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方證

【原文】

《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主之。(8)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方:
桂枝 芍藥 生姜各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龍骨 牡蠣各三兩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解析】

1.原文旨意
本條文,應分兩段來討論。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精。”為第一段,是論述失精家的癥狀表現。 “失精家”是本條重點,指經常遺精或滑精的病人,癥狀表現為少腹弦急,陰頭寒冷,頭暈眼花,頭發脫落。對其病機,從肝腎虧虛闡發者,如李彣《金匱要略廣注》謂:“肝主藏血,腎主藏精,亡血失精,則肝腎俱虛矣。少腹者,肝、腎之部,今少腹弦急,以肝腎兩虧,則里氣虛而張急如弦也。肝主筋,前陰者,宗筋之所聚,肝衰故陰頭寒也。肝藏血開竅于目,腎主骨,骨之精為瞳子,又腎之華在發,發為血之余,此肝腎兩虛,故目眩發落也。”《張家禮金匱要略講稿》亦循此說。《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下·虛勞失精候》指出:“腎氣虛損,不能藏精,故精漏失。其病小腹弦急,陰頭寒,目眶痛,發落。”《醫宗金鑒·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血痹虛勞》指出:“失精家,謂腎陽不固精也。少腹弦急,虛而寒也。陰頭寒,陽氣衰也。目眩,精氣虧也。發落,血本竭也。”上述注家雖從不同角度闡述其病機,但均以腎的陰陽俱虛為根本。
“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精”是插筆,意思是說,極虛芤遲的脈象,既可見于失精家,也可見于亡血或下利清谷病者。 “極虛”為虛勞的主脈;“芤”為浮大而中空,多為嚴重失血失精陽浮所致;“遲”為脈搏至數不足,為陽氣虛所致,主寒。
“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主之。”為第二段,是闡述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的證治。“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是主證,原文“失精”與“夢交”并稱,故男子當為“夢失精”,即夢遺。在脈象上可以表現為“芤動微緊”。丹波元堅在《金匱玉函要略述義》認為“芤與微反,動與緊反,蓋芤動與微緊,自是兩脈。”在這里,同一疾病,可以出現不同的脈象,但并非脈“芤動微緊”俱見于一人。“芤動”是指芤脈,為陰虛陽浮;“微緊”即虛弦之象,主虛寒。尤怡《金匱要略心典》對本段解釋得貼切,謂“脈得諸芤動微緊者,陰陽并乖而傷及其神與精也,故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沈氏所謂勞傷心氣,火浮不斂,則為心腎不交……或精虛心相內浮,擾精而出,則成夢交是也……加龍骨、牡蠣者,以失精夢交為神精間病,非此不足以收斂其浮越也。”
2.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治療“神精間病”
“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是“神精間病”,病機在于心腎不交,陰陽失和,心神失主,治當交通心腎,和調陰陽,鎮驚安神,收攝陰精。方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即由桂枝湯加龍骨、牡蠣組成。徐彬在《金匱要略論注》說:“桂枝湯外證得之,能解肌去邪氣;內證得之,能補虛調陰陽;加龍骨、牡蠣者,以失精夢交屬神精間病,非此不足以收斂其浮越也。”龍骨,《本草別錄》載:“龍骨療心腹煩滿,四肢萎枯,汗出,夜間自驚”,“養精神,定魂魄安五臟”,“白龍骨療夢寐泄精,小便泄精。”牡蠣能斂陰潛陽,《海藥本草》載:“主男子遺精,虛勞乏損,補腎正氣,止盜汗,去煩熱,能補養安神。”張仲景在《傷寒論》、《金匱要略》對龍骨、牡蠣的運用,有“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107條);“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主之”(112條);“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118條)這些方證中共有煩躁、煩驚、驚狂、臥起不安等心神不安之象,故用龍骨牡蠣以鎮驚安神。而桂枝加龍骨牡蠣湯證是“神精間病”,故取龍骨牡蠣,一是鎮驚安神,二是收攝陰精。
