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項目管理辦法

為實現學校人才培養目標,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探索基于信息技術的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加快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鼓勵和支持教師不斷創新課堂教學形態,進一步落實《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工作方案》,全面提高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現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一、建設目標

圍繞我校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探索慕課、翻轉課堂等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教學形態創新,促進教育教學觀念轉變,引領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推動優質教學資源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共建共享,滿足學生和學習者個性化學習與終生學習的需求,提升課程的教學效果和影響力,實現課堂教學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從以知識傳授為主向以能力培養為主轉變,從以課堂學習為主向多種學習方式并存轉變。

通過3~5年的努力,建設一批高質量的精品慕課、校本慕課和混合式教學課程,形成運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創新課程教學形態的氛圍,力爭實施翻轉課堂等混合式教學的課程達到80門,產生8~10門在區域在線課程平臺具有引領效應、3~5門在全國知名在線課程平臺具有一定影響的在線課程,使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成為學校辦學的新特色和新亮點。

二、建設要求

根據學校課程建設的現狀,通過立項形式有重點地、快速地啟動一些課程教學形態的信息化創新,擬實施精品慕課、校本慕課和混合式教學三種形式的教學形態創新應用。各教學單位應根據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分步推進的建設原則,客觀梳理專業課程建設的基礎,并認真規劃本專業課程教學形態創新計劃,還應根據專業特色建設和綜合實力提升的需要來選擇重點課程或核心課程建設計劃。

(一)慕課建設項目

開展慕課建設項目旨在推動優質課程教學資源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共建共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社會學習者提供優質課程教學資源,擴大學校的社會影響力,提升學校的社會服務能力。慕課建設項目擬分為精品慕課(MOOC)和校本慕課(SPOC)兩種,精品慕課旨在推動我校慕課建設在校外的展示和推廣;校本慕課強調在校本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慕課建設項目應該注重在線學習的有效性,強調課程教學內容的結構化、知識點的碎片化、教學資源的富媒體化,重視學習過程管理。

1.總體要求

申報課程須在長期教學實踐中形成獨特風格,教學理念先進、方法科學、質量高、效果好,得到廣大學生、同行教師和專家、社會學習者以及行業企業專家的好評和認可,在同類課程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較強的示范性。

2.內容要求

課程應以知識點為單位組織教學內容及其他環節,創新、優化課程的整體教學設計。課程內容能夠涵蓋課程相應領域的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綜合應用、前沿專題、熱點問題等,具有相對穩定性、基礎性、科學性、系統性、先進性、適應性和針對性等特征,適合網上公開使用。

3.資源要求

應結合實際教學需要,以服務課程教與學為重點,以課程資源的系統、完整為基本要求,以資源豐富、充分開放共享為基本目標,注重課程資源的適用性和易用性。課程資源應包括按照知識點提供的視頻、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教學進程、試題庫、教案或演示文稿、重點難點指導、作業、參考資料目錄、案例庫、專題講座庫、素材資源庫等。

建議將視頻以知識點的形式切割成若干內容精簡的小單元(小節),每一節視頻以10分鐘左右為宜,最長不要超過20分鐘。視頻采用主流文件格式(如MP4格式),確保一般的個人電腦或移動終端都可以正常播放。此外,還應設計適當的教學測試,建議采用視頻嵌入式測試和階段測試相結合的方式,以檢測學習效果。設計足夠的、高質量的在線測試與討論主題,以引導學生到社區進行課程相關內容的討論。

4.知識產權要求

教師按照學校教學任務而申報的慕課屬于職務作品。凡申報慕課建設項目的課程,其推薦遴選的全部資源必須具有清晰的知識產權,不得存在侵犯其他公民、法人或組織的知識產權等問題。

(二)混合式教學課程建設項目

混合式教學強調的是線上、線下的結合。積極探索慕課和翻轉課堂等互聯網技術支持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通過混合式教學課程建設,充分利用互聯網支持下的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新技術,提高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質量與效率,提升教師的課程設計水平和教學引導能力,推動基于網絡的形成性考核和基于紙介的終結性考核的結合,并加強基于網絡平臺和信息技術的學生學習分析研究,實現理念、實踐、效果三方面的重要轉變。

1.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

應探索采用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混合、課前視頻學習與課堂討論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改變傳授知識的傳統模式。

2.教學資源設計制作

混合式教學需建設知識點化的教學視頻,并采用微課等適合在線式或碎片化學習的形式制作,避免使用單一、傳統的課堂實錄視頻。教學視頻可以是自行錄制的,也可以是學校認可的第三方慕課平臺上的視頻資源,但不應存在版權問題。

3.課堂教學活動設計

混合式教學改革課程應全程使用數字化學習平臺,充分利用網站學習社區(課前預習、課后作業、小組討論和在線答疑)?;旌鲜浇虒W改革課程要求學生課外學習時間與課堂教學時間比例不低于2∶1,課堂討論時間一般要求占課堂教學總學時的50%以上。

4.課程考核方式改革

開展混合式教學的課程,要積極探索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還可單獨制訂教學計劃,若為平行班課程可單獨組織課程考核。平時成績比例不低于50%,并且成績分布應合理。

三、項目申報

(1)項目負責人應該由教學經驗豐富、教學特色鮮明、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承擔,建設團隊結構合理、分工明確,團隊成員應該實際參與項目建設,主持人的授課比例不得少于總課時的三分之一。

(2)學校鼓勵高水平教授參與項目建設,鼓勵教學方法靈活創新、學生學習體驗和評教好的青年教師積極申報。各級教學名師、教壇新秀、微課教學比賽或課堂教學優秀獎獲得者優先申報。

