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蒸汽機
- 風起海龍
- 沂河秀才
- 2284字
- 2020-02-08 21:53:10
“幸虧當過物理課代表,不然若忘了蒸汽機怎么造,這一趟可白回來了。”楊可棟一邊畫,心理一邊嘀咕。
很快,白紙上便出現了一個奇怪的家伙。
“大人,這是什么呀?”趙老四一臉懵逼。
趙老四和周圍的人湊上來,卻發現自己根本看不懂這張畫,能辨認的只有一個大的車輪狀東西。
“大家別急,我來給大家解釋。”楊可棟耐心回答,“這個看著像輪子一樣的物體,名叫飛輪,其實就是一個鐵輪子;這個小點的,名為偏心輪;這個連接偏心輪的機擴式的東西,是曲柄,經過連桿和滑塞桿連接到氣缸;這是汽缸里面的活塞,要用黃銅制造;而這,是滑閥,經過滑閥桿和偏心輪相連······”
一邊解釋,楊可棟一邊拿起毛筆,將每一個部件的名字都寫在紙上。
“不明白不要緊,你們先記住這些名字,記住這些器物大概形狀。接下來,我來說這器物的原理。”
“走,大家跟我來。”楊可棟起身,向眾人擺手示意。
在楊可棟帶領下,一群人來到了伙房。
伙房此時沒開火,只有一個水壺在小爐上,看樣子,水快開了。
燒水的是一個老漢,看到這么一大群人來這里,其中還有本廠管事,慌忙站起來不知所措地搓著手。
“你出去,這里沒你什么事了。”楊可棟還沒開口,趙老四見狀忙朝這個老漢吩咐道,老漢如釋重負,閃了出去。
“大家等一等,看著這個水壺。”楊可棟找了把椅子,坐了上去。
眾人還是納悶,不知這位新晉的實業總管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過了一會,水開了。
“大家看,這壺水已經開了,不過想必大家還在納悶,但請你們看看這個壺蓋,有什么發現?”對于這么一群沒有一點物理知識的古人,楊可棟只能諄諄善誘。
“壺蓋在動啊,別的嘛,我沒看出還有啥。”吳江摸了摸腦袋,第一個答道。
“不錯,就是這個。”楊可棟說道,“大家有沒有想過,水沸后的蒸汽既然能頂起壺蓋,為何不能帶動機器?
剛才給大家看的圖,名叫蒸汽機,這一個圖畫的確切說是往復式蒸汽機,是西洋英吉利國所創,在汽缸燒水,水沸騰后會帶動機器轉動,機器轉動后可以牽引織布機。大家回去便按我所說準備材料,這個由趙老四統籌。我今天就住在這里,等到明天便開始”
趙老四等若有所思,似乎明白了什么。
中國人的創造能力是世界頂尖的,盡管曾在近代科技短暫落后,在古代,心靈手巧的中國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即便到了明朝,在明白了紅夷大炮的原理后,明國人自己便學會了仿造。
趙老四這些工匠畢竟是在冶煉方面浸淫許久的老手,有幾十年冶鐵、打鐵經驗,打造小物件自然不在話下。因此,在大體明白蒸汽機原理后,造出一個來并非難事,畢竟在前世,初中實驗室里便不少蒸汽機模型,明白原理后,蒸汽機甚至難不倒一個中學生。
第二天,還不等楊可棟親自動手,一架奇形怪狀的龐然大物便早已擺在了車間里,當楊可棟吃完早飯走進車間后,看到這個機器下巴都要驚掉了。
“臥槽,真上道,666。”由于太過驚訝,一串神奇字符脫口而出。
“大人你說什么?”趙老四沒聽明白,問道。
“沒什么,你們真厲害,怎么做到的?”楊可棟稍微平復了下情緒。
“我們拿著大人的圖紙看了很久,又仔細思考,很快便想通了其中原理,發現這東西并不復雜,因此我們連夜打造各個部件,接著便按照圖里裝上了。”趙老四笑呵呵說道。
“大人,西洋人能做到,我們肯定也能做到。”一個年輕工匠在一旁補充。
“嗯,有一說一,確實。”楊可棟非常激動,“點火吧,看看能不能用。”
趙老四又笑了:“大人,我們晚上早已試過了,可以轉動。我們甚至還牽引上了一臺織布機,織布機也能較為穩定轉動。大人請看。”
說罷,一群小工搬上木柴,又搬來了一架新的織布機。
火被點燃,很快,汽缸里的水便沸騰起來,黃銅活塞一上一下,飛輪緩緩轉動,并逐漸加快,齒輪帶動了織布機,隨著連鎖反應的進行,織布機也運作了起來。
“nice!成了!”見此情景,楊可棟激動地大喊。
看到自家大人激動成這樣,趙老四等人也不糾結他到底喊得什么了,紛紛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老趙,機器看起來比較成功,如果量產的話有什么問題嗎?”楊可棟回神問道。
“回大人,這一部機器只是試制品,大人圖紙是草圖,若要發揮機器最大效率,其中各個配件大小比例還要進一步磨合,這需要一定時間,少則半月多則一個月,之后才可以定型,繪制詳細圖紙并投入生產。
大人,目前各個部件只能手工打造,依照廠里現在人手,不耽誤之前織機生產的情況下,在一個月定型后,平均下來一天應該能生產一到二臺。還有,大人,木柴燃的快,熱量少,煤炭效果應該更好。”趙老四答道。
“嗯,這樣吧,有什么需求盡快告訴我。這臺機器我先帶回去,如果需要的話下午送回來。”楊可棟說罷,便人搬起了機器。
“大人拿走便是。”趙老四笑道。
播州宣慰司。
“父親,大哥,有一樣東西還請父兄一觀,請隨我來。”楊可棟跑進正殿,見父兄都在,高興地喊道。
“行吧,看你又搞了什么新玩意。”楊應龍笑了笑,便與楊朝棟跟楊可棟走了出去。
三人走到了后花園,此時,后花園的地面早已被水泥覆蓋,整潔無比。
花園中一處空地,一架大型機器擺在那里,在一旁,還有另一架機器。
“新機器?”楊應龍認識其中一個,那是楊可棟大半年前搞出來的新式織布機,但另一個,他不認識。
“正是。”楊可棟點燃了路子里的煤炭。
“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
一會兒,煤炭燒開了水,水產生了蒸汽,推動了活塞,轉動了齒輪,整個機器便嗡嗡轉了起來,當然,一旁的織布機也被帶了起來。
“這···這是怎么做到的?燒炭機器就轉?”盡管見過了許多大場面,但畢竟從外面看不到內部結構,二人驚異萬分。
“其實里面一個汽缸,燒開了水,水汽推動了機器,就跟用壺燒水一樣······”楊可棟手舞足蹈比劃著解釋了好久,二人才從驚異中回過神來。
“這器物,堪稱神器啊!”沉默良久,楊應龍吐出了這么一句話。
(元宵佳節,祝大家元宵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