治療“神精間病”為什么以桂枝湯為基礎方?其一,“神精間病”是勞之為病,陰陽氣血處于不足且失衡的狀態,桂枝湯治外證可解肌調營衛,治內證能補虛調陰陽。觀仲景用小建中湯治療“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干口燥”,小建中湯為桂枝湯倍芍藥加飴糖,其功效在于和陰陽,調營衛,建補中氣。可知仲景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治療“神精間病”,是取桂枝湯補虛調陰陽之功用。其二,“神精間病”也是心腎不交之病理狀態,蓋心腎相交,不僅僅是心腎二臟的功能協調,亦與全身各臟腑的升降協調密切相關,而脾胃為心腎交通之樞紐,脾胃氣血充足,中氣升降樞紐正常,是心腎陰陽水火升降的必要條件。“神精間病”,心腎不交,脾胃氣血不足,升降無力。而桂枝湯能調補脾胃以助升降,進而起到交通心腎的作用。
3.“神精間病”病機學說的探討
(1)從“心腎不交”來理解“神精間病”:
心藏神,腎藏精,心屬火,腎屬水,機體在正常生理狀態下,水火既濟,心腎相交,則精守神藏。若水火不濟,心腎不交,則“神精間病”。尤怡在《金匱要略心典》引沈注,闡述了“神精間病”是“心腎不交”病機狀態的重要表現形式。心腎不交理論在中醫現代臨床中廣泛應用 [1],如治療失眠、焦慮、健忘、心律失常、圍絕經期綜合征、卵巢早衰、遺精、早泄、小兒遺尿、腸易激綜合征等疾病。需要提出的是,對“神精間病”之“神”,宜從“五藏神”來全面認識,心藏脈舍神,肝藏血舍魂,肺藏氣舍魄,脾藏營舍意,腎藏精舍志。如從心腎不交、神精間病來理解“腎藏精舍志”,《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腎在志為恐”,“精氣并于腎則恐”,“恐傷腎”等,在病理情況下,過度驚恐每易傷腎。如《素問·舉痛論》說:“恐則氣下……恐則精卻。”《靈樞·本神》說:“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酸痿厥,精時自下。”可見,恐傷腎主要傷及腎精,導致腎氣不固,出現二便失禁或遺精滑泄、陽痿陰縮、腰酸腿軟等表現。正是由于心神與腎精、腎精與志(神)的這種復雜微妙的生理病理聯系,在“神精間病”的病理情況下,治療用藥須神精并治。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中的龍骨、牡蠣的作用,一是鎮驚安神,二是收攝陰精。
(2)從“形神觀”來認識“神精間病”:
形神觀不僅是一個重要的哲學范疇,也是中醫學獨具特色的核心學術思想之一。對形神概念及形神關系的研究一直是中醫學領域的熱點話題 [2],“形”的概念相對穩定,是指有形可征的臟腑、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等實體以及彌漫于其中的氣血津液等精微物質的總稱。而“神”的概念具有多義性,廣義之神是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狹義之神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形神合一”是機體正常健康水平下的生命狀態。在疾病狀態下,若形神之間出現不和諧甚至分離的狀態,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神精間病”就是形神病的具體表現形式之一。結合原文及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的臨床應用來分析,這里的“神病”主要是指神志病,其“精”病,不僅是狹義的“精病”,而應該推延到津液、血液等“形病”。
(3)從“陰陽觀”來把握“神精間病”:
