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安全年度報告:監測預警2017
- 顧海兵 張敏 張帥等
- 2363字
- 2020-08-07 16:01:52
2.3 經濟安全條件中的財政金融領域:國別(地區)分析
如前文所說,在今年的報告中,在分析經濟安全條件和經濟安全能力的基礎上,我們增加了從國別(地區)視角的分析,在財政金融領域,本節選取了美國、歐盟和日本,來重點監測2016年這三個國家或地區對我國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
2.3.1 經濟安全條件之財政金融領域:美國
《中國外債報告(2011—2013)》上有2011年到2013年中國對美負債的數值,但是國家統計局、商務部、外債管理局、美國商務部、美國經濟分析局等機構以及《中國外債報告》等雜志上,均無2014年到2016年中國對美負債的具體數額。盡管沒有找到具體的數據,但是我們可以根據中國外債余額中的美元債務占比的增長率來近似估計美元債務的增長率。再代入《中國外債報告》中給出的2013年末中國對美負債的具體數據,依此來計算出2014年到2016年中國對美負債的具體數據(見表2-3)。
表2-3 中國登記外債余額中美元債務的占比

資料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
負債率方面:計算2014年到2016年中國登記外債余額中美元債務占比的增長率,再以此增長率為中國對美負債的增長率的近似值,計算出中國對美負債,以及占外債余額的比重,并計算相應的不安全分(見表2-4)。
表2-4 因美國扣除的負債率不安全得分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與計算。
短期外債方面:根據外匯管理局數據,2014年以前,中國的短期外債余額中,與貿易有關的信貸占比均在70%以上,2015年后,由于全球貿易的低迷,中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該比率降至略低于50%,但是仍然是短期外債余額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在短期外債中,貿易信貸占據的比重最大,因此本報告根據中美雙邊貿易額在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來分解出中國短期外債里面中國對美短期外債的部分(見表2-5、表2-6)。
表2-5 中國同美國的貿易額在中國外貿總額中的占比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商務部。
表2-6 因美國扣除的短期外債占外債的比重的不安全得分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商務部。
2012年到2016年因美國扣除的安全分數,負債率方面是4.2、1.0、1.1、1.9和1.1分,2012年到2013年斷崖式的下降是統計方式的改變造成的,隨著2013年資本項目信息系統上線,負債率不安全分中美國所占的份額陡降,而之所以直到2015年因美國扣除的負債率的不安全得分才發生巨變,是因為我國負債率發生了變化,簡單來說是因為我國主動清償外債,導致原本就不高的外債負債率更低了,因此降低了外債負債率方面的安全得分,但是隨著2015年我國外債去杠桿進入尾聲,2016年外債負債率有所回升,因此負債率方面的安全得分回升;短期外債占外債的比重方面為3.0、3.7、3.0、2.1和1.6分,美國在此部分所占份額穩定,故美國扣除的安全分數同我國不安全得分變化的趨勢一致,先上升后下降。
2.3.2 經濟安全條件之財政金融領域:歐盟
負債率方面:國家外匯管理局提供了2012—2016年中國外債幣種結構的相關數據,其中有歐元債務占外債的比重。考慮到中國對歐盟負債并不僅以歐元貨幣形式存在,因此不能直接以歐元債務作為中國對歐盟的負債。由表2-7、表2-8可知,在歐盟范圍內,德國、法國和英國是歐盟國家之中的主要債權國,但是本報告未能找到后續年份中有關中國外債國別分解的數據。因此,本報告考慮中國對德、法、英三國的負債同中國的歐元債務占比之間是否存在較為穩定的比例關系。數據顯示,2009—2013年中國對三國的負債占比與中國的歐元債務比例的比值分別為1.44、1.70、0.84、1.30和1.67,數值相對穩定,取這5個比值的算數平均數1.39作為乘數,結合2012年到2016年中國的歐元債務占比,來估算中國對歐盟的負債占比。
表2-7 2009—2013年中國登記外債債權人國別(地區)結構

資料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中國外債報告(2006—2010年).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2:16;國家外匯管理局.中國外債報告(2011—2013年).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5:17.
表2-8 因歐盟扣除的負債率的不安全得分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與計算。
短期外債占外債的比重方面:同美國部分類似,根據中歐雙邊貿易額在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來分解出中國短期外債里面中國對歐盟短期外債的部分,見表2-9、表2-10。
表2-9 中國同歐盟的貿易額在中國外貿總額中的占比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商務部。
表2-10 因歐盟扣除的短期外債占外債的比重的不安全得分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商務部。
2012年到2016年因歐盟扣除的安全分數,負債率方面為1.9、1.4、1.8、2.9和2.0分,數據相對平穩,歐盟所占份額也平穩;短期外債占外債的比重方面為3.4、4.0、3.3、2.1和1.7分,歐盟在此部分占的份額和我國不安全得分趨勢一致,先上升后下降,二者相乘,故歐盟扣除的安全分數也是先上升后下降。
2.3.3 經濟安全條件之財政金融領域:日本
負債率方面:國家外匯管理局提供了2012—2016年中國外債幣種結構的相關數據,其中有日元債務占外債的比重。考慮到中國對日本負債并不僅以日元形式存在,因此不能直接以日元債務作為中國對日本的負債。本報告采用同第2.3.2節中預測負債率中歐盟所占份額相同的思路,考慮中國對日本的負債同中國的日元債務占比之間是否存在較為穩定的比例關系。數據顯示,2009—2013年中國對日本的負債占比與中國的日元債務比例的比值分別為1.16、1.22、1.13、1.23和1.43,數據差距較小。取這5個比值的算數平均數1.23作為乘數,結合2012年到2016年中國的日元債務占比,來估算中國對日本的負債占比。具體見表2-11。
表2-11 因日本扣除的負債率的不安全得分

資料來源:作者計算與整理。
短期外債占外債的比重方面。同美國部分類似,根據中日雙邊貿易額在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來分解出中國短期外債里面中國對日本短期外債的部分(見表2-12、表2-13)。
表2-12 中國同日本的貿易額在中國外貿總額中的占比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商務部。
表2-13 因日本扣除的短期外債占外債的比重的不安全得分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商務部。
2012年到2016年因日本扣除的安全分數,負債率方面為1.8、1.1、1.1、1.4和0.7分,數據緩慢下降,原因是日元債務比例下降;短期外債占外債的比重方面為2.0、2.2、1.7、1.0和0.9分,其下降趨勢是日本所占份額逐步下降與不安全得分先上升后下降共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