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三鮮餃子
- 女掌事
- 虹藏九
- 2200字
- 2020-02-24 17:49:11
阿笛把鋪蓋鋪在地上,坐在鋪蓋上給他捏腿,說:“改明我給你做個輪椅,整日用拐杖,你腋下都磨出了血泡,很疼罷。”
方才給他搓澡時,她見腋下都爛了一塊,不免替他感到難受。
“不疼,能走路我就很高興了,這點疼不算什么。”
他說。
“有輪椅更方便,以后去哪里我推你去,若是趕集買了東西,你可以幫我抱著東西,我也省事了。”
阿笛說。
“你怎么還會做輪椅,手這么巧。”
他問。
“嗯,從小就會這些,一個人研究琢磨出來的。”
她答。
他發現自己的女掌事是個寶礦,越挖越有,不禁會心笑起:“往后你推著我出門,我給你抱著購買的菜,旁人見了要笑話我的。”
他又想了下,自己這副樣子旁人早就笑了十萬八千次,其實也不在乎這一次。
“算了,怎樣都是被人笑話,你愛怎樣就怎樣罷。”
他沒與她追究下去,阿笛累了一日,在府里忙前忙后,連連打哈欠,崔蘭溪讓她去睡,她一翻身就躺倒,雙手拽緊了被褥,閉眼睡著。
崔蘭溪躺在床上,看著她的側顏,失眠了一夜。
翌日,工匠們大早就來鋪地,阿笛起的也早,伺候公子洗漱,又去后頭新挖的湖邊,見放了一夜的水,湖里已經滿了,忙不迭地叫來阿貴哥倆,將缸里養的魚兒全部倒下去。
活水養魚,魚兒死不了,缸里的螃蟹還有好些,螃蟹拿水養死就不好了,她把螃蟹放出來,就擱在天井里,天井里有暗溝,陰濕極了,螃蟹在這地方活的很好。
還有好些蝦子,皆是奄奄一息,她干脆把蝦子都擱水里焯了一道,蝦殼變紅,一半用來包餃子,一半用來做蝦醬。
蝦醬咸鮮,能保存大半年。
熬蝦醬加了大量的鹽巴,又擱了辣子和大蒜等物,就著下飯也好吃,炒蝦醬的味道彌漫在王府中,府里的人紛紛昂首嗅這特別的香氣,阿貴跑到后廚來問:“阿笛,你又在做什么新花樣?香死我們了。”
阿笛邊炒著鍋里的醬,邊說:“這是蝦醬,好下飯的,中午包了餃子,給你們也嘗點蝦醬。”
“蝦醬啊,我們吃過,我說咋這么熟悉的味道呢,原是家里的味道啊。”
阿貴跟著王爺背井離鄉,早就想念家里的蝦醬,這回被阿笛勾起了食欲,思鄉之情涌出來,站在廚房門口就掉起了眼淚,家中老小不知過得咋樣,這輩子恐怕他都見不著了。
阿笛趕緊遞過去帕子,讓他擦擦眼淚,說:“給家里去封信罷,好歹曉得大家都平安健康,心里也放心。”
“嗯,是啊,這都來了一年了,也不曉得啥時候放我們回京城,恐怕這輩子都回不去了,哎。”
原先他哥倆盼著崔蘭溪早點病死,病死了好打道回府,回去和家人團圓,哥倆甚至還出過餿主意,趁著夜黑風高,找個沒人的夜里把病床上的王爺捂死。
當時小林子不敢,打了退堂鼓,因為聽說王爺在京城的時候文武雙全,武藝更是王宮貴胄當中的翹楚,一般人奈何不得他,哥倆貿然下手,怕崔蘭溪奮死反抗,把哥倆給殺了。
哥倆本是老實人,偶起歹心,也很快就熄滅,畢竟是一條人命,咋能說殺了就殺了。
現在回想起,幸而當初沒有下手,王爺一箭射死老道的事情絕不是偶然,王爺雖然身殘,本事卻不小,現在有阿笛這樣的得力助手在旁邊伺候,阿貴哥倆只能傍著王爺才有好日子過。
他老實憨厚,也懂這些道理,崔蘭溪讓他做的事情他如實去做,不僅僅免了伙食費,王爺還答應每月給他們比俸祿多三倍的報酬。
天高皇帝遠,在豫章好好的過日子也不能說不是個辦法。
阿笛炒好了蝦醬,拿瓷壇子封裝起來,請阿貴幫忙搬到廂房里去擱著。
她洗了手,立刻開始和面揉面,中午吃蝦仁餃子,包餃子是個氣力活,費工夫,工匠們幫忙干了這么多日的活計,她請大家吃一頓餃子,蝦仁就有十五六斤,煎了雞蛋,還有白菜,三鮮餃子一出鍋,前院的男人們都餓壞了,肚子里咕嚕咕嚕亂叫。
崔蘭溪拄著拐杖去后廚,正見她撈起了白花花的餃子,擱在大盆里準備端到前頭。
“阿笛,這是什么餃子?”
“這是雞蛋白菜蝦仁餃子,公子是不是很久沒吃過餃子了?”
“是啊,我很久沒吃過了,從離開京城就沒吃過。”
他苦笑道。
阿笛把大盆頂在頭上,朝他說:“公子,吃餃子去啦。”
他跟在后頭,一起回到前院,阿笛在天井里擺了張小圓桌,工匠人太多,府里沒那么多椅子,大家伙便端個碗站著吃,南方人不吃這種三鮮餃子,餃子里有蝦仁的就更沒吃過,這回吃個新鮮,意外發現蝦仁餃子好吃極了。
她招呼工人們吃餃子,進屋里一看,地面都鋪好了,自己那個屋子的東西也被人端到隔壁去,開始鋪自己屋里了。
她踩著地上的石頭,覺得很有意思,踩來踩去,腳底板不冷,比原先的木板舒服許多。
“阿笛,往后這屋里再做個爐子,冬日里燒火煮茶,屋里暖洋洋的。”
崔蘭溪走進來說。
“好啊,問問那些人會不會做,讓他們順道幫忙做一個,再弄個通氣的管子到外邊去,屋里就不熏人了。對了,冬日要用的柴火和碳還沒準備好,等我做個小推車,上山去砍點柴火回來。”
“這種事可以讓小林子去,你畢竟是個姑娘家.............”
他提醒。
阿笛往外看了看,問公子:“那兩個守衛真的死心塌地跟著你?他們不是圣上的人么?”
崔蘭溪說:“若我許給他們更大的利益,他們自然就死心塌地跟著我了。”
更大的利益?
阿笛不大懂這句話的意思。
崔蘭溪沒有多說,坐在床上,松開拐杖后,好像很累,長呼了一口氣:“把餃子碟端進來罷,我在這里吃,不與那些人湊熱鬧了。”
“哦,好。”
阿笛去外頭端了兩碟餃子進來,還有兩碗餃子湯,湯面撒了香蔥和一點白菜絲,一點蟹黃膏,崔蘭溪特別愛喝這一碗湯,光喝湯拌飯他都吃得下。
午后,工匠們吃飽喝足,繼續干活,到夜里收工時,北屋的地都鋪好了。
裁縫店也把新做的衣裳送過來,阿笛換上后給公子瞧,他淡淡笑著,夸了一句“好看”,她高興地在原地轉圈圈,把他的衣裳給他穿戴好,兩個人站在一塊,有一種過年的喜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