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運用活血化瘀法的粗淺體會

近年來,隨著對活血化瘀法研究的深入,活血化瘀的應用亦日益廣泛。但是,如何正確地使用活血化瘀法仍然是值得引起重視的問題。現不揣淺陋,談談個人的點滴體會,供諸同道參考。

一、必須據證而施

“人身所有者,血與氣耳”(《素問·調經論》)。因為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所以氣血失調是一切疾病的病理基礎。“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郁,諸病生焉”,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在正常生理狀態下,氣血相互為用,“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率血行,血母氣生,兩者不可分離。在病理狀態下,“氣有一息之不行,則血有一息之不運”,氣不行而血不運,血不行則瘀滯。瘀滯的部位可以沉積于一隅,使局部組織血液循環阻滯,也可因臟腑功能失調而瘀滯在某一臟腑,因而導致瘀血為患的種種病變。

無論瘀血為病如何復雜,但瘀血證的出現都與人體陰陽氣血虛實有關。要正確使用活血化瘀法,就應當對陰陽氣血虛實進行細致的辨證。醫學名著《醫林改錯》可謂集活血化瘀之大成,該書用活血化瘀法治療50種血瘀證,20種氣虛證,應用范圍之廣,其他醫著難以相比。但是,活血化瘀法的應用仍應據證而施。王清任認為:“氣有虛實,實者邪氣實,血有虧瘀,血虧必有虧血之因。”(《醫林改錯》)氣實、氣虛、血實、血虧,都可導致血液循環不暢或瘀阻而形成血瘀證;進而論之,陰虛、陽虛、陰陽偏盛偏衰,都可致血瘀證。因此,辨清陰陽氣血虛實諸證之所生,才能將活血化瘀法運用得當。

活血化瘀法,是根據《素問·至真要大論》“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的原則制定的。而“疏氣令調”原則的運用,又必須結合氣血虛實而兼顧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這里的“定”“守”“決”“掣”就是依據辨證所得結論而要求怎樣運用活血化瘀法的。該法的運用,不是見瘀治瘀,而是從整體的、動態的觀點出發,辨證地運用,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運用舉例

【例一】中經絡案

劉某,男,56歲,病歷號122540。左側肢體麻木、步履艱難已3天。素有高血壓病史,今查BP:160/100mmHg。3天前感左腿麻木、軟弱無力,右側頭微痛,次日麻木連及左側身體及顏面,步履艱難。就診時見:頭暈,嘔吐,自覺心中惕惕不安,盜汗,睡眠不實,納食尚可,二便調,舌暗紅,苔薄白、根部厚膩,脈弦躁急。診為中經絡;證屬肝腎陰虛,陽擾風旋,經絡瘀滯;治宜養陰平肝,活血通絡。

【處方】

鉤 藤15g 桑寄生20g 土鱉蟲15g 墨旱蓮20g

丹 參30g 女貞子20g 赤 芍9g 白 芍9g

地 龍10g 川牛膝9g 石決明15g 生地黃12g

雞血藤15g

藥服十四劑,諸癥均好轉,已能自己行走,但左腿沉重不靈活,脈舌同前。肝陽既平,化瘀通絡即是治本。

【處方】

當 歸9g 赤 芍12g 牡丹皮12g 丹 參12g

桃 仁9g 紅 花6g 雞血藤15g 枳 殼9g

郁李仁9g 橘 絡9g 絲瓜絡12g 茵 陳15g

連服上方藥月余,諸癥平穩。

本案首診寓活血通絡于養陰平肝之中,方中以二至、生地黃養陰,白芍護肝陰,桑寄生、鉤藤、石決明平肝,牛膝補肝腎而引血下行,丹參、雞血藤活血養血,牡丹皮涼血活血,土鱉蟲、地龍活血通絡。服上方藥后,病情迅速得到控制,并逐漸好轉,起到了化險為夷的作用。次診時,肝陰得充、肝陽得平,即以化瘀通絡而善其后。

【例二】腹痛久治不愈案

患者陳某,女,43歲,軍人。自1978年胃大部切除后,發生腸粘連,1982年因腸粘連而致腸梗阻,經治緩解。但小腹脹痛不除,時欲吐,口干欲飲,眠差,大便干,日行一次,舌嫩紅有齒痕,舌體瘦,苔白少津,脈弦細。診為:氣郁化熱,血熱而瘀。治宜清肝涼血,佐以活血為法。

