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閑云野鶴·東籬雜文
- 秦黎明
- 1327字
- 2019-12-20 10:27:28
8、年輕一代的藝術觀是不是膚淺?
周六去世紀劇院看舞臺劇《三體》,真人演的,效果不錯。
《三體》小說評價很好,也在國際上獲獎了,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投資商去將這個小說拍成電影或電視劇。
背后原因可能是,賺不到錢吧。
賺不到錢的原因,是觀眾少,沒人喜歡科幻片。
中國有的是歷史可以拍,拍完就可以賺錢,觀眾的情趣還在宮斗?!前兩年紅極一時的古裝片《瑯琊榜》。估計沒幾個人能說出是什么朝代的片子。盡管個個看的津津有味。
制片人邀請幾個鮮肉去演一下楊東好像也不錯啊。
宮斗劇太多,胃口不好,以至于電視我都常年不開了。電影宣傳的大片也不怎么看了,對張藝謀也很失望,從《英雄》到《長城》一路走來都不怎么好。姜文的電影《讓子彈飛》等也還好吧,但是在表達人性等方面感覺還是不夠。其中好多橋段很尷尬。
如果觀眾只是為了看鮮肉的臉而看電影,我覺得年青一代也太膚淺了,這么膚淺的年青一代,中國在藝術層面真的無望了。
昨天看了一部法國片子,講的一個藝術家如何經營博物館的事,拍的平常,也沒什么大制作,但是表達人性關系方面很深刻,看完之后有思考的空間。
那么多新拍的古裝片我都看不下去,因為我覺得沒勁,金庸的小說肯定是武俠經典了,可是為什么我只喜歡香港無線版的呢。看這些老片真的是一種藝術享受,從劇情,人物演繹,到音樂,臺詞,整體的飄逸感。
大陸拍的挺難做到的,而且越來越差,以前覺得李亞鵬周迅演的不好,后來再看看那些年輕人演的,更差了。
最近看了一集新拍的《笑傲江湖》,看一半就受不了了。真不知道這些年輕人看過原著嗎?!
娛樂圈還有沒有藝術性?為什么是這種局面?難道真的像馮小剛說的有垃圾觀眾,才有垃圾電影。
講老實話,馮小剛拍的一些貼近生活的影片還是不錯的,從《甲方乙方》到《芳華》,很生活化,也表達人性,不是都純搞笑。
《泰囧》這種片子我是不會看的,太低幼了。王寶強能成名,一方面不是有觀眾喜歡他那形象嗎?反正我不喜歡,除此之外,我還不喜歡郭德綱,趙本山等那類藝術吧。搞笑之后呢,留下一片空虛。王寶強的那種裝傻充楞我更不喜歡,不做作嗎?!
張藝謀最近又拍新電影了,《影》,水墨畫面,好像還是武俠古裝。我特別想知道,除了古裝武俠,現在生活你們什么都挖掘不出來了?能不能拍點時裝劇,農村生活都市生活都好。看見古裝劇就胃口不好。
《我不是潘金蓮》還不錯,但是太偏遠了。中國農村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都那風貌?至少北京郊區應該不是吧。
世紀劇場看《三體》還是滿座的,演員也演得很入戲,編劇將一本書濃縮在三個小時內完成,劇本設定很緊湊。
坐在我身邊的阿姨看的哈欠連天,一會兒吃蘋果一會兒喝水。下半場時候她就不見了。
想起我兒子曾經和我說的一句話:經濟和科技快速發展的社會,讓上一代人與新一代人之間產生了更深的代溝,更難溝通和相互理解。特別對那些上一代人,高濃度時代變化,不學習提升想立刻進化太難了。
買個智能手機很容易,只要錢夠,但是要立刻讓藝術修養審美來幾個階躍,太難了。
不過看到還有那么多年輕人認真看完下半場,并且,當謝幕時,汪淼出來預告,明年還將排出《三體》續集《黑暗森林》時,全場爆發出熱烈掌聲。
套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希望總是有的,正如腳下的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思考題:有誰知道《瑯琊榜》是以哪個時代背景寫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