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老年常見病藥食宜忌
- 孟昭全 路芳
- 10072字
- 2019-12-27 18:10:59
三、支氣管哮喘
【概述】
支氣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簡稱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如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氣道上皮細胞等)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
重癥支氣管哮喘(refractory bronchial asthma)是指支氣管哮喘劇烈發作,呈持續狀態,用一般支氣管擴張劑治療12小時或24小時仍不能緩解,或有意識障礙、呼吸及循環衰竭、脫水、酸堿失衡的一種嚴重情況。國外對哮喘持續狀態的定義為:“對擬交感神經胺類藥物吸入、注射,或茶堿類藥物的口服、直腸或靜脈給藥均無良好反應的嚴重哮喘。”據統計,全世界約有3億人患有哮喘。我國多年來進行的幾項有關哮喘流行病學調查(包括兒童哮喘病的調查)表明,我國成人發病率為0.7%~1.5%,兒童為0.7%~2.03%,亦即全國有1000萬~2000萬哮喘患者。
1.病因
(1)個體易感(遺傳)因素:調查資料顯示,哮喘患者親屬患病率高于群體患病率,親緣關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嚴重,其親屬患病率也越高。目前,哮喘的相關基因尚未完全明確,但有研究表明存在與氣道高反應性、IsE調節和特應性相關的基因,這些基因在哮喘的發病中起著重要作用。
(2)外源性:花粉、谷物粉塵、屋塵、動物毛屑、魚、蝦、蟹、血清、疫苗、油漆及染料等。
(3)內源性:慢性病灶的細菌或細菌產物,以及寄生蟲等。
(4)藥物:如阿司匹林、抗生素、細菌疫苗、抗毒血清等化學藥物和生物制品常可誘發哮喘,服用普萘洛爾等β受體阻滯劑可誘發并加劇哮喘。
(5)其他:對常用治療哮喘藥耐藥、精神緊張或并發氣胸等。
2.臨床表現
(1)呼氣性呼吸困難:吸氣淺,呼氣延長而費力,發紺,大汗淋漓,面色蒼白。因過度疲憊、無力呼氣而使肺氣腫加重或痰栓阻塞細支氣管時,聽診哮鳴者反而減弱或消失,感染者肺部尚有濕性啰音,或出現呼吸衰竭、意識障礙等。哮喘持續發作24小時以上或數日數周,應用支氣管擴張劑治療無效。
(2)循環障礙:心率增快常大于100次/分,部分患者有奇脈,當循環障礙進一步加重時,由于胸腔內壓力增高,使靜脈回心血量減少,可使血壓降低。
(3)脫水及酸堿平衡失調:由于長時間的哮喘持續狀態、張口呼吸、多汗、進食少以及使用氨茶堿而利尿失水等,使體液消耗過多,常有不同程度的脫水。
(4)意識障礙:出現意識障礙是哮喘患者病情極為嚴重的征象,由于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常出現焦慮、不安、定向力障礙、精神錯亂、嗜睡以致昏迷。
3.輔助檢查
(1)哮喘發作時,由于過度通氣,PaCO2 常低于正常,氣管嚴重阻塞時,常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癥、二氧化碳潴留,如PaO2 低于6.7kPa(50mmHg),PaCO2 逐漸升高伴有逐漸加重的代謝性酸中毒,提示病情嚴重。
(2)心電圖:竇性心動過速,電軸右偏,順時針向轉位,右束支傳導阻滯,ST-T改變,肺型P波。
(3)肺功能測定: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 )及呼氣流量峰值(PEF)均降低,尤以PEF、FEV1 降低明顯,PEF、FEV1 /FVC可降至70%以下。當PEF、FEV1 低于預計值的60%時,提示病情嚴重;繼續降低者,將產生高碳酸血癥,患者隨時有窒息危險。