(3)學校對申報混合式教學課程建設的課程類型不做限制與要求,但須為我校在職教師開設且能在建設期內完成教學改革實踐的課程;申報校本慕課建設項目的課程原則上應為大類平臺必修課程、專業必修課程和重要的專業選修課程;申報精品慕課建設項目的課程,原則上應為校本慕課中期檢查優秀等有一定基礎的課程。

(4)學校鼓勵各類精品課程、重點改革與建設課程、網絡資源共享課程、精品視頻公開課、合格課程評估優秀課程積極申報,已具備一定數量教學視頻的課程優先申報。

(5)每學年組織一次立項,混合式教學和校本慕課建設項目一般安排在上半年,精品慕課建設項目一般安排在下半年,項目評審堅持擇優立項原則,寧缺毋濫。每位教師最多可主持一項建設項目。

(6)對于參加申報但未立項的項目,如該項目通過教師團隊的建設確實達到相應的建設驗收標準并已在進行教學應用,可通過后期資助的形式對該課程給予認可。

四、檢查驗收

項目建設周期為一年,本著“可檢驗、有檢驗、有獎勵、有懲罰”的原則開展工作,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抽查、中期檢查和驗收由教務處組織專家進行,抽查、中期檢查、驗收的意見需提交校教學委員會審議通過。

學校根據工作需要安排抽查和中期檢查,其中混合式教學建設項目開設一輪后可以申請驗收,慕課建設項目在正式上線應用后可以申請驗收,嚴格按照申報書和開發計劃表的要求進行檢查和驗收。驗收結果設定等級,對優秀者給予一定獎勵,對逾期不完成的予以撤項,特殊原因最多可申請延期一年。

(一)精品慕課建設項目

(1)要求提供全程原創視頻等相關教學資源,教學資源和視頻技術指標應符合國家資源共享課和視頻公開課相關要求。

(2)中期檢查時,需要提交:項目進展報告、基本的課程視頻、教學資源(根據開發計劃表要求)等。

(3)驗收時,需要提交:項目總結報告、課程網站、建設的課程資源(含課程標準、課程設計、課程教案、考核方案等)、完善的課程視頻、完整的教學資源、學生學習效果評價研究、課程質量分析報告等。

(二)校本慕課建設項目

(1)要求提供全程視頻等相關教學資源,其中二分之一以上為原創,教學資源和視頻技術指標應符合國家資源共享課和視頻公開課相關要求。

(2)中期檢查時,需要提交:項目進展報告、基本的課程視頻、教學資源(根據開發計劃表要求)等。

(3)驗收時,需要提交:項目總結報告、課程網站、建設的課程資源(含課程標準、課程設計、課程教案、考核方案等)、完善的課程視頻、完整的教學資源、學生學習效果評價研究、課程質量分析報告等。

(三)混合式教學課程建設項目

(1)開展混合式教學的內容應達到三分之一,提供混合式教學所需的教學資源,有一定量的原創內容,教學資源和視頻技術指標應符合國家資源共享課和視頻公開課相關要求。

(2)中期檢查時,需要提交:項目進展報告、基本的課程視頻或視頻鏈接(完成率達到50%)、數字學習平臺課程網站、學生學習效果研究等。

(3)驗收時,需要提交:項目總結報告、建設的課程資源(含課程標準、課程設計、課程教案、考核方案等)、完善的課程視頻或視頻鏈接、數字學習平臺課程網站、學生學習效果評價研究等。

(4)混合式教學課程圍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綜合考評課程建設成效。

①教學評價:根據學生反饋、專家評價和學院意見等方面綜合評價教學效果。

②受益分析:通過主講教師匯總的學生學習成果,以及學生評教、課堂教學情況調查等綜合反映學生受益程度。

③教學特色:借助數字學習網絡平臺教學記錄、教師課程總結和教學觀摩活動等多種形式評價課程的建設特色。

④教學研究:通過數字學習網絡平臺課程建設、課程研討報告、教學研究論文等形式評價教學研究情況。

五、保障機制與激勵措施

(1)學校成立課程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工作領導小組,聘請校內外專家,成立課程教學形態創新咨詢指導專家小組,會同教學委員會、督導委員會,對教學形態創新工作進行全面的咨詢、指導、評審和驗收。

(2)對于首次開展的精品慕課和校本慕課給予2倍教學工作量上浮認定,對于因教學效率提高產生的實際教學課時減少的課程,工作量按教學計劃課時計算。

(3)對于建設優秀者,推薦到區域和全國慕課平臺,在2014—2016學年,對在知名慕課平臺上線的慕課視同國家級課程建設項目,對在區域慕課平臺上線的慕課視同省市級課程建設項目。

(4)精品慕課建設項目每門安排經費10萬元,校本慕課建設項目每門安排經費5萬元,混合式教學建設項目每門安排經費1萬元。立項后下撥50%,中期檢查合格后下撥30%,驗收合格后下撥20%。建設經費嚴格按照《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改革與建設項目經費管理辦法(試行)》執行。

六、附則

本辦法經校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自頒布之日起實施,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七、附件

1.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混合式教學課程建設項目申報表(略)

2.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慕課建設項目申報表(略)

3.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混合式教學課程驗收評審指標及標準(略)

4.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慕課開發計劃表(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本溪市| 平阴县| 汝阳县| 阿拉善右旗| 侯马市| 连平县| 始兴县| 连南| 岚皋县| 凤阳县| 丽江市| 定南县| 元氏县| 尖扎县| 武宁县| 新平| 水富县| 霍林郭勒市| 垫江县| 金坛市| 盐城市| 苍溪县| 苗栗市| 泰顺县| 子长县| 嘉定区| 新乐市| 高安市| 天长市| 兴隆县| 淮北市| 靖远县| 仙居县| 木兰县| 丰台区| 濉溪县| 黄陵县| 伊春市| 独山县| 旌德县| 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