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寧波創新政策的演變及其特征

本節通過分析2000年至2016年7月寧波創新政策的動態演變,從歷史角度發現政策的變化特征與不足。在分析寧波創新政策演變時,基于寧波的創新政策相關文本,采用內容分析法進行條目編碼,同時對創新政策中的不同政策目標及具體的政策工具進行分期比較。

一、分析方法

1.數據庫構建

有關寧波企業技術創新方面的政策來源于寧波市多個政府部門官方網站公開的政策資料,我們總共搜集了2000—2016年間寧波市頒布的與企業技術創新相關的政策文本131件。由于政策效力具有一定的時間延續性,因此,某年的政策數量應該既包括該年頒布的政策,也包括之前年份頒布的但在該年仍具有效力的政策。據此,我們建立了技術創新政策數據庫。

2.時間段劃分

考慮到目前寧波各部門在寧波市企業政策咨詢平臺上公開發布的科技相關政策主要是2000年以后的政策,我們以2000年后寧波市公開發布的科技相關政策為樣本進行分析。此外,依據我國在科技發展方面的重大政策,即《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年)與《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2015年)的發布時間,將寧波市出臺的技術創新相關的政策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為2000—2005年(以下用T1階段表示),第二階段為2006—2014年(以下用T2階段表示),第三階段為2015—2016年7月(以下用T3階段表示)。

3.變量說明與賦值

為了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描述寧波技術創新政策的演變,筆者在已有相關文獻基礎上,從政策目標(創新的供給、創新的動力、創新環境的培育、創新成果的轉化)與政策工具(供給工具、環境工具、需求工具)2個維度,共選取23個變量來描述寧波市的企業技術創新政策的目標與工具。對應的23個變量均為虛擬變量,即若某政策樣本具有某種政策目標或者涉及某種具體的政策工具,則給相應變量賦值為1,否則為0。

二、政策分析

本部分對T1、T2及T3階段之間的政策目標與政策工具(23個政策變量)的變化進行分析。分析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T2階段與T1階段的政策變化;二是T3階段與T2階段的政策變化。在分析不同階段的創新政策變化中,我們采用不同政策(目標與工具)的比率變化來測量。其中,某個階段的具體某個政策的比率指的是在該階段出現該政策的文本數量的和占該階段與創新相關的總的政策文本(包括新增的政策文本與仍然有效的政策文本)的比值,這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體現了該政策在某一階段出現的頻率,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政府對該政策的重視程度。

(一)T2階段與T1階段的政策差異

1.技術創新政策目標

相比T1階段的政策目標,T2階段的政策主要在創新的供給、創新的動力及創新成果轉化三方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而在創新環境培育方面無明顯的增強。在T1階段,創新相關政策文本中涉及創新的供給、創新的動力、創新環境的培育及創新成果的轉化等創新政策目標的政策文本的比率分別為48.48%、24.24%、30.30%和9.09%,而在T2階段,相應的政策文本的比率分別為69.49%、44.07%、33.90%和22.88%,詳見表2-1。

表2-1 T2階段與T1階段的政策目標與工具比率的變化情況

(1)創新的供給目標。在T2階段,寧波市頒布了一系列以實現增強創新要素供給為目的的政策。如《寧波市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2006年)、《寧波市科技創業投資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2006年)、《關于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2006年)、《關于推進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決定》(2006年)、《關于加快寧波市工業設計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2009年)、《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寧波市“八翻番、四提升”科技服務專項行動總體實施方案的通知》(2013年)、《寧波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科技領航計劃”加快推進創新型企業發展的意見》(2013年)、《寧波市府辦關于印發“4+4”戰略性新興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13—2015年)的通知》(2013年)、《關于加快推進寧波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建設的實施意見》(2013年)等。

(2)創新的動力目標。在T2階段,寧波市的創新政策突出了增強企業技術創新動力的目標。在鼓勵企業積極從事創新方面,67.4%的政策涉及增強技術創新動力的目標,主要體現在政策中明確了科技資金的直接投入、金融服務、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目標。

(3)科技成果轉化目標。在T2階段,寧波市為加快企業技術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同時也是為了響應《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要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號召,加強了科技成果轉化的目標。如《寧波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2011年)、《寧波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意見》(2014年)等,都規定了科技成果轉化的目標。

