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七章 新生兒肺部疾病的超聲診斷

超聲是臨床常用的重要影像學檢查手段之一。但由于肺泡內充滿氣體,超聲波在遇到氣體時會發生全反射,因此,對于肺部疾病的診斷,長期以來主要依賴于胸部X線檢查,超聲檢查一直被認為是肺部疾病診斷的“禁區”。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和認識的提高,發現超聲對診斷肺部疾病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并已越來越多地被用于成人和兒童多種肺部疾病的診斷,甚至認為可以替代胸部X線檢查而常規用于急診重癥醫學中肺部疾病的診斷。在國外,在新生兒領域也有了初步的應用報告。有研究顯示當X線檢查雙肺呈白肺病例,一般認為是RDS,X線無法區別是RDS與TTN,經超聲檢查濕肺表現為肺泡積液,RDS表現為肺野內大面積實變影伴支氣管充氣征、胸膜線與A-線消失及肺泡-間質綜合征。

由于肺部超聲具有極高的準確性與可靠性,在一些先進的新生兒重癥監護單位已經替代胸部X線而成為新生兒肺部疾病的一線診斷手段。下面將對肺部B超在新生兒的應用進行簡單介紹。

一、探頭的選擇

新生兒肺部超聲可以使用線陣或凸陣探頭,但以線陣探頭為好。通常需要較高的探頭頻率,線陣探頭為7.5~10.0MHz,凸陣探頭為5.0~7.5MHz。

二、探查位置及分區

通常以腋前線、腋中線、腋后線為界將肺臟分成前、側、后3個區域,即左右肺臟被分為6個區域。對肺部進行超聲檢查時需對肺臟各區域進行縱向(探頭與肋骨垂直)或橫向(探頭沿肋間隙走行)掃查,以縱向掃查最為重要和常用。

三、肺部疾病超聲常用術語

(一)胸膜線

由臟層和壁層胸膜的表面所形成的回聲反射,在超聲下胸膜呈光滑、規則的線性高回聲,稱為胸膜線(pleural line),位于上下兩根肋骨之間,正常情況下寬度不超過0.5mm。在超聲下可見胸膜線隨呼吸運動而運動。胸膜線粗糙、增厚(>0.5mm)或不規則為異常。

(二)肺滑

在超聲下、于胸膜線處可以見到的臟層胸膜與壁層胸膜隨肺臟呼吸運動而產生的一種水平方向的相對滑動。

(三)A-線

因胸膜-肺界面聲阻抗差異產生多重反射而形成的水平偽像,超聲下呈一系列與胸膜線平行的線狀高回聲,位于胸膜線下方,彼此間距相等。正常肺組織至少可以見到3條以上A-線(A-line)。

(四)B-線

超聲波遇到肺泡氣液界面產生的反射所形成的偽像,超聲下表現為一系列起源于胸膜線并與之垂直、呈放射狀發散至肺野深部并直達掃描屏幕邊緣的線樣高回聲。正常兒童或成人肺臟在超聲下見不到B-線(B-line),但由于胎兒肺臟富含液體,因此新生兒的肺臟在超聲下??梢钥吹缴倭緽-線,常于生后24~36小時后完全消失。

(五)肺實變

超聲影像呈“肝樣變(hepatisation)”,伴支氣管充氣征(air bronchograms)或支氣管充液征(fluid bronchograms)。

(六)肺泡-間質綜合征

肺野內存在3條以上B-線或每一檢查區域均呈“白肺”樣改變時稱為肺泡-間質綜合征(alveolar-interstitial syndrome,AIS)。

(七)肺島(spared areas)

在縱向切面至少有一個肋間區域大小的、周圍被AIS區域包繞著的正常肺組織,稱肺島。

(八)彌漫性白肺

肺野的6個區域均表現為密集的B-線,A-線消失,沒有“肺島”存在?!鞍追巍笔菄乐谹IS的表現,系肺間質和肺泡存在大量液體所致。

(九)彗星尾征

由于肺內存在較多液體,超聲波在遇到肺泡氣-液界面產生多重反射而形成的一種偽像。超聲下表現為起源于肺-胸壁界面、呈扇形向深部展開、猶如一個彗星尾巴而直達掃描屏幕邊緣的高回聲反射。密集的彗星尾征(comet-tail artifacts)即形成B-線。

(十)間質綜合征

縱向掃查時在兩根肋骨之間有多條(3條以上)“彗星尾征”存在時稱為間質綜合征(interstitial syndrome),自肺-胸壁界面展開。

(十一)肺搏動

肺滑消失,但在胸膜線處可見肺臟隨心臟的搏動而搏動。

(十二)振鈴偽像

超聲偽像的一種,形成機制尚不明確。超聲下為起源于胸膜線、呈底部狹窄的帶狀或密度較高的條紋狀向遠處放射直達掃描屏幕邊緣的一系列密度較高的條帶。

(十三)肺點

正常肺組織與病變肺組織的交界點。

四、正常新生兒肺臟超聲表現

正常肺組織呈低回聲(黑色),胸膜線呈光滑、清晰、規則的高回聲,A-線也呈高回聲、清晰顯示、等間距平行分布、至少可顯示3條以上、由近及遠回聲逐漸減弱,無或僅可見少數B線。見圖7-1。

