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的電視新聞生產:平臺思維與流程再造
- 張柱
- 900字
- 2020-08-07 15:41:46
第四節 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生產的理論資源
一、媒介融合
電視新聞生產流程再造是對現有流程的優化和顛覆,思考的邏輯是現有流程不適應或者無法滿足新聞生產的需要,而導致出現這樣局面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新媒體環境下的媒介融合,這是本研究的一個重要理論資源。上世紀八十年代,“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概念在美國興起,美國馬薩諸塞州理工大學的浦爾教授等諸多學者指出:各個媒介之間將會出現結盟、聯合等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包括組織架構上、新聞業態上、傳播渠道上,各個媒體通過融合可以優勢互補,揚長避短,發揮出比單個媒體更強的新聞生產和傳播能力。而且,這種融合趨勢導致了各種新媒體傳播集團的出現,新技術新聞生產樣態的出現,受眾參與新聞報道模式的出現等等一系列新聞業界的深刻變革,最終結果會反映到新聞生產流程上,通過新聞生產流程的再造來實現。
媒介融合的發生也不是突飛猛進的,而是有發生的前提,有進行中的具體步驟,還有產生的具體結果。其前提可以歸結為技術動因、經濟動因、政策動因和受眾動因幾個方面。技術動因是指新技術的發展模糊了各個媒介之間的界限,報紙、廣播、電視和網絡通過新技術可以相互借鑒,在新技術的推動下,通過網絡看報紙,看電視、聽廣播等等已經沒有了固定的模式,各個媒介之間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機會也越來越大。經濟動因是指市場需求發生了變化,新聞生產的終極目標是生產能夠被受眾所接受所喜愛的新聞產品,單一的以媒體自身為中心的新聞生產已經無法為繼。政策動因是指1996年開始,美國、歐洲、英國和韓國等一系列國家和地區通過頒布《電信法》、《邁向信息之路》、《英國電信法》和《廣播法》等相關法規,放寬了對媒體所有制的限定,打破了對媒體種類限制,允許不同業務展開競爭和互相的進入。受眾動因是指受眾的需求成為了新聞生產的核心,為受眾提供充分的服務成為了各個媒體首要任務,推動了媒介融合的進程。
由上可知,媒介融合的進行是有充足動因的,不僅如此,媒介融合的目標也非常清晰明確:包括信息內容的共享、交互式的推廣、集約化的個性生產、受眾參與的全民報道等等,就是為了讓受眾利用無所不能的各種形態的終端,獲取各自所需的信息服務。媒介融合拓展了媒體的內涵和外延,再一次使媒體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