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霉素中毒后遺耳失聰的治療
鏈霉素是治療結核病的首選抗生素,但它的毒性反應早已引起醫界注意。鏈霉素中毒的主要癥狀多見眩暈、共濟失調、耳鳴、重聽及耳聾等。
余常以骨碎補、石菖蒲二味為主藥治療鏈霉素中毒后遺耳失聰,每獲良效。觀耳聾一癥,原因甚多,但此之耳聾多責之于肝、腎二臟,以腎氣虛衰、孔竅失常閉塞常見。《靈樞·脈度》云:“腎氣通于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腎“在竅為耳”。耳為腎之官,腎氣受損可引起耳失聰。足少陽膽經經脈循行亦入耳,少陽與厥陰相表里,肝膽之病也可波及于耳。骨碎補入肝腎,補腎氣,可配以石菖蒲通耳竅,上病治下之意寓在其中。《本草圖經》記載:骨碎補一藥“用治耳聾”。唐代名醫甄權云其“主骨中毒氣”。石菖蒲一藥,《神農本草經》記載:“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音聲,主耳聾。”骨碎補配石菖蒲,二者共奏補肝腎、開心竅、聰耳明目之功。再結合臨床其他兼證加減變化,療效更著。
曾治劉某,男,成年人。患者自述初因肺部感染,用青霉素合鏈霉素治療半月,肺部感染雖然得以控制,但繼而出現耳鳴、聽力減退、雙目干澀、視物模糊、眼前似有異物飄動、步態蹣跚、共濟失調,時已半年余。平素胸悶不舒,腰酸乏力,心煩眠差,舌質淡紅、體胖,苔薄黃,脈沉弦細。
【處方】
骨碎補30g 石菖蒲6g 當 歸9g 杭白芍9g
牡丹皮9g 柴 胡6g 茯 苓15g 陳 皮9g
杭菊花9g 清半夏9g 夜交藤20g 甘 草6g
七劑,水煎服。
二診:服上方藥后已無耳鳴現象,聽力略增,但雙目仍微有干澀,行走不穩,舌脈同前。
三診:再服原方藥二十一劑,諸癥完全消失,于上方加女貞子、墨旱蓮,帶藥返里調養善后。
患者因用鏈霉素而出現眩暈、耳鳴、聽力減退、步態不穩等后遺癥。頭為諸陽之會,耳目乃清空之竅,腎虛則腦轉耳鳴,肝之精血不能上注于目則雙目干澀、視物模糊,故均與肝腎密切相關。方以重用骨碎補而補腎;當歸、白芍養肝血;石菖蒲、二陳湯以化痰濁而開竅;再輔以柴胡引藥入肝,夜交藤以安心神,牡丹皮以清虛熱。方藥對證,故中毒癥狀很快消失。后又加二至丸以平補肝腎而善后。
鏈霉素中毒耳失聰癥應及時發現,及時治療,療效與病程關系很大,病程愈短療效愈好,病程愈長則療效愈差。
以上點滴經驗和體會,供同道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