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鈔和錢鵬決定去西蜀游玩一番,一路游山玩水騎馬住店品嘗各地特色美食玩的不亦說乎。其不知道浙江竟然發生了一件大事。
和往常一樣,裘甫,劉暀(wang)等率領同伴在象山附近收集沿海民眾晾曬的私鹽進行販賣,誰知裘甫劉暀等人辛辛苦苦把收集到的私鹽放到秘密倉庫。
劉暀對裘甫道:裘大哥,今天收的這批鹽品相良好,每兩可多提價五錢,這樣兄弟們就可以過個好年了。裘甫道:劉兄弟說的是,再等十多天便是曹州黃家來交易的日子,交易后安排眾兄弟喝酒。
隨后裘甫劉暀又安排同伴關好門窗,在儲鹽的桶外裹上油布以防潮濕。裘甫等正忙碌并幻想著交易后又是一個豐收年,這時,忽然有人來到,氣喘吁吁的道:裘大哥,不好了,官兵來了。
裘甫本想率兄弟進行抵抗,劉暀道:販賣私鹽是重罪,兄弟人手不足,大家還是先躲起來再說。裘甫無法,便和眾人一起逃跑了。
原來這次官兵前來,是余姚劣紳徐澤花錢讓人給官府告密,以便他能獨享浙東私鹽之利。官兵們把私鹽拉回了象山,裘甫劉暀等躲在另一個秘密地。
劉暀道:這次官兵突然來襲,一定是有人故意散布的消息,不然不會如此巧合。
裘甫道:如今私鹽全部被收,我們的本錢都折在了上面,眾兄弟有些還有家室等著用錢,現在怎么辦才好。再說十天后也沒辦法收集足夠的私鹽與黃家交易啊。
劉暀道:還有幾個月年關,黃家下次來是明年春天,這次被官兵突襲,下次也有可能。不如率領兄弟們去把私鹽搶回來。
裘甫看著跟隨自己的兄弟,一個個被太陽曬得黑黝黝的面龐,道:我裘甫和兄弟們一樣,是因家貧才鋌而走險販賣私鹽,如今官府無道,橫征暴斂,我決定去象山把我們的私鹽搶回來,眾兄弟愿不愿意和我同去。
販賣私鹽的都是貧苦出身,大家都異口同聲地大喊:愿意。
于是裘甫劉暀率領百余人攻打象山,占領了縣衙,搶回了私鹽。劉暀道:裘大哥,如今我們和官兵交戰占領了象山,不日便會有官兵來打,就算我們逃往外地,可我們家人都在此地,不如我們起兵吧。
裘甫道:就算過得了今年,明年還不知是什么樣子,這日子我受夠了,狗官欺壓我等百姓,是時候反抗了。
于是裘甫劉暀把象山縣糧倉打開,開倉濟民,一時聚眾數百人。
消息傳到浙東觀察使鄭祗德耳中,他忙遣兵調將,讓討擊副使劉勍、副將范居植將兵三百,合臺州軍共討之。
裘甫劉暀決定先下手為強,向明州進軍,明州官兵不敵,退回明州城,堅守不出。劉暀建議改攻剡縣,于是裘甫率眾沖向剡縣,正好劉勍、范居植在剡縣待命,聽聞賊眾攻城,忙率兵來殺。裘甫一眾兄弟氣勢正盛,一場廝殺,官兵死傷過半,范居植戰死
,劉勍看形勢不妙,棄城逃跑。裘甫攻克了剡縣,打開府庫,并張貼告示,募集壯士,一時間聚眾近千人。
裘甫把剡縣府庫的兵器戰甲分發完畢,決定再去攻打其他縣城。浙東觀察使鄭祗德聽到剡縣被攻克很是恐懼,一面上書皇帝派兵支援,一面調集浙東全部軍士并募集了幾百人。
只是大歷國腐敗日益嚴重,人人愛錢,募集軍士本應募集青壯勞力,許以重利,這樣人們才能拼命,官吏們私下扣除了許多,最終募集到的都是些孱弱的人。
鄭祗德派副將張公署帶兵去圍剿,裘甫率眾迎戰于三溪。劉暀對裘甫道:如今官兵前來,不如我們列兵三溪之北,設伏三溪之南,再派人去雍溪上游,如此如此。
裘甫一聽,嘆道:賢弟這番妙計定能取勝。兩兵交戰三溪之北,沒幾個回合,裘甫假裝不敵,逃回三溪之南,張公署一看賊眾不過如此,忙率兵去追,待官兵渡溪一半的時候。劉暀在上游,掘開了雍溪,水勢洶涌,官兵被沖散無數。
裘甫又率眾殺了一個回馬槍,張公署戰死,其余官兵除被水沖走的,其他的大多都被殺死。裘甫取得了勝利。