【飲食宜忌】
1.飲食宜進
(1)飲食原則
1)宜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哮喘消耗蛋白質,為補償體內的消耗,宜食用雞蛋、牛奶、豬瘦肉,以及豆制品,如豆漿、豆腐腦、豆腐等。但對上述食物過敏者除外。
2)宜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A的食物:維生素A能維持上皮細胞的健康,對因哮喘受到損害的肺泡有修復作用。維生素C能增強身體抗病力,可預防上感和治療哮喘。維生素C多存在于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如柑、橘、橙、柚、西紅柿、菠菜、大白菜、小白菜、白蘿卜等。維生素A在于動物性食物,如肝臟、蛋黃、奶油、黃油等含量較多。
3)宜飲咖啡:咖啡因能擴張支氣管,有助于減少或防止支氣管哮喘癥狀,每日喝3杯咖啡產生的支氣管擴張效果,相當于使用氨茶堿的標準用量,所以適量喝咖啡對支氣管哮喘患者有益。
(2)飲食搭配
1)紫蘇與粳米:紫蘇葉能發散風寒,健胃止吐,理氣安胎,解毒除悶。紫蘇子可止咳平喘。與粳米搭配,熬制成粥,有平喘作用,適宜支氣管哮喘及喘息性支氣管炎患者食用。
2)銀耳與燕窩、冰糖:用瓷罐或蓋碗盛燕窩、銀耳、冰糖,隔水燉熟后食用,可用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肺源性心臟病。
3)黑木耳與冰糖:黑木耳、冰糖適量,共加水煮熟,每日2次,常食適于支氣管哮喘。
4)核桃仁與南杏仁:核桃仁與南杏仁適量。共搗碎,加蜂蜜適量蒸食。
(3)藥膳食療方
1)鮮羊膽汁250g,蜂蜜500g。混合后隔水蒸2小時,每次飲服15g,每日2次,直至喘止。適于呼吸急促、喉鳴痰稠、口苦咽干屬痰熱犯肺之支氣管哮喘。畏寒、口淡、咳喘頻作之肺氣虛寒之寒哮則不宜服此方。
2)北瓜1個,冰糖50g,蜂蜜50g。北瓜洗凈,切下瓜蒂。冰糖、蜂蜜裝入瓜內,仍用蒂蓋好。放盤中入鍋隔水蒸熟。趁熱食瓜瓤和種仁。每日1劑,臨睡服食,連食1~2周。適于喉鳴喘急、口渴咽燥、舌光紅屬陰虛肺燥型之支氣管哮喘。咳喘頻作、口不渴、畏寒怕冷之寒哮及痰多、便溏屬肺脾虛寒之哮喘不宜應用。
3)白果15g,粳米30g。白果肉炒香,研細末。粳米煮粥,將熟時調入白果粉,調味服食。每日1~2劑,連食2~4周。適于咳喘時作、氣短乏力屬肺氣虧虛之哮喘。適于赤白帶下、遺尿等。
4)鮮胎盤1個,冬蟲夏草15g。胎盤洗凈,切塊。與冬蟲夏草共入鍋燉至爛熟。食鹽調味分次服食。每周1~2劑,連食2~3周。適于哮喘緩解期,可防止復發。咳喘頻作、痰多納呆者不宜應用。
5)蛤蚧10只,焙干,研細末。每次取3g,加冰糖15g,燉服。每日1劑,連服2~3周。適于少氣乏力、體虛而哮喘遷延不愈者。哮喘發作期咳喘頻劇、痰多氣盛者不宜用此。
2.飲食禁忌
(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熱喘患者應忌食熱性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羊肉、牛肉、狗肉、韭菜、蔥、大蒜、辣椒等;寒喘患者還應忌食梨、荸薺、生菜及海味、咸寒、油膩食物。
(2)忌易過敏食物:過敏性哮喘應忌食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魚、蝦、牛肉、牛奶、雞蛋、豆腐乳、公雞肉、蜂蜜、巧克力、羊肉等。但應經自身反復試驗,確實能引起過敏的食物才應忌口,否則禁食過多,會削弱抗病能力。
(3)忌冷飲:中醫學認為,哮喘與大量食用生冷食物有關,并有冬病夏治之說。哮喘病程長,夏季以補肺、補腎治療為主。治療時,忌食冷飲。秋季是哮喘的好發季節,而寒冷是哮喘的誘因,冷空氣和冷飲會導致發作。此外,冷飲還會引起脾胃失調,故應忌食冷飲。
