎县| 浑源县| 色达县| 天镇县| 巴彦淖尔市| 梅河口市| 沙洋县| 江阴市| 荣成市| 婺源县| 麦盖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