戰勝官兵的消息很快傳開了,一時間,浙東山海間的盜賊還有其他的無賴亡命之徒,聽聞其募兵,便紛紛前來投奔。不到一月,便聚眾三萬人。
兵法有云: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于是裘甫把這三萬人,分為三十二個小隊,每隊八百人。
另委任具有謀略的劉暀為軍師,勇武之人劉慶,劉從簡為前鋒大將,一時各人員委任完畢。其他盜賊也派人送書信給裘甫,稱聽從其調度。
于是裘甫自稱為天下都知兵馬使,改元曰羅平,鑄印曰天平。大聚資糧,購良工,治器械,聲震中原。
鄭祗德繼續上表給大歷國朝廷,又派親信向相鄰的官員求救。相鄰的浙西觀察使派牙將帶領著四百人前去支援,宣歙(she)觀察使也派牙將帶領著三百人前去相助,鄭祗德大喜,先是讓他們駐守城郭門外,這些將士心中埋怨,鄭祗德便把他們調回城內守衛,為了安撫這些援軍,鄭祗德對這些兵士大加賞賜,比朝廷的還多十三倍,可惜大歷國腐敗日深,這些援軍兵士都是**子,都認為太少了,和平日搜刮百姓所得無甚區別。
鄭祗德聽聞裘甫率兵來攻城,便派將士去迎敵。其手下的將領一個個說什么肚子不舒服或者什么訓練時曾馬上摔壞了腿。
鄭祗德寡欲無爭,性格懦弱,俗話說的好,慈不掌兵,鄭祗德缺少將領的威嚴,不得已只好選擇守城。等裘甫到達后,還未攻城,城中百姓和兵士都收好財物從其他城門
逃跑了,鄭祗德無法,也逃跑去了越州。
鄭祗德的告急文書到達了大歷國朝廷,宰相白敏中因年老摔壞了腰,被人抬著上朝。鄭祗德的父親也曾經做過宰相,官員們都知道鄭祗德是靠其父的護佑下才有此官職,便商議另派他人代替他。
曾做過兵部侍郎如今高升為司空的夏侯孜上奏道:皇上,賊寇所犯浙東之地,多土山且臨海,道路不便,只能用計謀攻取,若大規模派兵反而不便,請皇上派一智勇雙全
的武將方可。
懿宗唐漼便問宰相白敏中:白愛卿,你看朝中有那個武將可擔此重任。
白敏中眼光一個個掃過朝中的武將,只見一個個都低著頭不語,大多都是世襲的武將,竟無一人出來請戰,白敏中也無法點將,也無法講朝中諸將無能,只好抬眼望向夏侯孜。
夏侯孜忙上前奏道:皇上,臣舉薦一人,此人為前安南都護王式,雖然是儒家文士的兒子,但其人在安南素有威望,可派其去征討逆賊裘甫,必然成功。眾朝臣一看如此,無需自己或自己兒孫輩出征,忙隨聲附和表示認同。
于是懿宗唐漼便任命王式為浙東觀察使前去討賊,并調鄭祗德回朝。
王式被宣進朝中,懿宗唐漼詢問道:王將軍此次討賊,可有對策。王式道:稟皇上,只要多給我軍隊,便可取勝。
此時站在懿宗唐漼旁邊的宦官王宗實道:調撥軍隊,所費甚大。
王式道:此賊方亂,應趁其羽翼未豐,迅速殲滅。雖然大規模調軍費用巨大,但這是暫時的,若不調軍迅速殲滅賊眾,待戰事拖延幾月甚至幾年,到時賊眾羽翼豐滿,再加上江淮群盜響應,所費更大,那時剿滅逆賊便不容易了。況且如今朝廷稅賦大部分來自江淮地區,若賊眾逆江西去,洗劫江淮區域,那么朝廷更是得不償失。
懿宗唐漼扭頭看向宦官王宗實,道:王將軍所言甚是,應該派給他軍隊,如此才能剿滅賊人。宦官王宗實點頭,附耳對唐漼道:如此行軍所費甚大,讓他立軍令狀。
于是懿宗唐漼頒發詔書,調忠武,義成,淮南等諸道軍隊全由王式指揮調度,并讓王式立下軍令狀。王式道:臣定不負皇上所托,若臣無法剿滅賊人,甘愿受軍法處置。
王式起身去浙江前,拜訪了舉薦人司空夏侯孜。夏侯孜道:吾與汝父相交甚厚,今特舉薦你出征,無論錢糧等任何物資,只要需要,就派人送信給我,我幫你籌措。剿賊成功后,有榮華富貴等你享受。
王式起身道:多謝夏伯父抬舉。于是王式帶領部分軍隊,向浙江出發。
