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喜歡寄希望在以后,我也是。但我發現只有活在當下,才真的有希望。
很多人都喜歡寄希望在以后,或者寄希望在別人身上,覺得以后一定會好起來的,但大多數時候只是被動的等待,對自己沒有什么好處,例如:我現在拼命工作,以后我再好好休息,但為什么不是現在就休息一下,然后再工作,只有體力或者精力跟得上,工作才有效率,再者從長遠來看勞逸結合對自己的身體也很有好處。
前幾天看新聞,高以翔猝死,我不愿相信,以及到現在都覺得難以置信的,我以前看過資料,知道這位帥明星是喜歡運動的,一個喜歡運動又健康的人居然就這么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的視線,讓人惋惜的同時也讓人提高警醒,愛自己,就現在,累了,就停下來休息好,沒有什么比自己還要重要的。
事實上,希望是自給的,(當您自身有良好品質的時候,才能吸引到那些有良好的品質的人帶給您的感同身受)只有主動為自己考慮和謀劃的人生才有希望。
人和人之間總是會相互影響。但也有一些優秀的人,不管外面的潮流怎么變,他們學習,但不跟隨,也不拷貝。朝著既定的方向往前走,不管外面怎么變化,都堅定內心的信念而不受干擾,走自己的路,用心去做。
一個人只有身體好,她/他才能在事業上堅持下去并做出成績。所以真誠地珍惜自己的身體健康,很重要。
一個人活著是不能在意別人的眼光,因為在意別人就一定會從中迷失自己。(在這里不是說,自負地不在意,自負或自卑都是失衡的,所以要平衡兩者之間的界限。從來沒有不勞而獲的得到,想回報都是需要付出的,所以做人難,難就難在得為自己想要的結果負起百分之百的責任,聚焦注意力用心去做)
如果一個人對自己不好,或者說是照顧好自己這點做得不及格,那么您是不能寄希望在別人身上的。現實是當您自身不靠譜的時候,在生活中誰您也都靠不住
給予,嗯,就是給予。
當您沒有給予的時候,就不要奢望別人會給予您什么的這種想法了,這是因為誰都不想吃虧。但不包括那些無條件愛您又不求回報的人,但又好像不純粹,因為任何人付出了都終究是想要有收獲的,沒人想辛勤付出之后卻空手而歸。
不貪就是最大的富裕。一心一意專注在一個點,凝聚的力量反而是強大的。
永遠都不要等別人來決定自己應該怎么做,現在就去做,不拖延,不猶豫,不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