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蟋蟀葫蘆和夜明珠:中國人的風雅之心
- (日)后藤朝太郎
- 1611字
- 2020-03-06 11:36:59
中國戲曲中蘊藏的中國意趣
中國戲曲熱鬧、豐富且像謎一樣的舞臺表現形式,近來逐漸引起日本人的興趣。對戲曲感興趣的人自不待言,就連其他原先不太關注戲曲的紳士淑女們,也開始逐漸對中國戲曲感興趣起來。梅蘭芳曾率領著他的劇團到東京和大阪進行演出,每次來必然會在日本朝野掀起一股欣賞中國戲曲的熱潮,對中國戲曲有好感的日本人也隨之增多。在當前這個不按常理出牌、到處飄蕩著歡樂氣氛的時代,中國戲曲能夠得以在日本演出,對萬里同風的東亞戲曲界來說,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近來隨著時勢的推移,整個社會呈現出對西洋的狂熱,而東洋的精髓則漸趨被人遺忘。好在有部分日本人開始從對西洋的狂熱中覺醒出來,將目光投向東洋的精髓,并且努力在西洋和東洋之間尋求一種平衡。在這一過程中也出現了一種明顯的傾向,就是部分日本人已經不再執著地在本來就生硬不協調的東西洋文化中去求平衡,而是逐漸從西洋模仿本位轉向了東洋本位。中國戲曲、中餐、中式家具、中國工藝美術、中國建筑、中國旅行……通過對中國各方面的意趣進行研究,可以加深日本國民對中國的親近感。如果日本的有識之士對中國的意趣不了解的話,日本對中國也就難以取得血脈通暢且有溫度的研究。所以說,我們要想將當前血脈不暢、冷冰冰的中國研究變得通暢且溫暖起來的話,就必須加深對中國意趣的理解才行。中國藝術如果能夠在日本藝術中間以一種嶄新的姿態活躍起來,那真的是最令人高興的事情。要想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讓中國理解日本的事情,同時也得讓日本以正常的心態理解中國的事情。幸運的是,最近幾年間,日本人對中國的興趣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在歷史上雖然有很多中國的藝術傳入日本,但在日本人看來,中國一直都是一個謎一樣的國度,因而導致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中國戲曲并沒有被介紹到日本。中國的地理和歷史在學校中都能夠教授,但是對于了解中國真相非常重要的戲曲卻只能在中國上演,遲遲沒有被介紹到日本。接下來,我就介紹一部在中國南北各地廣泛流行,而且好評如潮的傳統劇目——《貍貓換太子》。
宋真宗在位時,在人數眾多的嬪妃中,他格外喜歡李貴妃和劉貴妃。其實,宋真宗隱約間已經察覺劉貴妃比較妖艷奸詐,但由于自己太愛她了,所以一直假裝沉默。有一次,劉貴妃指使太監郭槐做了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之前宋真宗曾將兩位貴妃召到自己面前說,你們誰能夠先生出太子,我就立誰為正宮皇后。不知是幸還是不幸,上天比較眷顧李貴妃,讓她先懷上了孩子。這引起劉貴妃的強烈嫉妒,于是她指使郭槐買通接生婆,在李貴妃分娩的時候,讓接生婆用一具剝了皮的貍貓的尸體換下了太子。最終東窗事發,劉貴妃和郭槐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在整出戲中,有一處情節的舞臺表現非常有意思:忠臣把被丟棄的太子救了,為了把太子順利帶出宮,就把他藏在了一個妝盒中。但是在出宮的過程中被郭槐發現了。郭槐把忠臣帶到劉貴妃面前進行檢查。在劉貴妃的逼問下,忠臣沒辦法只好撒謊說妝盒內裝的是仙桃。劉貴妃命人打開妝盒,令人奇怪的是里面的太子消失了,真的有仙桃擺在了里面。
最近一次梅蘭芳在東京帝國劇團演出的劇目如下:
《麻姑獻壽》《齊雙會》《審頭刺湯》《貴妃醉酒》《虹霓關》《紅線傳》《廉錦楓》《御碑亭》《黛玉葬花》
另外,小楊月樓在歌舞伎座的三天演出劇目如下:
《三國志·冀州城》《四郎探母會夫人》《西游記·金刀陣》《花木蘭從軍》《南天門》《西游記·蟠桃會》《貍貓換太子》《三國志·黃鶴樓》《三國志·空城計》《西游記·大鬧天宮》《白蛇傳·金山寺》
在以上劇目中,《白蛇傳·金山寺》最為有名。小楊月樓曾到寒舍拜訪,但由于我當時事務繁忙,沒能親自到劇場看他的演出。梅蘭芳來日本演出那段時間,恰好我比較閑,所以連著到劇場看了幾天的演出。中國戲曲來日本演出非常少,所以聽客和觀客對中國戲曲的舞臺和后臺充滿了興趣。我自己也不例外——我曾親自到后臺看中國演員勾畫臉譜和化妝,他們一絲不茍認真化妝的態度以及衣裳、樂器和道具等都深深吸引了我,使得我都不舍得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