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虛弱
心臟虛弱即心神不安。其病責在心臟,致病之因不外兩點:一為因驚入膽,母令子虛,《內經》云:“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一為操勞過度,易傷心血,火為陽而生陰血,既賴陰血以養火,今血虛火旺,則神不安矣。雖病因不同,其主證大致相同。證現心悸不安,夜寐不寧,怔忡健忘,短氣無力,甚或心熱郁煩,驚惶不定等,并有邪正勝負而轉變不同,致病情亦異。如心血不足者,其證心悸怔忡,面色無華,舌質淡紅,脈象細數,治宜養血安神;陰虛火旺者,證現心悸健忘,頭目眩暈,舌質紅絳,脈象滑數,治宜滋陰清火;陽虛飲逆者,證現心悸頭眩,肢冷面白,口渴不飲,脈象沉緊,治宜宣陽蠲飲;突受其驚者,證現驚悸煩亂,夜臥不寧,夢驚鬼神,脈象弦滑,治宜鎮驚安神。但須結合患者正氣之強弱、陰陽之盛衰及發病之新久,歸納分析,辨證論治。
心悸
佟×之,男,48歲,職員。
兩年來常覺心跳無力,初輕漸重。心悸,怔忡,神志不寧,食少,體倦。或操勞過度,或遇有音響,即惕然驚恐,其心跳更甚。脈浮濡,左寸脈較甚。斷為久病虛損,致傷心氣。治以滋陰理血、寧心安神之法。予定心湯加減。
處方:龍眼肉一兩,酸棗仁六錢,山萸肉六錢,柏子仁五錢,生龍骨六錢,生牡蠣五錢,乳香一錢,沒藥一錢,茯神八錢,雞子黃四枚。
水煎二回,分二次服。每次送服雞子黃二枚。
復診:連服五劑,諸證大減。按前方服之月余,共進湯藥二十余劑。其病竟愈。
按語:本證由于操勞過度,心神暗傷,以致于有音響則覺心悸不安,甚則不能安眠。乃心陰不足,心陽獨亢所致。故用滋陰安神之法治之,服藥二十余劑,其病若失。
驚悸
張×珍,女,27歲,家務。
素患心神怯弱,驚恐難眠,遇有音響,其證尤甚。脈象濡弱,不任尋按。斷為氣血虧損,心氣不足,復受驚恐,而患斯疾。治以補正寧心、鎮驚安神之法。
處方:龍眼肉一兩,酸棗仁五錢,山萸肉五錢,柏子仁四錢,生龍骨一兩,生牡蠣四錢,乳香一錢,沒藥一錢,黨參四錢,當歸五錢,茯神八錢,雞子黃一枚,朱砂三分。
水煎二回,分二次服,每次送服雞子黃半枚,朱砂一錢五分。
復診:經服五劑,病愈過半,按前方繼續服之。服至十劑,其病痊愈。
按語:本證由于血不榮心,而神志不寧。主用龍眼肉、酸棗仁、柏子仁以補心氣不足,輔以龍骨、牡蠣以定魂魄之失寧;佐山萸肉滋腎水以濟心火,又能收斂耗散之心氣;使藥為乳香、沒藥,能引藥入血,且能理血通經;加茯神、雞子黃,能使心腎相交以安神定志。若心氣過弱者加黨參,心跳甚者加朱砂,心熱甚者加黃連,心血虛甚者加生地、當歸。
怔忡
張×氏,女,28歲,家務。
產后兩月,偶受驚恐,則心悸怔忡不寧,以至失眠,甚則徹夜不敢閉目。偶困極而寐,稍有音響,則驀然驚醒,心即惕惕而跳。氣乏無力,稍有勞作,則喘而汗出。脈象皆沉弱,左部尤甚。斷為產后氣血虛弱,突受外驚,而得斯證。治以鎮驚安神、補氣養血之法,佐以收斂之品。
處方:山萸肉六錢,柏子仁五錢,酸棗仁五錢,黨參四錢,當歸四錢,生地四錢,茯神四錢,生龍骨八錢,白芍三錢,生山藥八錢,玄參三錢,橘紅二錢。
水煎二回,分三次服,每次送服散劑一付。
散劑方:朱砂末三錢,酸棗仁三錢,生山藥五錢,知母二錢。
共研細末,分為六付。
復診:連服二劑,夜能安睡二三小時,諸證皆減輕,其脈稍見浮數。按前方服之,玄參改用五錢,煎法如前。
三診:能徹夜安睡,不覺驚恐,心中安穩,氣力充沛,脈象和緩。仍按前方加減。
處方:柏子仁五錢,酸棗仁五錢,山萸肉五錢,黨參三錢,當歸三錢,白芍三錢,節菖蒲三錢,玄參四錢,生地四錢,生山藥六錢,生龍骨六錢,雞內金三錢。
水煎二回,分三次服,每次送服朱砂末五分。
四診:連服二劑,諸證悉除。更以補養心神之劑調之,以善其后。
處方:朱砂三錢,黨參三錢,生山藥三錢,節菖蒲三錢,當歸三錢,玄參三錢,白芍七錢,酸棗仁四錢,山萸肉四錢。
共研細末,分為十付,早、晚各一付。
藥服盡劑,病未復發。
按語:產后體弱,心血虛損,突受驚悸,自覺心中惕惕然而不寧,乃因心血不足,陰血虧損所致,血少則心失所養,神氣不寧而心悸不安,甚至不敢閉目。《內經》曰:“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币话愣嘤面傮@安神之品治之,亦能奏效。但不如重用山萸肉、酸棗仁、柏子仁、參、歸、龍、牡等,以培其本。朱砂鎮驚安神,系治標之品。標本兼顧,療效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