(4)忌過甜食物:過甜食物可使人體濕熱蘊積而成痰,哮喘患者自身就多痰,食過甜食物會使痰飲積聚而加重病情。
(5)忌多鹽:哮喘患者應限制鹽量的攝入,食鹽過多會使哮喘發病率增加,或使病情加重。因為過多的鈉會增加支氣管的反應性。據有關調查資料證明,食鹽的銷售量與當地支氣管哮喘病死亡率成正比。
(6)忌食海鮮:哮喘患者不宜吃海鮮。因為海鮮(如魚、蝦、蟹等)中都含有豐富的蛋白,吃后容易產生過敏加重哮喘。
(7)忌食薺菜:哮喘為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管腔變窄、通氣不暢所致的疾病。薺菜有收縮支氣管平滑肌的作用,可加重哮喘病患者的病情。
(8)忌食鰣魚:鰣魚富含蛋白質,容易引發或加重過敏性哮喘的病情,故應忌多食。
(9)忌食白鱔:英國醫學家研究證明,導致哮喘病的真正禍根是一種稱為過敏基因的物質,外界因素起誘導作用。白鱔含蛋白質豐富,而蛋白質是一種外界致敏原,食用過多容易加重病情。
【藥物宜忌】
1.西醫治療
(1)氧療與輔助通氣:哮喘急性發作時,應經鼻導管吸入較高濃度的氧氣,以及時糾正缺氧,如果缺氧嚴重,應經面罩或鼻罩給氧,使氧分壓大于60mmHg,只有出現二氧化碳潴留時才需低濃度給氧。已行氣管插管或切開者,可連人工呼吸器進行輔助呼吸。
(2)輸液、糾正酸中毒、糾正電解質紊亂:嚴重哮喘時可有不同程度的脫水,脫水可使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導致廣泛痰栓嵌塞,而酸中毒可使支氣管平滑肌對兒茶酚胺的反應性降低,解痙藥物失效。嚴重的脫水、酸中毒可成為哮喘致死原因之一。靜脈補液每日2000~4000mL,應遵循補液的一般原則(先快后慢、先鹽后糖、見尿補鉀)。不能進食者,每日靜脈補鉀4~6g。嚴重缺氧可引起代謝性酸中毒,一般給予5%碳酸氫鈉150~300mL,靜脈滴注。用量亦可根據:所需5%碳酸氫鈉毫升數(mL)=[正常BE(mmol/L)-測得BE(mmol/L)]×體重(kg)×0.4。
(3)解除支氣管痙攣
1)β2 受體激動劑:β2 受體激動劑能緩解哮喘發作癥狀,是控制哮喘急性發作癥狀的首選藥物。β2 受體激動劑有吸入(定量氣霧劑吸入、干粉吸入、持續霧化吸入等)口服和靜脈三種用法。吸入法為首選,因藥物吸入后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濃度高且作用迅速,所用劑量小,全身不良反應少。常用的短效β2 受體激動劑有沙丁胺醇定量氣霧劑(成人100~200μg,每日3~4次)和特布他林定量氣霧劑(成人250~ 500μg,每日3~4次),通常吸入后5~10分鐘即可見效,療效維持4~6小時,必要時也可每20分鐘重復吸入1次。長效β2 受體激動劑有福莫特羅4.5~9.0μg,每日2次和沙美特羅25~50μg,每日2次定量或干粉吸入劑,作用時間可維持8~12小時。持續霧化吸入β2 受體激動劑多用于重癥或兒童患者,使用方法簡單易于配合。如沙丁胺醇2.5~5mg,稀釋后,每日2~4次霧化吸入。口服短效β2 受體激動劑因不良反應多,目前用得較少。β2 受體激動劑的緩釋型及控釋型口服制劑療效維持時間較長,可用于防治反復發作性哮喘和夜間哮喘。常用的口服制劑有丙卡特羅50μg,每日1~2次,或福莫特羅40~80μg,每日2次;注射用β2 受體激動劑雖然平喘作用較為迅速,但因全身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高,已較少使用。
2)抗膽堿藥:有短效(異丙托溴銨)和長效(噻托溴銨)兩種吸入劑型。異丙托溴銨舒張支氣管作用較β2 受體激動劑弱,起效也比較緩慢,但不良反應少,與β2 受體激動劑聯合吸入,支氣管舒張作用增強并持久。某些患者應用較大劑量β2 受體激動劑不良反應明顯,可換用此類藥物,尤其適用于夜間哮喘及多痰的患者。一般異丙托溴銨40~80μg,每日3~4次吸入,或250~500μg.每日2~4次霧化吸入。噻托溴銨是一種新型長效抗膽堿藥,對M3 受體有較強的選擇性。每日18μg一次吸入,療效持續時間可達24小時,不良反應少。前列腺增生、閉角型青光眼以及膀胱頸梗阻者慎用。