裘甫戰勝浙東軍后,趁勢分兵攻打了衢州婺州,衢州婺州將領派兵駐守險要之地,閉城不出,裘甫決定分兵搶掠明州。
明州有一書生極富膽識,進見明州官員,陳述利害。于是官員召集明州眾豪紳等,書生道:如今賊來攻城,諸位妻子兒女俱在城中,若城破,必被賊所殺,諸位財富也必被賊所奪,不如諸位廣散資財,募集勇士,置辦器械,深溝柵欄斷橋以此守城。
眾豪紳于是奔走相告,明州之百姓紛紛自發守城,于是明州得以保存。裘甫又派兵搶掠臺州,臺州官兵不敵,百姓忙攜財物躲在土山樹林之中。
后來裘甫又帶兵搶掠上虞,燒城,又東進攻余姚,殺死了縣丞縣尉。所到之處俘虜青壯之人,賊眾勢力愈大,已近萬人。裘甫又繼續東進慈溪,攻破,而后南下入奉化,到寧海,占據了寧海縣城。后來,裘甫又派兵圍象山,攻破。
王式被任命為浙東觀察使正聚集軍隊趕來的消息傳到了浙東地區,百姓紛紛相告,浙江的局勢才安定了些。
裘甫等賊眾聽到此消息后,心里愈發恐懼。劉暀率軍又去臨縣搶奪了好些財物,于是裘甫擺宴席和兄弟們一起飲酒慶功享樂。
裘甫端起酒杯敬眾兄弟,說了些什么同甘共苦共謀大業之類的話。
幾杯酒過后,軍師劉暀感嘆道:我們軍隊依然小成氣候,而戰略卻未制定,實在是可惜。朝廷已派王式率軍前來鎮壓,聽聞此人智勇雙全,善于用兵,等四十多天后其率軍前來,我們就危險了。
裘甫心里也很恐懼,道:軍師可有計策。
劉暀道:如今還有月余時日,裘大哥應率兵攻取越州,越州乃古勾踐稱霸之地,憑借其城郭可抵御。再派兵沿浙江修筑堡壘,守其險要之地。再集結大船,趁機過浙西,沿江而下至揚州等富饒地區,搶奪財物后回來修石頭城堡。
另派劉從簡率萬人南下取福建,這樣大歷國賦稅厚重區域全在我等手中。如此可成大業,若成功,只是擔憂子孫無法守護,我們兄弟今生可享榮華富貴無憂了。
當時,進士王輅也被賊所俘,裘甫對他很是看重,也安排他做一謀士。
王輅也在酒宴,聽了劉暀的計策后,道:劉軍師之謀實是三國時期孫權所謀也,只是彼時天下大亂,且孫權又三代恩德,這才能占據江東。如今天下未亂,并不容易達成。不如派兵據守險要,加強防御,陸地耕種海里打魚,若朝廷派兵來不敵,可逃入浙東海島,這是萬全之策。
裘甫點頭稱是。劉暀一聽,斜看了他一眼,道:如今我們和朝廷相比,勢力過于弱小,若只是一味防守,這等同于自尋死路。
王輅道:若進攻豈不是以卵擊石,自尋死路。
劉暀生氣了,道:你只是個讀死書的呆子,你知道什么是兵法韜略。
王輅道:如今我們兵力不強,若分兵三地,豈非自弱實力。若奇襲揚州,浙東本地被王式所破,其派兵圍堵,我等如何自處。
劉暀道:只要奇襲揚州成功,有了財物,縱浙東失守,我等亦可另尋深山大澤做山大王,無錢便去搶掠,官兵能奈我何。
王輅道:這和我們去海島躲避有什么不同。其他人有的也贊同王輅的話,紛紛附和。
劉暀大怒:豎子不知兵,亦不知吾謀安敢大言。
裘甫一看,忙舉起酒杯道:眾兄弟都醉了,這事明日再議吧。
劉暀一看裘甫不用他的計策,大怒,道:我有些醉了,回去了。王輅繼續勸說裘甫,裘甫內心害怕,猶豫無法決斷。
最終裘甫沒有聽取劉暀的建議攻取越州。此時的越州鄭祗德正心驚膽顫的等待王式來替換他。王式率軍進入浙東,義成軍軍容不整,王式發號軍令另其整改,義成軍置若罔聞,依舊我行我素。
義成軍士紛紛道:不過一書生,拿著雞毛當令箭,不用理會他。
王式看軍令無人遵守,大怒,心生一計,派人傳義成軍領軍入賬問詢,義成軍領軍一入賬,王式大喝一聲,來人,隨行親信諸將應命。
王式道:諸將士聽令,義成軍領軍目無軍紀,不遵法令,根據軍法,理應處斬,把義成軍領軍抓起來。諸親信領命把義成軍領軍綁在帳外柱子上,稍后問斬。義成軍無頭不行,也不敢反叛。
