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少陽膽郁頭痛治驗

翁某,男,63歲,已婚,干部,病歷號085735。罹患偏頭痛20余年,呈間斷發作,每發于左側眉棱骨、太陽穴處痛不可忍,伴惡心、頭昏,常持續數日不休,致失眠、煩惱,長期靠服用止痛片、頭痛粉等鎮痛劑與安定、眠爾通等鎮靜藥緩解。經某醫院神經科診斷為血管神經性頭痛,服用麥角胺、咖啡因等藥無顯效。此次因多發性肛門瘺管術后,偏頭痛發作,左側太陽穴處及眉棱骨痛不可忍,并有惡心、煩躁、不思飲食、夜不能寐,于1981年3月6日邀余會診。

閱其舌,質紅苔黃而膩,診其脈,弦而數。辨為少陽膽郁、痰濕化熱之證,擬和解少陽、清化痰熱之法。

【處方】

陳 皮9g 云茯苓9g 半 夏9g 枳 殼9g

竹 茹3g 鉤 藤9g 桑寄生9g 葛 根9g

白 芷3g 甘 草6g

六劑,日服一劑,水煎服。

1981年3月25日二診:服上藥四劑后頭痛即減輕,惡心悉除,食欲增加,六劑后頭痛消失,精神轉佳,唯心煩失眠。藥見效機,大法不變,藥味略為增損。

【處方】

茯 苓12g 陳 皮9g 半 夏6g 竹 茹12g

枳 殼9g 黃 芩6g 桑寄生15g 鉤 藤9g

牡丹皮9g 川 芎6g 夜交藤20g 甘 草6g

七劑,日一劑,分2次服。

1981年4月2日三診:服上藥七劑后,頭痛未再發作,食欲明顯好轉,夜能入睡,苔由黃膩轉為薄白,脈弦。原方加黨參9g,再服七劑后,至今頭痛未再發作。

【按語】頭為諸陽經所會,清陽之氣隨經上升于頭,脈絡疏通,血液流暢,則頭腦清靈。凡外感內傷,尤其是內傷如少陽膽氣郁遏、肝氣不舒、肝經血熱、肝血瘀滯、肝腎不足、肝寒胃逆、痰濕化熱諸因素,均可致清陽之氣不能循經上升,頭失濡養,而引起頭疼。本案據左側太陽穴及眉棱骨痛不可忍、惡心納少、舌紅苔黃膩,診斷為少陽膽郁、痰濕化熱之證,用桑鉤溫膽湯(經驗方)加葛根、白芷,疏解膽郁,清化痰熱。因膽稟少陽春升之氣,膽氣升則萬化安,膽氣郁則為病。常見的是氣郁則生痰,痰濕內蘊又影響膽氣之升,故方中用溫膽湯清化痰熱,痰熱化則氣郁解而膽氣升,痰濕化熱易生風,用鉤藤以息風。膽氣郁則津液不升,用葛根以升騰津液。患者年逾花甲,肝腎已虧,用桑寄生以滋養肝腎。白芷雖少量,然為善治眉棱骨痛之良藥。全方組成嚴謹,正邪兼顧,標本同治,藥證相符,20余年之痼疾僅三診霍然而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洮南市| 宿州市| 佳木斯市| 凌海市| 淮安市| 成都市| 竹山县| 惠东县| 庐江县| 张家港市| 法库县| 沙坪坝区| 新乡市| 北安市| 枣强县| 灌阳县| 太谷县| 新邵县| 尖扎县| 仙游县| 喀什市| 加查县| 珲春市| 华安县| 嫩江县| 镇远县| 桂林市| 土默特右旗| 竹山县| 白银市| 长阳| 竹溪县| 贞丰县| 寻乌县| 墨玉县| 平陆县| 宣武区| 右玉县| 白山市| 阳泉市| 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