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微熱的初夏傍晚,太陽還有三竿高,北方熱的快涼下來也快,溫度比中午降下來許多,水泥地的烘烤和熱氣仍在升騰。
陳遠宏汗津津地從工地回到宿舍,剛脫衣開龍頭準備沖涼,扔在床上的摩托羅拉手機響了。任總上任以后,考慮到公司管理層聯絡方便,給管理層配備了手機。
陳遠宏趕緊擦掉身上的泡沫,圍著浴巾出來接電話。電話那頭傳來李維方一驚一乍的打招呼聲。
“我告訴你一個內幕消息哈,你先不要告訴別人。”
陳遠宏久已習慣,打哈哈說:“好的好的,什么機密信息?”
“我們信托公司和柴世明上市的鑫能量公司,成立了家合資房地產開發公司,準備北上開發呢。”
“來京城做地產么?那是好事啊。這哪是什么沒布置消息,你們企業行為罷了。”
“說的消息是住房分配政策調整,單位都不再福利分房。住房都要走市場道路商品化,所以我們銀行研究部做出研判,內地商品房市場將會幾何級數增長,機會巨大,前途無量。”
“深圳海南早就市場化開發了,這也不是什么新消息吧。你就喜歡故弄玄虛。”
“你不關心國家大事。南方改革開放先行一步,北上廣和內地,住房制度改革才開始,你想,這個市場份額有多大?”
“從規模上比較,深圳海南確實無法與北上廣比擬。”
“海南房地產熱潮退卻后,地產大佬們已紛紛轉戰內地,除了傳統的先鋒珠三角大灣區,更具潛力的是京津和長三角。”
“你們合資公司準備來京城拿地開發建房?”
“是的呀,不然我會給你打電話么。告知你哪。”
陳遠宏這才嘻嘻笑道:“我不關心你們公司去哪里開發,我只想知道你打算去哪里工作。”
“笨啊給你打電話,當然是來和你同城啊。王總已報銀行里批準了,合資公司健行信托持股51%,柴世明鑫能量持股49%。王總任董事長,柴世明是總經理,我做副總啦。”
“那感情好。恭喜榮升啊。何時走馬上任,我來給你接風呀。”
“預計還得一兩個月,公司要到京城注冊,更關鍵的是拿到地,合資公司才能算真正運營起來。”
“你們有銀行信托和上市公司的背景,資金沒問題,那拿地就相對不難。”
“京城藏龍臥虎,實力雄厚的企業比比皆是,我們排不上號。好在我們起步不晚,能趕上這班車。說起來還是萬海集團實力大,早就開始布局內地房地產業,先發優勢明顯呀。”
“你來吧,我剛熟悉了情況。你北上的消息告訴章薇了么?”
李維方電話里含混地說:“不瞞你說,春節后忙于瑣事,也沒過去深圳,幾個月我都沒見到她了。”
“那你們這算什么呀?你還是男友了么?”
“大哥不說二哥,我估計這倆月,你也沒見著美珠吧。你還不一樣?”
陳遠宏急道:“我是沒辦法異地啊,太遠,機票錢不夠。你離深圳那近啊。我提醒你,你做的不對啊。”
“唉,一言難盡。”李維方嘆道:“你知道的,我們一直沒有你們那么甜蜜,如膠似漆的。我們是因歷史原因,一直若即若離的。”
“那這次北上前,路過深圳好好聊聊,有個定論才是噢。要不要我讓美珠幫你帶個話兒?”
“那倒不用。你提醒的是。北上前,我也去深圳盤桓幾天吧。”
晚上陳遠宏和美珠視頻通話時,說起李維方和章薇的事兒,感慨道:“距離難以產生美,距離只會讓濃情變淡呀。”
美珠嘿嘿笑著說:“真的么?你是這么認為的?”
“呵呵我們不一樣,我們是歷久彌堅,不在乎距離。”陳遠宏馬上反應過來,辯解地應著。
“那也不一定哦。人都會變化的。”美珠故意逗他。
陳遠宏賴著臉說:“我恨不得現在就咬你一口,來發誓不會變吧。你說我咬哪里合適?”
“咬腳指頭怎樣?海南老家的老鼠有時咬小孩子的腳指頭。”
“哪里都行,只要是咬你就可以。”兩人嘻嘻哈哈,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完全忘記了先前準備討論李維方章薇的事兒了。
海南1建省之后,跨越式發展了幾年,高增長高收益導致金融和地產資金大規模涌入,很快出現了價格泡沫。宏觀調控之后,內地資金大量回撤,海南地產業冷落下來。
柴世明家族的地產生意在高峰時段上市,加之健行信托的長期支持,得以在寒潮中沒有倒下。
健行信托王總和柴世明痛定思痛,反思之后決定,把不良項目資產剝離轉讓,集中資金和人力,轉向拓展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等地,尋求新的開發機會。
于是李維方擬任副總的合資公司就應運而生了。健行信托雖是大股東,到日常經營則由柴世明負責,李維方作為大股東代表,監管運營程序合法。新公司從股東名稱中各取一字,名為京城健能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鑫能量和健行信托能注入的資金有限,新公司與萬海集團相比,實力懸殊,無法像京北公司那樣直接現金取得凈地,快速開發。
柴世明和王總只能另辟蹊徑,從京郊的大量轉產轉行的舊廠區著手,采用聯合建設開發,利潤分成的辦法,用最小量的資金,進入京城地產市場。
確定行動路線之后,柴世明通過各方關系,廣泛聯系各區縣招商引資部門,重點關注機械電子和紡織行業,尋找廠區占地較大的困難企業,采用異地重建,置換出老廠區土地的開發模式,可謂是一舉兩得。
柴世明經過小半年的上下求索,經主管部門批準,終于和無線電二廠達成協議,共同開發位于城北的老廠區。
無線電二廠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紅火的時候,有上千工人,生產小到收音機電視機,大到雷達的各種零部件,是遠近聞名的名牌企業。
改革開放以后,無線電二廠因產品單一老舊,受到日韓電子產品沖擊,產品漸漸滯銷積壓,幾乎到了資不抵債的邊緣。主管部門和廠領導只好考慮異地重建,用老廠區位置好的地塊,引進投資開發商,合作建設商鋪住宅,來籌措造新廠上新設備的資金,轉型轉產,開發新產品,求得一線生機。
在位置更偏遠的開發區里,健能公司用更大的工業用地,替無線電二廠建了新廠房集體宿舍和配套服務設施,建造費用打入購地成本中,老廠區三百多畝的轉換成商業住宅用地。
用這種辦法,比直接出資購地,綜合地價要便宜三分之一還多,最大的好處在于資金可以分批支付,經營壓力要小很多。
土地置換協議的落筆簽訂,意味著李維方和陳遠宏一樣,旅居京城的漂泊生活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