待綁了義成軍領軍幾個時辰后,王式命人把他放了,道:未與敵戰,先斬將士,于軍不利,汝之項上人頭權且寄下,如若再不遵軍令,軍法處置。
一時間軍令整齊如一,向越州行軍。在半路上,裘甫派人送來投降書信。書信中言:聽聞將軍威武,我等愿降,愿將軍憐憫我等因生活所迫不得已起兵,從輕處置。
王式把投降信函給各位將士看,有將士道:若賊人投降,我等便不廢一兵一卒,便可立此大功。
王式卻道:兵不厭詐。此乃賊人詐降,想以觀吾軍虛實。且未交戰,此為使吾放松警惕,驕傲吾心之計。乃對送信之人道:讓裘甫自己綁起自己,親自來降,我便免他死罪。
送信之人回去后,把王式的話說了,裘甫大怒,道:豎子欺我。
劉暀道:我們這詐降之計未成功,看來王式如傳言一樣英明。
裘甫心內也害怕,但口舌很硬,道:傳言皆虛,你我兄弟齊心,還怕他不成。若他敢來,定讓他有來無回。
王式到達越州,和鄭祗德交接,看到滿城軍士懶懶散散,全無斗志,暗道:還好賊人并未攻打越州,不然要費一番力氣了。王式當天便頒下軍令,凡不遵軍令者,軍法處置。
那些浙東軍都對王式心存敬畏,都不敢裝病,也不敢開口要求軍功賞賜了。王式軍令已達,便調兵遣將,分東南兩路軍,一路軍斷賊人退路,一路軍攻賊人老巢剡縣。
王式樹立了軍威,軍令如山,再加上排兵布陣等策略,穩扎穩打,奇兵夜襲,這樣收回了大部分失地,賊人竟屢戰屢敗。
看到被官兵屢次打敗,劉暀很是憤怒,道:若用吾計,何至于此。壞我計謀者,青蟲也。派人把王輅等科舉及第等穿綠衣服的人,殺掉了。
裘甫道:如今這形勢,騎虎難下,海邊大船被官兵燒毀。退無可退,只好守城了。
王式仔細觀察了剡縣得地形,決定斷其水源,這樣,不出七日,賊人必定投降。
有兵士向劉暀報告此事,劉暀對裘甫道:王式此人善用兵,如今只好出城和他們決一死戰了。
裘甫于是派兵出城,三日內雙方交戰八十余次,兩方軍士都很疲憊。
裘甫看無法取勝,對劉暀道:兄弟,不如投降吧。
劉暀道:裘大哥莫喪氣,吾有一計,詐降,趁機突圍出去。
詐降書送給王式,可惜詐降書又被王式識破了,雙方又交戰幾次,最后裘甫等人出城投降,王式趁機派兵封了裘甫等人的退路。裘甫道:將軍用兵如神,我等愿降。
王式卻派兵把他們全抓了起來。本來他們以為投降會免死罪,王式卻把除裘甫外其他人當場都殺了,只留裘甫被押送長安領功。
賊人看裘甫投降落得如此下場,便努力奮戰,繼續守城,可惜官兵糧草裝備完勝賊人,最終劉暀劉從簡率幾百人突圍逃往大蘭山。大蘭山山高霧大,形峻林茂,極適合藏身。
眾將領道:窮寇勿追。如今剿賊已然成功。王式卻道:除賊勿盡,方無后患,于是圍山剿賊。幾個月后,成功返回長安,裘甫被當街問斬,王式加官為檢校右散騎常侍。
王式凱旋回長安,拜訪夏侯孜,并談了些浙東用兵遇到的問題。夏侯孜道:大歷國幾百年時間,朝中關系錯綜復雜,積弊已久,有些事非你我所能改變。
王式起身恭敬行禮道:多謝夏伯父指教。夏侯孜道:雖然你這次剿賊有功,但官職不會升的太高,我也無能為力,閑時送些禮品給御史,讓他們在史料中多記幾筆,在青史留個名吧。后面還是鎮守邊疆,他日我若不在相位就不要回來了。
王式再次行禮:小侄謹遵伯父教誨。后來王式帶了些禮品拜訪了御史,并把浙東之行詳細的告知,那些御史看到很受尊敬,所問必答,于是便在史料中寫下了濃重的一筆。
備注:這章省略掉了部分關于張士選的歸處,幾百字
后面便是主角的故事,可能大家暫時看不到了,因為去年木有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