3)茶堿類藥物:茶堿有口服和靜脈注射2種劑型。口服茶堿常用的有氨茶堿、控(緩)釋茶堿和多索茶堿等,可用于輕至中度哮喘發作,通常氨茶堿為成人每日6~ 8mg/kg。控(緩)釋茶堿口服后血藥濃度穩定,作用持久,尤其適用于控制夜間哮喘發作,一般緩釋茶堿0.1~0.2g,每日2次,或多索茶堿0.2~0.4g,每日2次。重癥哮喘急性發作時,可用茶堿靜脈注射,一般靜脈注射氨茶堿首次成人劑量為4~6mg/ kg,注射速度不超過0.25mg/(kg·min),靜脈滴注維持量為0.6~0.8mg/(kg·h),每日用量一般不超過1.0g。也可用多索茶堿每日0.2~0.4g,靜脈滴注。由于茶堿類藥物血清濃度個體差異較大,治療窗較窄,有條件應監測茶堿血濃度。茶堿中毒反應有心律失常、血壓驟降,嚴重者可致驚厥,甚至死亡。
4)維拉帕米(異搏定):可阻止Ca2+ 的內流,使平滑肌興奮,收縮脫耦聯。常用維拉帕米7.5~1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或用維拉帕米7.5~10mg加氨茶堿0.25~0.5g,每日靜脈滴注1次。
5)酚妥拉明:能阻斷α受體,保留并增強β受體作用,并抑制過敏因素釋放的組胺、5-HT的作用,擴張支氣管。常用酚妥拉明3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以0.1~0.3mg/min滴速滴入,滴注過快可致低血壓、心動過速,故應根據心率、血壓適當調整滴速。
6)硫酸鎂:可激活低下的腎上腺素能,常用25%硫酸鎂10mL加5%葡萄糖溶液300~50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
7)山莨菪堿(654-2):可解除血管平滑肌痙攣,減輕肺淤血,增加肺循環血流速度,減輕黏膜水腫,使cAMP/cGMP比值增高,直接解除氣管平滑肌痙攣,降低氣道阻力,改善肺泡通氣。常用山莨菪堿20~1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
(4)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有吸入(定量氣霧劑吸入、干粉吸入、霧化吸入等)口服和靜脈3種用法。吸入治療是目前長期治療哮喘的首選方法。常用吸入激素有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后兩種藥物生物活性更強,作用更持久。激素通常需規律吸入1周以上方能生效。根據哮喘病情,吸入劑量(丙酸倍氯米松或等效量其他糖皮質激素)在輕度持續者一般為200~500μg/d,中度持續者一般為500~1000μg/d,重度持續者一般為1000μg/d(不宜超過2000μg/d,氟替卡松劑量減半)。口服治療適用于吸入糖皮質激素無效或短期加強(如急性發作病情較重)的患者。常用的藥物有潑尼松和潑尼松龍,一般潑尼松起始劑量30~60mg/d,癥狀緩解后逐漸減量至≤10mg/d。然后停用,或改用吸入劑型。重度或嚴重哮喘發作時應及早靜脈應用糖皮質激素,如琥珀酸氧化可的松400~1000mg/d或甲潑尼龍80~160mg/d。癥狀緩解后逐漸減量,然后改為口服和吸入劑型維持。
(5)積極控制感染:重度哮喘發作患者氣道阻塞嚴重,易于產生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故應酌情選用廣譜抗生素靜脈滴注。可根據痰培養+藥敏結果選用敏感藥物。
(6)并發癥的處理
1)并發張力性氣胸:應及時行胸腔閉式引流術。
