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打造你的領導力:從“管人”到“管全局”的突破作者名: 彭飛本章字數: 12字更新時間: 2019-12-20 10:20:31
第三章 如何準確定位領導力
01 你是什么類型的領導者
在企業中,你是什么類型的領導者?在領導企業時,你要做臺前明星,還是甘做幕后導演?
在當代企業中,領導力更多體現為人際關系。這種關系有時是一對多的,有時則是一對一的。但不論領導對象數量的多少,領導力都包含著核心人物和追隨者之間的聯系。這種聯系所能發揮的價值高低,取決于領導者是如何建立和維持人際關系的能力,也取決于領導者怎樣界定自身在組織中的角色。如果他們將自己定義為臺前明星,那么這種聯系勢必薄弱,而如果他們甘于擔當幕后導演,則人際關系的內涵必定大為豐富。
歷史可以證明,總是希望擔任明星的領導者,很少有長遠成功的。某些企業家忙于作秀,今天參加高端論壇,明天發布產品演示,后天又進行慈善活動……但恰恰是這些企業家面對著未來事業生涯的風險。因為他們整天都猶如站在聚光燈下的明星,忘記了自己的本職工作是要理順企業內的關系,將企業所需要的角色,分配給不同位置上的人。除此之外,領導者還應該教會不同的員工,去主動接受、適應并扮演好角色。這樣,領導者就能成為功勛卓著的幕后導演。
不可否認,許多企業家天然具有成為商界明星的魅力和能力,他們有理由利用自己的天賦,成為企業形象的代言人。但越是這樣,他們就越應該看清自我,不應沉溺其中那些耀眼的角色,而不愿擔任默默無聞的領路者。
南唐后主李煜,藝術創作能力極強,開啟了婉約詞流派的源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這樣的詞句足以見證其非凡魅力。然而,他并沒有弄清楚自己應如何去整合個人能力,最終身死故國。
類似于李煜的失敗,在企業組織中,如果領導者日常角色和其職責不相匹配,組織內部的混亂現象將會越發嚴重。
領導者是否很好地履行了引導企業的責任,是否讓自己成功地擔任了幕后導演?你可以定期向自己詢問下面的問題,并對自我角色加以檢驗:
第一,你花費多少時間用在親自應付缺失和掩蓋漏洞上。
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會用“最妥善”的方式來處理問題,尤其是為了能夠掩蓋企業的弊病而巧妙地使用不同“招數”。那么,情況就值得警惕了。這說明你總是自己在舞臺前忙忙碌碌,運用不同的方式粉飾太平。但事實上,這只是你在拖延時間,你手頭并沒與真正能夠幫助企業解決大問題的員工。你必須要能夠毫不留情地加以反省,從而騰出時間,退居“教練者”和“導演者”的位置,讓員工在指導下能夠得以成熟,從而有效地為企業組建能夠充分改變現狀的人才團隊。
第二,有沒有人會不留情面地指出問題。
每個領導者都需要一群唯馬首是瞻的人才,但與此同時,你也需要一個敢于在后臺向你誠實指出問題的人。哪怕這樣的人習慣性地對很多事情存有疑問,但你也需要給他充足的空間和機會,聽取他對你和其他任何人所提出來的看法和意見。
允許少量這樣的“挑刺者”存在,還有利于另一種情境:當領導者希望能夠在組織內毫不留情地進行抨擊時,自己無需站出來“開火”,而是通過鼓勵“挑刺者”,實現對臺前員工的批評和監管。你的身邊必須有這種角色,他們是能夠說出皇帝沒有穿衣服的關鍵人物。
第三,有沒有為自己預定下暫停時刻。
是否安排了暫停時刻,這是領導者經常忽略的。尤其當企業發展一馬平川的時候,領導者經常會貪圖表面的輝煌成績,不斷加快自己的工作節奏,鼓舞員工的熱情。這種情況當然值得歡欣鼓舞,但領導者必須明白,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應該及時預留下暫停時刻。
這樣的時刻你需要重新整理你在“幕后”制定出的決策,并對員工加以重新提示和訓練,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因此來檢驗自己的“教學”效果,判斷組織是否正走在健康發展的道路上。相反,如果沒有這種有效暫停,工作一線所出現的風險問題會逐步積累,最終爆發,導致企業遭遇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