【處方】

川楝子9g 延胡索9g 木 香3g 當 歸9g

赤 芍12g 白 芍12g 牡丹皮9g 炒桃仁9g

甘 草6g

藥后少腹脹痛減輕,大便調暢,欲吐之狀已愈,守上方加薏苡仁15g、山藥15g,守方服藥半月而痊愈。

本案因病久,腸道氣滯,郁熱內積,以致氣滯血瘀。仿王清任活血化瘀兼清熱涼血的膈下逐瘀湯之意,而不用其方。以川楝子、延胡索平肝清熱止痛,以易桂枝、茯苓,以赤芍、白芍、牡丹皮、桃仁活血涼血,木香理氣,當歸養血,甘草調和諸藥。僅二診即見著效。

【例三】失眠治愈案

患者謝某,男,47歲,北京人。失眠20余天,每日徹夜不寐,或稍寐即醒。伴右臀部疼痛,肌電圖示為“肌原性損害”,多方治療乏效,求治于余,就診時見:顏面消瘦,口干而苦,時頭暈,納差,大便偶不成形,診脈細而澀,舌質暗紅,苔薄白、根微黃。治以疏肝活血,清心安神為法。

【處方】

當 歸9g 赤 芍12g 白 芍12g 丹 參12g

牡丹皮9g 桃 仁9g 青 皮9g 陳 皮9g

柴 胡6g 黃 芩6g 蓮子心6g 夜交藤20g

白茅根15g 甘 草6g

服藥七劑,即能入睡,每晚能睡7小時,右臀部疼痛亦減輕,脈舌基本同前,仍守上方去白茅根加懷牛膝9g、木瓜9g,續服藥七劑而安。

肝藏魂,心藏神,肝魂心神皆賴血液為其藏舍基礎。若肝郁化熱,熱擾心神,氣滯血瘀,神魂失養,導致失眠,因而用疏肝活血、清心安神法,藥到病愈。

三、運用活血化瘀法的體會

要正確使用活血化瘀法,個人體會應注意以下事項。

(一)要掌握辨證規律

對瘀血的辨證,除把握其特有癥狀和體征外,還應以動態發展的觀點去辨治瘀血。應注意以下幾點。

1.辨虛實:虛實是辨治大綱,正如王清任所言,“因虛弱而致病,自當補弱而病可痊”,“因病久而致身弱,自當去病,病去而元氣自復”。氣有虛實,血有虧瘀,使用活血化瘀法時應詳加辨識。

2.辨標本緩急: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瘀重則逐瘀,瘀輕則活血,否則易犯虛虛實實之弊。

3.辨臟腑:臟腑辨證是重要的辨證方法之一,不明臟腑則不可以言醫,不知病之所在則用藥無方。

4.辨經絡:經絡有正經、經別、絡脈之分,瘀血程度有淺深輕重之別,因此,使用活血化瘀法應依據不同經絡和瘀滯的程度而處方遣藥。著名醫家王清任分上、中、下而運用通竅、血府、膈下、少腹等逐瘀湯,實為活血化瘀之楷模方劑。如能再根據不同經絡的病所,加入一些必要的引經藥物,可能會進一步提高辨治效果。

(二)要權衡藥物用量

活血化瘀藥物有一個基本共性,即少用則活血,多用則破血,瘀重則重用,瘀輕則輕用,且宜隨正氣強弱而配伍不同的扶正藥物。同時,體質強弱、年齡大小、病程長短、疾病的輕重等,都是使用不同藥量的依據。所以,王清任強調說:“藥味要緊,分量更要緊。”

(三)要講究服用方法

服藥方法,不可忽視。一方面因活血化瘀藥往往易傷正氣,應中病即止,不可過服;另一方面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運用祛邪達到扶正,或扶正達到祛邪,或攻補兼施。素來擬方用藥,斟酌分量,考究服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河市| 肇庆市| 宜都市| 无为县| 广丰县| 偃师市| 平度市| 南昌县| 平和县| 闸北区| 中牟县| 旌德县| 城固县| 望谟县| 镇江市| 南漳县| 安阳市| 祁阳县| 南昌县| 闽清县| 高邮市| 沂水县| 武城县| 肇州县| 宜兰县| 永宁县| 当阳市| 军事| 台江县| 嘉荫县| 黄龙县| 海阳市| 浦东新区| 元谋县| 开平市| 北海市| 新民市| 营山县| 策勒县| 罗山县| 栾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