2)黏液痰栓阻塞氣道:可行支氣管肺泡灌洗術。
3)呼吸衰竭:可以先試用無創性通氣方式,若無效應及時早插管性機械通氣。必要時酌情加用呼吸末正壓通氣(PEEP),對于維持正常通氣容積所需壓力過高的患者,可試用允許性高碳酸血癥通氣策略。
2.中醫治療
(1)辨證論治
1)發作期
①冷哮
主癥:喉中哮鳴如水雞聲,呼吸急促,喘憋氣逆,胸膈滿悶如塞,咳不甚,痰少咳吐不爽,色白清稀而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熱飲,形寒怕冷,天冷或受寒易發,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脈弦緊或浮緊。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藥:射干麻黃湯或小青龍湯加減。射干10g,麻黃6g,紫菀10g,款冬花12g,半夏10g,五味子10g,生姜10g,芍藥10g,陳皮10g,干姜6g,細辛3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②熱哮
主癥:喉中痰鳴如吼,喘而氣粗息涌,胸高脅脹,咳嗆陣作,咳痰色黃或白,黏濁稠厚,排吐不利,口苦,口渴喜飲,汗出,面赤,或有身熱,甚至有好發于夏季者。舌苔黃膩,質紅,脈滑數或弦滑。
治法:清熱宣肺,化痰定喘。
方藥:定喘湯或越婢加半夏湯加減。白果10g,麻黃6g,桑白皮10g,款冬花10g,半夏10g,杏仁10g,蘇子10g,黃芩10g,生石膏30g,生姜10g,甘草6g。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③寒包熱哮
主癥:喉中哮鳴有聲,胸膈煩悶,呼吸急促,喘咳氣逆,咳痰不爽,痰黏色黃,或黃白相兼,煩躁,發熱,惡寒,無汗,身痛,口干欲飲。舌苔白膩微黃,舌尖邊紅,脈弦緊。
治法:解表散寒,清化痰熱。方藥:小青龍加石膏湯或麻杏甘石湯。麻黃9g,桂枝10g,芍藥10g,半夏10g,五味子10g,生石膏30g,杏仁10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④風痰哮
主癥:喉中痰涎壅盛,聲如拽鋸,或鳴聲如吹哨笛,喘急胸滿,但坐不得臥,咳痰黏膩難出,或為白色泡沫痰液,無明顯寒熱傾向,面色青暗,起病多急,常倏忽來去,發前自覺鼻、咽、眼、耳發癢,噴嚏,鼻塞,流涕,胸部憋塞,隨之迅即發作。舌苔厚濁,脈滑實。
治法:祛風滌痰,降氣平喘。
方藥:三子養親湯加減。蘇子10g,白芥子10g,萊菔子10g,茯苓10g,陳皮10g,蟬蛻10g,僵蠶10g,川貝母10g,桔梗10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⑤喘脫危證
主癥:哮病反復久發,喘息鼻扇,張口抬肩,氣短息促,煩躁,昏蒙,面青,四肢厥冷,汗出如油。脈細數不清,或浮大無根,舌質青暗,苔膩或滑。
治法:補肺納腎,扶正固脫。
方藥:回陽急救湯合生脈飲加減。熟附子10g,干姜10g,肉桂10g,人參10g,茯苓10g,陳皮10g,五味子10g,半夏10g,麥冬10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2)緩解期
①肺脾氣虛
主癥:氣短聲低,喉中時有輕度哮鳴,痰多質稀,色白,自汗,怕風,常易感冒,倦怠無力,食少便溏。舌質淡,苔白,脈細弱。
治法:健脾益氣,補土生金。
方藥:六君子湯加減。黨參15g,白術10g,茯苓10g,陳皮10g,半夏10g,前胡10g,杏仁10g,五味子10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②肺腎兩虛
主癥:短氣息促,動則為甚,吸氣不利,咳痰質黏起沫,腦轉耳鳴,腰酸腿軟,心慌,不耐勞累,或五心煩熱,顴紅,口干,舌質紅少苔,脈細數。或畏寒肢冷,面色白,舌苔淡白,質胖,脈沉細。