陰陽二者,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維系,陰充于內,陽守于外,以保持“陰平陽秘”之狀態。“神精間病”是勞之為病,對于虛勞病,《素問·通評虛實論》指出:“精氣奪則虛”,《素問·本神》中說:“五臟主藏精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人體內陰血與陽氣的耗損,傷及內臟,則形成虛損。陰陽兩虛,陰陽不和,以致陽失去陰的涵養,浮而不斂;陰失去陽的固攝,走而不守,故見男子失精、女子夢交、頭眩、發落等癥。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以桂枝湯調和陰陽,加龍骨、牡蠣不僅固斂走失之陰精,而且潛納浮越之陽氣。正如徐彬在《金匱要略論注》所說:“桂枝湯……補虛調陰陽;加龍骨、牡蠣者,以失精夢交屬神精間病,非此不足以收斂其浮越也。”
綜上所述,“神精間病”是一個重要的病機術語,“神精間病”病機學說對指導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及其類方的應用起重要作用。“神精間病”病機學說的探討,對豐富和發展中醫病因病機理論,指導虛勞病、神志病等疾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應用】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臨床應用非常廣泛。歸納起來,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精”病。除了張仲景原文中提到的“男子遺精,女子夢交”證外,在男科還有陽痿、不射精、不育、遺溺、前列腺炎、性交恐懼癥等。如《張氏醫通》載本方治少腹急痛,便溺失精,溲出白液者。吳有超 [3]治療不育癥25例,包括精子數量不足,不射精等。以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為基礎方,氣虛加四君子湯、黃芪、懷山藥等;血虛加當歸補血湯、首烏、枸杞子、黃精、龍眼肉;陰虛加左歸飲、柏子仁、楮實子等;陽虛加右歸飲、菟絲子、肉蓯蓉、巴戟天等;濕阻精竅加滑石、車前子等;瘀阻精竅加炒山甲、王不留行等。
由狹義的“精”推延到津液精微,對于由陰陽失調,津液精微失于斂守的病證,如自汗、盜汗、崩漏、帶下等,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加減,亦常獲效。如《岳美中醫案集》載李某,年46歲。患頸部自汗,竟日淋漓不止,頻頻作試,頗感苦惱,診其脈浮緩無力。投本方以和陽救逆,協調營衛,收斂浮越之氣。先服4劑,自汗止。再服4劑,以鞏固療效。在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者多由于體質虛弱,營衛失和而汗出過多,致反復罹患外感。對此,取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以調和營衛、固表斂汗。若肺虛衛表不固,可合玉屏風散;汗多加浮小麥、五味子斂表止汗;痰多加法半夏、蘇子燥濕化痰;納少厭食加炒谷芽、生山楂開胃消食;便溏者加蒼術、薏苡仁健脾化濕。筆者將本方試用于腎病綜合征大量蛋白尿符合本方證病機者,也有效驗。
二是“神”病。龍骨、牡蠣兩味具“定魄、安神”的功效。桂枝加龍骨牡蠣湯能調和陰陽,鎮驚安神,故多用于心神不安,神失所主所致的病證。臨床報道諸如癲狂、癔癥、驚悸、神經衰弱、失眠、奔豚、更年期綜合征等。如周山 [4]用本方加法半夏24g,治療頑固性失眠40例,總有效率為90%。宋艷杰等 [5]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合黃連阿膠湯加味治療圍絕經期失眠36例,顯效18例,有效1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1.7%。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具有調神的作用,不少醫家用于一些與情緒密切相關性疾病,顯示出良好的治療效果。如王繼健 [6]基于腸易激綜合征多虛實夾雜,情志因素明顯,治宜調節情志,調和陰陽,調和脾胃為主,兼以瀉實補虛,以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為基礎方,辨證屬肝郁氣滯加延胡索、枳殼;濕熱阻滯加黃芩、黃連;寒濕困脾桂枝加量,加干姜;脾氣虛加黨參、白術;脾腎陽虛加入肉豆蔻、補骨脂;瘀阻腸絡加紅藤、姜黃;濕熱、寒濕明顯者減龍骨、牡蠣用量,治療腸易激綜合征66例,收效明顯。韓秀慈等 [7]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合小陷胸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45例,總有效率為95.56%。

