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三角區域發展報告(2015)
- 梁慶寅 陳廣漢
- 1260字
- 2020-08-07 15:43:07
一、香港跨界交通情況現狀
(一)客運交通基本情況
根據香港規劃署最新發布的南來北往二零一三至一四跨界旅運統計調查,在1999—2014年,香港平均每日跨界旅客人次每年以平均5.66%的速率增長,2014年平均每日跨界旅客人次達到658100人/天。根據起訖點將其劃分為香港—內地往來與香港—澳門往來人次,跨界旅客的增長情況如圖1所示。

圖1 香港平均每日跨界旅客人次增長情況(人/天)
資料來源:香港規劃署南來北往二零一三至一四跨界旅運統計調查,table_cbts2013-14_ch1。
香港—內地之間的跨界旅客人數占比一直處于90%以上,同時香港—澳門之間的跨界旅客占比一直在上升,從1999年占比6.4%,增長至2014年占比8.1%。香港與內地、澳門之間的跨界需求不斷增加,且港澳之間的跨界人次占比有所增大。
進一步細分香港跨界旅客的起訖點,將其分為珠江三角洲、廣東省其他地方、上海、北京、內地其他地方,2014年以上地區與香港之間的跨界旅客占比如圖2所示。

圖2 2014年香港跨界旅客起訖點分布占比情況
資料來源:香港規劃署南來北往二零一三至一四跨界旅運統計調查,table_cbts2013-14_ch3A。
其中,珠江三角洲與香港之間的跨界旅客運輸占比超過90%,是與香港往來客運的最大組成部分。珠江三角洲九市與香港之間的跨界旅客占比情況如圖3所示。

圖3 2014年珠江三角洲九市與香港之間的跨界旅客占比情況
資料來源:香港規劃署南來北往二零一三至一四跨界旅運統計調查,table_cbts2013-14_ch3A。
珠江三角洲九市中,珠三角東岸的城市與香港之間的跨界旅客占比較大,西岸城市與香港之間的跨界旅客占比較小。珠三角西岸與香港之間長期缺乏有效的陸路交通建設與這一現象關系密切。
跨界旅客的交通運輸方式包括了邊界列車、過境巴士、私家車、穿梭巴士、飛機、渡輪、直通車、專營巴士等,將其歸納為鐵路、空運、水運、公路四種方式,圖4繪制出了四種交通方式的分擔比例變化情況。

圖4 香港跨界旅客交通方式占比情況
資料來源:香港規劃署南來北往二零一三至一四跨界旅運統計調查,table_cbts2013-14_ch3A。
公路在交通運輸方式中所占比例從1999年的12.3%增長至2014年的42.7%,所起的作用不斷增大,同時旅客對公路運輸的需求也在增長。
(二)跨界車流量情況
香港的跨界車輛包括貨柜車、貨車、私家車、過境巴士與穿梭巴士,根據各車輛類型統計的平均每日過境車輛情況如圖5所示。

圖5 香港平均每日跨界車輛
資料來源:香港規劃署南來北往二零一三至一四跨界旅運統計調查,table_cbts2013-14_ch5。
總體香港的平均每日跨界過境車輛從1999年的30000輛/天,增長至2014年的42000輛/天,私家車的占比從1999年的11%增長至2014年的43.1%,構成了增長的主要部分,貨柜車數量減少。
從車輛起訖點統計分析香港與內地之間的來往車輛,2014年的平均每日情況如圖6所示。

圖6 2014年香港與內地之間跨界車輛起訖點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香港規劃署南來北往二零一三至一四跨界旅運統計調查,table_cbts2013-14_ch5。
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跨界車輛,其中為珠江三角洲的車輛占比為97.1%,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情況如圖7所示。

圖7 2014年香港與珠三角地區跨界車輛起訖點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香港規劃署南來北往二零一三至一四跨界旅運統計調查,table_cbts2013-14_ch5。
深圳與香港之間的跨界車輛占比75.5%,東莞占比17.3%,珠江東岸的城市占比比重大,珠江西岸的城市與香港之間的跨界車輛占比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