治法:補肺益腎。
方藥:生脈地黃湯合金水六君煎加減。人參10g,麥冬10g,五味子10g,山萸肉10g,山藥10g,茯苓10g,牡丹皮10g,澤瀉10g,當歸10g,半夏10g,熟地黃10g,陳皮10g,炙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2)驗方
1)廣地龍粉:每日3次,每次3g,可裝膠囊吞服,適用于熱哮者。
2)紫金丹:每日1~2次,每次服1.5g,重者可服3g。適用久病肺虛、喘咳不得臥者。
3)竹瀝湯:鮮竹瀝10mL,開水沖服,每日2次。適用于痰熱哮喘者。
3.藥物禁忌
(1)糖皮質激素
1)不宜過食含鈣食物:因哮喘患者服用糖皮質激素期間過食含鈣的食物,如蝦皮、發菜、海帶、乳類、豆類及其制品、骨頭湯、黑木耳、瓜子、芝麻醬、核桃仁、山楂、大棗、柑、橘及新鮮蔬菜等,會降低療效。
2)不宜高鹽飲食:高鹽飲食易引起水腫,因為糖皮質激素有保鈉排鉀作用。
3)不宜大量食糖:由于糖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潑尼松、地塞米松等)能促進糖原異生,并能減慢葡萄糖的分解,有利于中間代謝產物,如丙酮酸和乳酸等在肝臟和腎臟再合成葡萄糖,增加血糖的來源,減少機體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從而導致血糖升高。因此,服用糖皮質激素時要限制糖的攝取。
4)不宜與疫苗合用:因糖皮質激素能抑制免疫反應,使機體抵抗力減弱,若與疫苗(如麻疹病毒菌苗、脊髓灰質炎菌苗、天花菌苗、狂犬菌苗、破傷風類毒素、傷寒菌苗、流行性腮腺炎菌苗等)合用,易造成疫苗感染。
5)不宜與兩性霉素合用:合用可加重人體缺鉀。
6)不宜與噻嗪類利尿劑合用:噻嗪類利尿劑(如氫氯噻嗪、環戊噻嗪等)能促進鉀的排泄,合用易引起低鉀血癥。
7)不宜與含鈣藥物聯用:含鈣藥物(如葡萄糖酸鈣等)與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龍聯用會降低療效。
8)不宜與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合用:糖皮質激素能促進蛋白質分解和抑制蛋白質的合成,并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降低胃與十二指腸黏膜組織對胃酸的抵抗力,阻礙組織修復,使潰瘍愈合遲緩,與對胃有刺激作用的吲哚美辛等藥合用,可誘發或加重消化道潰瘍,故應避免合用。如臨床必須用時,應間隔投藥,并加服氫氧化鋁凝膠保護胃黏膜。
9)不宜與藥用炭合用:藥用炭的吸附作用可使糖皮質激素的吸收減少,療效降低。
10)不宜與藥酶誘導劑合用:藥酶誘導劑,如苯妥英鈉、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格魯米特等,能加速糖皮質激素的代謝,降低其血藥濃度,從而降低藥物作用強度和有效時間。
11)不宜與維生素A合用:因與維生素A合用,糖皮質激素的抗炎作用將受到抑制。
12)不宜與四環素合用:長期或大劑量應用糖皮質激素,能抑制巨噬細胞對抗原的吞噬作用,從而抑制機體的免疫作用。四環素能打亂腸道內各細菌間相互抑制的平衡,兩藥合用,易引起二重感染及誘發或加重耐藥菌所致的傳染病。
13)不宜與利福平合用:利福平有酶促作用,可使糖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等)代謝加快,療效降低。
14)不宜與免疫抑制合用:糖皮質激素與免疫抑制劑,如硫唑嘌呤、環孢素等合用,可誘發潰瘍或加重出血等不良反應。
15)不宜與降血糖藥合用:因糖皮質激素能促進糖原異生,升高血糖,與降血糖藥甲苯磺丁脲、苯乙雙胍、格列本脲等的作用相反。
16)不宜與洋地黃合用:糖皮質激素可引起鉀丟失,易導致洋地黃中毒和心律失常。