圖7-1 正常新生兒的肺臟超聲表現

五、RDS新生兒的肺部超聲表現

RDS早產兒的肺部超聲檢查的變化特點:A線消失、B線融合和消失、胸膜線異常、支氣管充氣征和雙側白肺。見圖7-2。

圖7-2 RDS超聲表現:肺野內大面積實變影伴支氣管充氣征、胸膜線與A-線消失及肺泡-間質綜合征

六、濕肺新生兒的超聲表現

雙肺點是濕肺的特異性聲像圖,敏感性和特異性均為100%。在健康新生兒及其他肺疾病,如RDS、肺不張、氣胸、肺炎、肺出血時均無此發現。其他常見表現有AIS(敏感性100%、特異性0%)、胸腔積液(敏感性95%、特異性33.3%)、肺脈沖(敏感性0%、特異性50%)、胸膜線異常(敏感性25%、特異性0%)、彗星尾征及彌漫性白肺等。見圖7-3。

圖7-3 濕肺新生兒的超聲表現:A:超聲下左肺內可見典型B-線、胸膜線正常完整、肺泡-間質綜合征區域內A-線消失,但正常肺野內A-線正常存在;B:右肺可見胸膜線增粗模糊、嚴重肺泡-間質綜合征、胸腔積液、A-線消失

七、肺不張新生兒的肺部超聲表現

肺不張是新生兒多種疾病的合并癥或并發癥,如RDS、肺炎、痰液阻塞、異物等均可引起肺不張。肺不張的超聲表現主要有病變區肺實變伴肺搏動、肺滑消失及平行排列的支氣管充氣征,而不穩定的支氣管充氣征則可除外肺不張。見圖7-4。

圖7-4 肺不張新生兒的肺部超聲表現:可見大面積實變區,實變區內可見特征性的平行排列的支氣管充氣征

八、氣胸新生兒的肺部超聲表現

氣胸的主要超聲影像學特點:明確存在的肺點(肺點對診斷氣胸的敏感性是66%、特異性是100%)、肺滑消失(肺滑存在對氣胸的陰性預測值為99.2%~100.0%)、胸膜線消失、無彗星尾征或B-線(存在彗星尾征或B-線對氣胸的陰性預測值也是99.2%~100.0%)、由氣體引起多重反射而形成的增強影像等。見圖7-5。

圖7-5 新生兒氣胸肺部超聲表現:A-線清晰可見,胸膜線消失,未見B-線或彗星尾征,實時超聲(動態)下肺滑消失

九、胎糞吸入綜合征新生兒的肺部超聲表現

胎糞吸入綜合征的主要超聲影像學特點:①胸膜下局灶性實變;②AIS:見于所有胎糞吸入綜合征患兒,可與正常肺聲像圖共存;③病變區胸膜線異常:見于所有MAS患兒;④病變區A-線消失:見于所有MAS患兒。以上改變均非特異性,見圖7-6。

圖7-6 胎糞吸入綜合征新生兒的肺部超聲表現:肺部超聲顯示左上肺呈肺泡-間質綜合征改變,左下肺正常;肺部超聲右上肺可見胸膜下局灶性實變(白色虛線內區域),右中下肺呈肺泡-間質綜合征改變,病變區胸膜線模糊且A-線消失

(武 榮 封志純)

參考文獻

1.Zechner PM,Seibel A,Aichinger G,et al.Lung ultrasound in acute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Anaesthesist,2012,61(7):608-617.

2.Reissig A,Gramegna A,Aliberti S.The role of lung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and follow-up of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Eur J Intern Med,2012,23(5):391-397.

3.Caiulo VA,Gargani I,Caiulo S,et al.Lung ultrasound in bronchiolitis:comparison with chest X-ray.Eur J Pediatr,2011,170(11):1427-1433.

4.劉敬,曹海英.新生兒肺部疾病的超聲診斷.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13,16(1):51-56.

5.Cattarossi I,Copetti R,Poskurica B.Radiation exposure early in life can be reduced by lung ultrasound.Chest,2011,139(3):730-731.

6.劉敬,曹海英.新生兒肺部疾病的超聲診斷.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12,15(12):753-75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城县| 大新县| 宜兴市| 沈阳市| 莱西市| 会宁县| 富顺县| 德江县| 郴州市| 仲巴县| 顺义区| 滕州市| 隆子县| 封丘县| 大同市| 镇远县| 定西市| 遂平县| 山阴县| 平和县| 西华县| 辽中县| 浮山县| 定日县| 安福县| 长春市| 花莲市| 潞城市| 西安市| 本溪市| 嵩明县| 秦安县| 阿鲁科尔沁旗| 洛扎县| 清新县| 广德县| 错那县| 克什克腾旗| 静海县| 宝兴县| 大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