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明代制度,地方官每三年進京一次,朝見皇帝并接受吏部和都察院的考核,稱為“朝覲考察”。正德六年(1511年)正月正是三年一度的朝覲時間,做了七個月知縣的王守仁打道上京就是為著這個緣故。
朝覲考察可以看作對全國地方官的例行考察,正常情況下的官員罷黜都是在這個環節發生的,每次免職者少則數百,多則數千。當然,任何一項制度發展下來都容易變成教條。明代中葉,每次朝覲考察的罷黜名額都基本...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一
明代制度,地方官每三年進京一次,朝見皇帝并接受吏部和都察院的考核,稱為“朝覲考察”。正德六年(1511年)正月正是三年一度的朝覲時間,做了七個月知縣的王守仁打道上京就是為著這個緣故。
朝覲考察可以看作對全國地方官的例行考察,正常情況下的官員罷黜都是在這個環節發生的,每次免職者少則數百,多則數千。當然,任何一項制度發展下來都容易變成教條。明代中葉,每次朝覲考察的罷黜名額都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