17)不宜與十灰散合用:十灰散的吸附作用,會減少糖皮質激素在機體內的吸收與利用。
(2)氨茶堿
1)不宜飯前服用:氨茶堿飯前服用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與食物同服或飯后服用,可減輕胃腸道的不適反應。
2)不宜過食酸性食物:服用氨茶堿期間過食酸化尿液的食物,如醋、肉、魚、蛋、乳制品等,會加快氨茶堿的排泄,降低其療效。
3)不宜食咖啡、茶葉、可可:氨茶堿與咖啡、茶葉、可可等同時服用,會加重對胃腸黏膜的刺激。
4)不宜過食高蛋白食物:因為高蛋白食物,如黑豆、黃豆、兔肉、雞蛋、淡菜等,能降低茶堿類藥物的療效。
5)不宜與含生物堿的中藥合用:氨茶堿與含有生物堿的中藥烏頭、黃連、貝母等聯合應用,會使藥物毒性增加。
6)不宜與含酸性成分的中藥或中成藥合用:氨茶堿與烏梅、山楂、山萸肉、五味子、金櫻子、覆盆子,以及山楂丸、保和丸、五味子丸、冰霜梅蘇丸等含酸性成分的中藥或中成藥合用,會因酸堿中和而降低彼此的療效。
7)不宜與普萘洛爾合用:因為這兩種藥物對磷酸二酯酶的作用相反,使兩者的作用相互抑制。
8)不宜與氯化銨合用:因氯化銨酸化尿液,減少氨茶堿的重吸收,加快其排泄,因而降低其療效。
9)不宜與β受體興奮劑合用:藥理研究認為,氨茶堿與β受體興奮劑(如特布他林)合用可致室性心動過速、室性纖顫等心臟不良反應。
10)不宜與西咪替丁合用:西咪替丁能與肝臟微粒體細胞色素P450氧化酶結合,產生直接的非競爭性酶抑制作用,使氨茶堿依賴P450酶氧化代謝受阻,代謝速度減慢,血清消除率降低,其血藥濃度因而升高,不良反應增加。
11)不宜與抗癲癇藥合用:抗癲癇藥苯巴比妥、苯妥英鈉等有肝微粒體酶的誘導作用,可使氨茶堿代謝加快,作用降低。
(3)碘化鉀
1)不宜與酸性食物同服:與酸性食物,如酸菜、醋、咸肉、山楂、楊梅、果汁等同服,易析出游離碘,對胃黏膜造成較大刺激。
2)不宜與酸性藥物合用:碘化鉀與酸性藥物(如阿司匹林、橙皮糖漿等)同服,能析出游離碘,對胃造成較大刺激,并能抑制胃內酶的活性。
3)不宜與甘汞合用:碘化鉀能使甘汞變為碘化汞和可溶性汞鹽,使其毒性增加。
4)不宜與三黃片合用:碘化鉀能沉淀三黃片中的生物堿,使后者藥效降低。
5)不宜與朱砂及含朱砂的中成藥合用:碘化鉀屬還原性藥物,與朱砂及含朱砂的中成藥合用,可生成有毒性的碘化汞而導致藥源性腸炎。
6)不宜與硫酸亞鐵合用:硫酸亞鐵與碘化鉀合用時可發生沉淀,影響鐵的吸收,降低療效。
(4)氯化銨
1)不宜與阿司匹林合用:阿司匹林對胃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與酸性藥物氯化銨合用,可增加前者對胃的刺激,促進胃腸道及腎小管重吸收,進而增加毒性。
2)不宜與氫氯噻嗪合用:氫氯噻嗪與氯化銨合用會引起血氨增高,有肝功能障礙的患者易致肝性腦病。
(5)沙丁胺醇:不宜與普萘洛爾合用,因沙丁胺醇的支氣管擴張作用(β2 受體作用)能被β受體阻滯劑普萘洛爾拮抗。
(6)擬腎上腺素藥:不宜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合用。因為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如左旋多巴、帕吉林、苯乙肼、丙咪嗪、阿米替林、異卡波肼、丙卡巴肼等)可使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5-羥色胺等單胺類神經遞質不被破壞而貯存于神經末梢中,與擬腎上腺素藥(如麻黃素、異丙腎上腺素、苯丙胺、間羥胺等)合用后可促使內源性去甲腎上腺素釋放,而導致高血壓危象。
(7)麻黃素
1)不宜與甲基多巴合用:因甲基多巴可減少神經元釋放去甲腎上腺素,合用可使麻黃素的作用減弱。
2)不宜與復方羅布麻合用:因兩藥合用可產生藥理性的拮抗作用,使兩者療效均降低。