2.技術創新政策工具

(1)供給型政策工具方面。T2階段的技術創新政策工具在供給型政策工具方面的基礎設施、人才支撐政策兩方面具有較大的增長,如表2-1所示。在T1階段,它們分別為15.15%、6.06%,而在T2階段,分別為29.66%、22.03%。在T2階段,寧波市制定了很多增強企業技術創新所需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政策。如,出臺了《寧波市重點實驗室管理暫行辦法》(2006年)、《寧波創新港運行管理暫行辦法》(2011年)、《寧波市企業工程(技術)中心認定管理辦法》(2011年)、《關于印發寧波市企業研究院認定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2013年)、《寧波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管理辦法(試行)》(2014年)、《寧波市人民政府關于引進共建研究院所的若干意見》(2014年)、《關于印發寧波市高等學校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管理辦法的通知》(2014年)等政策。此外,在人才支撐的政策工具方面,寧波市發布了一系列支持人才培養鼓勵人才從事創新創業的政策,例如,增加了《關于深入開展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行動的實施意見》(2009年)、《寧波市院士工作站建設管理暫行辦法》(2010年)、《寧波市博士后工作管理辦法》(2010年)、《關于開展寧波市重點創新團隊評選工作的意見》(2011年)、《寧波市入選3315計劃高端創業創新團隊管理暫行辦法》(2012年)、《寧波市千名專家服務基層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3年)、《寧波市工業科技特派員專項行動方案》(2014年)等政策。

(2)環境型政策工具方面。T2階段在創新的環境型政策工具方面的目標規劃與金融支持兩方面具有較大的增長,如表2-1所示。在T1階段,它們分別為9.09%與3.03%,而在T2階段分別為30.51%與14.41%。在T2階段,寧波市出臺了大量產業政策(科技創新目標嵌入其中)和科技創新政策,這些政策都很注重科技創新目標的規劃,不是空洞地談遠景,而是有具體數字與行動方案或者措施的目標。另外,在T2階段,寧波市突出了對企業技術創新的金融支持,例如,頒布了《寧波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天使投資發展的若干意見(暫行)》(2012年)、《寧波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管理暫行辦法》(2012年)、《寧波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投資管理實施細則(暫行)》(2013年)、《寧波市科技信貸代償補償暫行辦法》(2014年)等政策。

(3)需求型政策工具方面。T2階段使用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比重有較大的增幅,從T1階段的6.06%上升到19.49%。在T2階段,寧波市發布了《關于印發寧波市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管理辦法(修訂)的通知》(2013年)、《寧波市專利資助及產業化管理辦法》(2014年)、《寧波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意見》(2014年)等政策。

(二)T3階段與T2階段的政策差異

1.技術創新政策目標

與T2階段相比,T3階段的政策目標差異不大。原因可能是2015年到2016年7月這段觀察時間較短,一些政策還來不及出臺。盡管如此,我們發現在創新的供給、創新的動力、創新環境的培育及創新成果的轉化等四個目標方面在某種程度上都呈現出增多的現象。從表2-2可見,在T2階段,以上四個目標的政策文本的比率分別為69.49%、44.07%、33.90%及22.88%,而T3階段,這四個目標的比率分別為69.60%、45.60%、37.60%及24.00%。在T3階段,寧波出臺了一些新的創新相關的科技政策及與科技政策相關的產業政策。如《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培育發展眾創空間促進大眾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試行)》(2015年),《寧波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智能裝備產業的實施意見》(2015年),《寧波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信息經濟的實施意見》(2015年)、《寧波新材料科技城核心區總體規劃》(2015年)、《寧波新材料科技城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30)》(2015年)、《寧波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2015年)、《關于建設寧波國際海洋生態科技城的意見》(2015年)等。

表2-2 T3階段與T2階段的政策目標與工具比率的變化情況

2.技術創新政策工具

與此類似,T3階段與T2階段的具體政策工具的比率并無多大變化,這可能也與T3階段的時間較短有關。相比T2階段,T3階段雖然涉及具體的各個政策工具的政策文本與本階段所有的創新相關政策文本的比率差別不大,但在科技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培養與吸引、政府采購、國際合作等政策工具方面都在某種程度上呈現出增多的現象。如在科技資金投入方面,出臺了《寧波市創新型初創企業培育專項資金轉移支付管理暫行辦法》(2016年);在人才的培養與吸引方面,出臺了《關于做好專家服務企業服務基層活動需求征集工作的通知》(2015年)、《關于開展專家服務基地申報工作的通知》(2015年)等;在政府采購方面,出臺了《寧波市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2015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巴县| 栾城县| 高雄市| 永济市| 科技| 禄丰县| 定远县| 新源县| 凤庆县| 永泰县| 台中市| 延津县| 乌什县| 铜鼓县| 宜宾县| 普兰店市| 龙门县| 东乌珠穆沁旗| 江永县| 阳高县| 龙口市| 大渡口区| 永济市| 平度市| 罗定市| 吉首市| 皮山县| 丽江市| 冕宁县| 日喀则市| 大港区| 宁晋县| 门头沟区| 神农架林区| 平山县| 察雅县| 临漳县| 拉孜县| 延津县| 平谷区| 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