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徑運動教程
- 李建臣 王永安 文世林主編
- 2751字
- 2020-09-11 15:03:15
第二節 田徑運動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教授與學生學習之間最主要的橋梁,是實現教學目的和任務的關鍵環節。田徑運動有理論知識和技術的學習,據此將田徑運動教學方法分為田徑運動技術教學方法和田徑運動理論教學方法,本節介紹幾種主要的田徑運動教學方法。
一、田徑運動技術教學方法
1.分解教學法
分解教學法是指將某一田徑項目分解成若干個技術環節,按照順序教授每一個技術環節,學生學習達到一定程度后將技術環節連貫起來,掌握完整的技術。此種教學方法的優點在于能夠把復雜的動作簡單化并突出重點技術,學生容易接受學習。以跳遠項目為例,跳遠的技術動作分為助跑、起跳、騰空和落地四個環節。采用分解教學法先進行助跑技術的學習,再學習起跳技術,有序的教學,最后將四個技術環節串聯起來,掌握完整的跳遠技術。分解教學方法有以下幾點要求:
(1)對于一個動作技術環節的劃分要注意其之間聯系,技術環節之間聯系緊密并不破壞動作原有的技術結構。
(2)在劃分技術環節時要使學生明白劃分的階段及其之間的聯系,以便在練習時能夠了解各個技術環節在完整的技術中的位置,并能夠盡快掌握完整技術。
(3)分解法和完整法要合理的結合運用。因為分解教學法是將一個完整的技術劃分為幾個技術環節,因此分解教學法在運用的過程中時間不宜過長,還要注意每一技術環節的銜接,避免各個技術環節間相脫節。每個技術環節基本掌握后要連接起來完整的進行練習。
2.完整教學法
完整教學法是某一技術動作不分段落和階段,以完整連續技術形式進行教學的教學方法。這一種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保證技術的完整,能夠清楚地展示技術的連貫性和節奏,避免動作結構的破壞。其缺點是用于應該分解而不予分解的動作時給教學帶來困難。運用完整教學法是應注意:
(1)此種教學方法并不是意味著一開始就要掌握完整的技術動作,而是通過完整的技術動作讓學生對于某個項目有一個完整的技術概念,在完整的練習形式中,有不同的教學重點的要求。
(2)在運用此種教學方法時,一開始不應該要求學生動作的準確性,可以先要求學生掌握動作的基本結構以及動作的節奏,再進一步要求動作質量。
3.直觀教學法
直觀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借助感覺器官來感知動作的方法,包括教師的動作示范、借助教具、模型、網絡教學視頻等的演示。其中動作示范法是最常用的最重要的方法。教師通過對某一項目的動作示范,使學生能夠清晰直接的了解動作形象、結構、要領和方法。直觀教學法在運用時有幾點要求:
(1)運用此種教學方法時的示范動作要正確規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動作印象,并在示范時注意位置,常用的示范包括正面示范、背面示范、鏡面示范和側面示范。
(2)要有明確的目的,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進行教學,以確保學生能夠感知到正確的技術動作。
4.化難求易教學法
化難求易教學法是指將復雜的技術動作簡化降低難度,使學生容易掌握。有些項目技術復雜難度大、所用的器械較重,學生在最初學習時很難掌握正確完整的技術,運用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此種教學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來化解難度:
(1)降低高度和縮短距離:如跨欄跑可以縮短欄間距,跳高教學開始時可以降低橫桿高度等。
(2)減輕重量:投擲項目如鉛球鐵餅等可以在最初練習時使用較標準器械輕的器械,使學生先掌握完整的技術,規范動作,再將器械標準化。
(3)輔助練習:在練習某一項目是運用其他器械降低難度。例如跳高時可以利用踏板,增加彈跳減輕學生過桿是的心理負擔,同時規范技術動作。
5.糾正錯誤教學法
糾正錯誤教學法是學生在進行動作學習和練習時因為各種原因而產生錯誤,對產生的錯誤進行糾正以使其改正錯誤掌握正確技術的方法。因為教學內容、目的和要求的不同,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不同等原因,產生錯誤的原因也不盡相同,產生錯誤的常見原因是:
(1)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差。
(2)學生不認真聽講,不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練習任務,敷衍,會出現錯誤。
(3)學生不清楚所學習的動作技術概念。
(4)學生過于疲勞。
產生錯誤的原因很多,因此在運用此種方法是要注意:
(1)在準備課程教學時要注意動作技術的重難點,考慮哪些技術環節容易出現錯誤,了解學生的狀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2)在學生練習過程中要及時發現錯誤,分析產生原因,分清主次,對癥下藥。
(3)糾正錯誤的教學方法有很多種,例如語言提示、直接幫助、心理暗示、誘導、對比分析等,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具體的方法。
二、田徑運動理論教學方法
理論知識的學習也是田徑運動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過對田徑運動理論知識的學習能夠了解田徑運動整體的發展情況,也能更加深層次理解各項運動技術,為田徑運動技術的學習奠定理論基礎。下面介紹幾種田徑運動理論教學學方法。
(一)語言教學法
語言教學法是教師通過語言講授向學生傳遞知識,指導學生掌握教學內容進行練習的教學方法,包括講解法、講授法、講述法和講演法:
(1)講授的目的要明確,要根據課的任務、內容、要求等進行教學。
(2)講授的內容要正確,是講授的理論知識能夠與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和內容想聯系,由簡到難循序漸進。教師在教授理論知識時既要具有全面性,也要抓住所講授知識的重點難點及關鍵,有主有次的進行教授。
(3)講授知識時要有啟發性,可以通過提問學生等方法是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識。
(4)教授理論知識時要排除干擾,講授時要圍繞所要講解的內容進行舉例或拓展,避免過多的講些與課本無關的內容。
(二)反饋教學法
反饋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授理論知識時,學生有問題及時傳達回教師,教師根據接收到的信息進行調控或控制學生對學習的自我強化的教學方法。反饋教學法有多種形式,課堂提問、隨堂測驗、單元測驗、階段考察、學期測驗等都是反饋教學的形式。其中課堂提問是最可靠的,而且在教學中應用的也是最多的,但是耗時較多,了解的范圍較小,考試的反饋能夠節約時間,了解的范圍相對較廣。反饋教學法的特性包括以下幾點:
(1)及時性。教師在教授田徑運動理論知識時,學生要及時地將自己的問題反饋給老師,老師通過所得到的信息及時的調控學生的學習,使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課堂提問、單元檢查、階段考試等都能夠體現出反饋教學的及時性。
(2)可靠性。在學習田徑運動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具有實質性,要回答實際問題,可靠地反饋才能使得教師調控教學,保證教學順利地進行。
(3)準確性。通過反饋教學法能夠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能夠根據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解決問題,似是而非的判斷起不到調控的作用,而準確的作出判斷能夠使學生得到準確的回答。
這里所介紹的教學方法在理論的教學中運用的較多,以理論教學為主,但是不是絕對的,在技術的教學中同樣可以用到。在田徑運動教學的過程中理論教學和技術教學相結合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