3)不宜與洋地黃合用:因二者同服易增加洋地黃的毒性反應。
4)不宜與胍乙啶合用:因二者存在相互競爭的拮抗作用,合用可使兩者的作用均降低。
5)不宜與利血平合用:麻黃素能促進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引起血壓上升,與降壓藥利血平合用,屬于藥理性配伍禁忌。
6)不宜與甘草合用:麻黃素為多元環的強生物堿,二者合用易產生沉淀,使二者吸收減少而降低療效。
7)不宜與新斯的明合用:由于麻黃素屬擬腎上腺素藥,新斯的明屬擬膽堿藥,兩者的作用基本是拮抗的。
8)不宜與氯丙嗪、三氟拉嗪合用:由于氯丙嗪有α受體阻斷作用,而麻黃素能促進腎上腺素能神經遞質的釋放,對α受體、β受體都有興奮作用,二者并用可能會使血壓過低,而三氟拉嗪與麻黃素合用有致死的報道。
(8)腎上腺素
1)不宜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合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如苯乙肼、丙卡巴肼、異卡波肼、帕吉林等)可使腎上腺素破壞減少,二者合用可引起明顯的高血壓。
2)不宜與可卡因及三環類抗抑郁藥合用:可卡因及三環類抗抑郁藥(如丙咪嗪、阿米替林等)可阻斷腎上腺素能神經元攝取去甲腎上腺素,使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明顯加強,合用可引起嚴重高血壓。
3)不宜與α受體阻滯劑合用:α受體阻滯劑(如酚妥拉明、芐唑林、酚芐明等)與腎上腺素合用,可使腎上腺素的β作用占優勢,而導致嚴重低血壓。
4)不宜與利血平、胍乙啶合用:利血平、胍乙啶能導致腎上腺素受體發生類似去神經性超敏感現象,從而使有直接升壓作用的腎上腺素作用增強。
5)不宜與普萘洛爾合用:普萘洛爾與腎上腺素合用可引起血壓明顯升高,繼之出現反射性心動過緩。普萘洛爾是一種非選擇性的β受體阻滯劑,可阻止心臟的β1 受體和血管β2 受體。在應用腎上腺素之前,患者在3日內應停服普萘洛爾。如果普萘洛爾不能停用,就不應使用腎上腺素,以防發生高血壓反應。
6)不宜與吩噻嗪類藥物合用:吩噻嗪類藥物(如氯丙嗪、奮乃靜、三氟拉嗪等)能使腎上腺素的作用逆轉,引起低血壓。
7)不宜與氯仿、氟烷、甲氧氟烷、環丙烷合用:氯仿及環丙烷、氟烷、甲氧氟烷等麻醉劑能使腎上腺素對心肌產生敏感,因此不宜與以上藥物合用,以免引起心律失常或心房纖顫。
(9)異丙腎上腺素
1)不宜與含糖皮質激素的中藥合用:動物實驗證明,糖皮質激素可使心肌對異丙腎上腺素的敏感性增加,從而增強其對心臟的毒性。某些哮喘患者在使用異丙腎上腺素時突然死亡,很可能與糖皮質激素攝入有關。中藥三七、穿山龍、甘草、何首烏等含有糖皮質激素樣物質,不宜合用。
2)不宜與麻黃合用:擬交感神經藥異丙腎上腺素對β受體有很強的激動作用,可使血壓升高。麻黃中的麻黃堿能直接作用于α受體、β受體,發揮擬腎上腺素作用,亦能促使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釋放遞質,間接發揮擬腎上腺素作用。兩藥合用,對β受體的興奮作用顯著增強,易引起心律失常,升壓作用相加可致高血壓危象。
3)不宜與維拉帕米合用:因異丙腎上腺素可對抗維拉帕米的作用,使維拉帕米的效應減弱。
4)不宜與兒茶酚胺類藥合用:間羥異丙腎上腺素、妥洛特羅、甲氧那明、沙丁胺醇、丙卡特羅與兒茶酚胺類藥(如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等)合用,有時可引起心律失常。
(10)易致敏藥物:哮喘患者大多是過敏體質,故在使用易致敏藥物,如磺胺類、呋喃類藥物時,需特別注意。
(11)支氣管收縮藥物:本病的病理是支氣管痙攣,故不能應用支氣管收縮藥物,如嗎啡、氯丙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