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三角區域發展報告(2015)
- 梁慶寅 陳廣漢
- 588字
- 2020-08-07 15:43:05
總論
廣東省“十三五”粵港澳合作戰略研究
摘要
“十二五”期間,粵港澳合作在體制機制創新、經貿關系、重點區域等多個方面取得良好進展。本文在回顧和總結“十二五”期間粵港澳合作的經驗的基礎之上,對“十三五”時期粵港澳合作的發展方向進行了規劃和展望。通過詳細分析粵港澳進一步合作的有利條件和制約因素,指出了合作發展的長期趨勢,并提出“十三五”時期粵港澳合作的目標、任務和措施,在此基礎之上,為繼續深化粵港澳合作發展提供政策建議。
關鍵詞:粵港澳合作;十三五;戰略規劃
“十二五”以來,在“一國兩制”框架之下,粵港澳合作取得重大進展。隨著《CEPA補充協議八》《CEPA補充協議九》《CEPA補充協議十》的簽訂,內地對香港、澳門的經濟開放與合作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2014年12月,內地與港澳分別簽訂了率先在廣東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協議,確立了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開放的形式,這不僅是粵港澳合作制度創新的重大突破,而且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重要成果。
在未來的“十三五”期間,粵港澳合作既面臨著內地全面對外開放的新態勢、加快建設自由貿易區的新機遇,同時也存在因制度文化差異而不斷凸顯的深層次矛盾和挑戰。為此,廣東仍需進一步解放思想,堅決破除各方面的體制機制弊端,繼續探索擴大對港澳開放、促進深化改革發展的思路和措施;通過合作體制機制創新來推進粵港澳三地的制度對接與社會融合,以全面實現粵港澳的經濟社會一體化。
推薦閱讀
- 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報告(2013)
- 對“一帶一路”重點國別和重點領域的調研與思考
- 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研究
- 陜西宏觀經濟發展報告(2018):聚焦“五新戰略”,奮力“追趕超越”
- 共建世界級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二十年發展歷程
- 基于空間視角的我國區域金融生態運行效率研究
- 襄言隨語:地方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與改革創新
- 珠三角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發展研究報告
- 思索·改革:自由貿易試驗區
- 民營經濟政策環境與高質量發展:基于內蒙古自治區的調查研究
- 改革與發展:遼寧區域經濟社會若干問題研究(王寶民文集)
- 新疆蒙古族社會現狀報告:和靜縣和烏魯木齊市等地蒙古族社會經濟發展的調查與分析
- 2013甘肅發展報告
- 武威社會經濟發展研究
- 西部區域創新能力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