【病案】

1.遺精
黃某,青年工人。不知愛身,恣意情欲,又因勞動不節,以致精神不固,心火妄動,夜不能寐,寐則夢遺。頭暈身倦,氣短息低,診脈:尺寸皆虛,左關獨弦細數,口苦心煩,潮熱,小便黃。唯患者羸孱如斯,為救眉計,先用金鎖固精丸、安神丸合劑(改為湯劑),固精安神,滋陰清火,以治其標。3劑后煩熱、口苦悉退,而夜夢尤多,遺無虛夕,再進固精丸(改湯),藥用牡蠣、菟絲子、韭子、龍骨、五味子、桑螵蛸、白石脂、茯苓等。又2劑不唯未減少,而遺尤甚,因而用之無益也。改進清心飲:黨參9g,當歸9g,生地15g,甘草3g,茯神12g,棗仁12g,蓮肉12g,遠志5g,黃連2.4g。水煎服,日2劑。3日無寸效,遺精如故。此例患者寐則夢遺,遺無虛夕,遵照《黃帝內經》“急則治其標”之旨,先以金鎖固精丸、安神丸、清心飲固精安神,滋陰清火,以治其標,取得一定效果。但僅治其標,未治其本,難取全效亦在意料之中。貴在醫者細玩其癥,乃遵仲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治療。方中桂枝、甘草、生姜、大棗辛甘養陽,芍藥、甘草酸甘化陰,共奏扶陽益陰、調和陰陽之效;復加龍骨、牡蠣鎮心安神,固攝陰液,醫者復加茯神、辰砂鎮降寧神為助。患者服藥5劑,業已夢少能睡,遺可相間,三數日不等。持續用藥1個月,遺精已失,神旺體健,沉疴已愈。(趙守真醫案) [8]
2.抑郁癥
張某。女,26歲,學生。2004年11月21日初診。情緒低落1年余,加重2、3個月。患者1年前出現情緒低落,悲傷欲哭,神疲乏力,注意力及記憶力均下降,心煩,脾氣急躁,對周圍事物無興趣;已經服中藥數月,但療效甚微。近2、3個月因情志刺激導致病情加重,曾服用腦蛋白水解物,癥狀有所緩解。納差眠差,口干,二便調。神情凝重,表情抑郁,難以釋懷。舌淡略紅,苔薄膩淡黃,脈左沉細略弦,右弦見滑。診斷:抑郁癥。情緒低落,悲傷欲哭,神疲乏力,均為陽郁不達之象;“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其注意力及記憶力均下降,心煩,脾氣急躁,均屬陽郁神頹所致。治法:宣陽開郁,暢達神機,寧心安神。處方:桂枝12g,生白芍18g,炙甘草9g,生龍牡各24g,茯苓30g,巴戟天15g,東白薇24g,石菖蒲18g。6劑,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午兩次溫服。
二診:精神情緒明顯改善,已無明顯不適,睡眠正常,口干已不著。面露喜悅之色,膚色亦漸榮潤。舌淡紅,苔薄根微黃,脈微浮。年輕體強,治療反應迅速,故取效甚捷。藥既見效,無需更方;上方6劑,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午兩次溫服。
三診:癥狀消失,睡眠好,精力旺盛,學習效果亦佳,口不渴。精神情緒好,為近年來的最佳狀態。已滿懷信心投入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準備工作。舌淡紅,苔薄微黃,脈左沉細,右弦。證治分析:藥已見效,陽郁已開,擬減開郁通陽藥之用量,小量緩圖。處方:上方改桂枝9g,巴戟天10g,加天花粉9g,厚樸6g。6劑,水煎服,2日1劑,每日早餐后溫服。隨訪半年,病情無反復。(丁元慶醫案) [9]

參考文獻

[1]趙唯含,杜金行.心腎不交理論在中醫現代臨床中的應用[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2,27(10):2621~2624
[2]梁海濤,和中浚.中醫形神觀的概念及應用研究現狀[J].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16(2):108~110
[3]吳有超.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治療不育癥25例[J].吉林中醫藥,1995,(3):25
[4]周山.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加味治療頑固性失眠40例[J].陜西中醫,2011,32(10):1311~1312
[5]宋艷杰,邢佳麗,宋元元.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合黃連阿膠湯加味治療圍絕經期失眠36例[J].河北中醫,2009,31(2):222~223
[6]王繼健.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治療腸易激綜合征66例[J].中國中醫急癥2010,19(7):1126~1227
[7]韓秀慈,宋曉英,吳艷玲.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合小陷胸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11(8):8~9
[8]趙守真.治驗回憶錄[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2:63
[9]丁元慶.神經精神病經方論治[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356~35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寻乌县| 大关县| 高碑店市| 抚顺市| 尼勒克县| 皮山县| 德保县| 泰顺县| 遵化市| 泾阳县| 南靖县| 和政县| 增城市| 阿巴嘎旗| 连城县| 观塘区| 栖霞市| 保靖县| 富宁县| 洮南市| 普格县| 神木县| 唐山市| 仲巴县| 拜城县| 海安县| 临高县| 南溪县| 苏州市| 瑞昌市| 上虞市| 湛江市| 车致| 迁西县| 犍为县| 嘉黎县| 策勒县| 荣昌县| 牟定县| 青岛市| 汪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