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工程糾紛案例與實務(法律專家案例與實務指導叢書)
- 解鵬編著
- 3220字
- 2021-04-02 22:05:41
二、浙江臺州某銀行與某裝飾公司裝修合同糾紛案
原告(反訴被告):臺州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被告(反訴原告):上海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一)案情簡介
法院于2013年11月20日立案受理原告臺州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設單位)與被告上海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裝飾公司)裝飾裝修合同糾紛一案,并與被告反訴原告一案合并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針對本訴部分,經審理法院查明:2010年,原告臺州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籌建上海分行,因裝修需要與被告裝飾公司于2010年10月11日訂立一份建筑工程裝飾裝修合同,后雙方于同年10月22日、10月29日簽訂兩份補充協議。上述事實,由原告提交的建筑裝飾工程施工合同、補充合同及原、被告陳述所證實。
針對反訴部分,經審理,法院認定反訴事實如下。2010年10月,反訴被告臺州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與案外人上海某實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就反訴被告承租案外人所有的坐落于上海市黃浦區河南南路××號房屋簽訂房屋租賃合同。2010年10月11日,反訴被告與反訴原告裝飾公司就上述房屋的裝飾工程簽訂一份建筑裝飾工程施工合同,約定工程承包造價為420萬元(預估),合同第5.2條約定,因反訴被告未按約定日期完成騰空工作,從而影響工期延誤,工期順延;合同第7.2條規定了工程款支付方式為:合同簽訂后付工程款的30%,工程開工進場施工20天后再按預算價付合同款的20%,工程完工后再付合同款的20%,工程竣工驗收并經審計部門審計后,再付至工程總價(審計后價格)的95%。2010年10月22日,反訴原、被告就消防工程達成由上海某消防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補充合同,約定工程價款為20萬元,付款條件按原簽訂的裝修合同條款執行。2010年10月29日,原、被告就空調安裝達成由上海某機電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補充協議,約定工程價款為74萬元,付款條件按原簽訂的裝修合同條款執行。2010年10月25日,反訴原告按照指示進場施工;進場施工后,反訴原告為反訴被告向上海某家具有限公司購入家具29萬元。2010年11月16日,因反訴被告申報主體問題導致工程停工。2010年11月24日,監理單位及建設單位指令反訴原告復工。2011年1月15日,因春節將至監理單位安排停工事宜。2011年2月13日,春節假期屆滿后,工程一直未復工。后反訴原、被告就施工程進行多次協商均未果。2013年10月31日,反訴被告自有物品從訟爭工程現場清退。2013年11月20日,反訴被告訴至法院并申請對反訴原告施工的坐落于上海市河南南路××號房產裝修情況進行拍攝、錄像等證據保全。法院于同日做出裁定后,于2013年11月22日對訟爭工程進行了證據保全并更換了門鎖。2013年11月29日,反訴被告與上海某科技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就訟爭房屋簽訂解除租賃合同協議書。2013年12月9日,反訴被告通知反訴原告與房主辦理退保證金等相關事宜。2013年12月10日,房主上海某公司委托上海某律師事務所發律師函給原、被告,因反訴原告占有租賃房屋,要求原、被告盡快履行共同交房的法定義務。2013年12月30日,反訴原告發函給反訴被告,要求對訟爭工程的工程價款進行審計。2014年2月11日,反訴原告申請法院委托審計機構對訟爭工程進行司法審計。2014年8月4日,審計機構浙江某工程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出具建設工程咨詢報告書,認定訟爭工程造價為486萬元,并由反訴原告墊付鑒定費5.5萬元。
另認定,合同簽訂后,反訴被告合計已支付反訴原告工程款360萬元。由上海某機電有限公司施工的空調安裝工程及由上海某消防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消防工程已經竣工。
對于本訴部分,法院認為,原告、被告自愿訂立建筑裝飾工程施工合同,雙方意思表示真實,且內容不違反法律法規禁止性規定,應為合法有效。現原、被告對解除并終止繼續履行雙方之間簽訂的建筑裝飾工程施工合同及補充協議均無異議,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原告主張的訴訟保全費5000元,用于對臺州某銀行上海分行裝飾裝修工程進行拍攝并進行證據保全的支出,系確定本案訟爭工程量及其價款的重要依據,故該費用應由雙方當事人各半分擔。對于反訴部分,法院認為,反訴原、被告均表示愿解除建筑裝飾工程施工合同,依法應予以準許,合同解除后,已經完成的建設工程部分,反訴被告作為發包方應按照約定支付相應的工程價款。現訟爭工程造價已經審計機構確定的486萬元,扣除反訴被告已支付的360萬元,尚余126萬元未付;反訴原告主張的辦公家具費29萬元,反訴被告無異議,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反訴原告主張的反訴被告應于2011年2月13日前支付剩余工程款而未付的逾期付款所對應貸款利息損失,缺乏依據,法院依法不予支持;反訴被告另主張的延期竣工額外費用、項目暫停施工人員遣(調)散費用、項目中止專業分包違約額外費用、停工期間現場照管與工作協調費用、未完成項目預期利潤、應付而未付款機會利益、裝修保證金及逾期收回的貸款利息等反訴主張均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法院依法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第二款、第一百一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九十三條、第九十七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1)解除原告臺州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與被告上海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于2010年10月11日簽訂的建筑裝飾工程施工合同、2010年10月22日簽訂的消防工程施工補充合同、2010年10月29日簽訂的空調安裝補充合同。
(2)被告上海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支付原告臺州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訴訟保全申請費人民幣2500元。
(3)反訴被告臺州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支付反訴原告上海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價款余額人民幣126萬元。
(4)反訴被告臺州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支付反訴原告上海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辦公家具費人民幣29萬元。
上述(2)、(3)、(4)項相折抵后,反訴被告臺州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于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反訴原告上海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人民幣155萬元。
(二)案例評析
本案例主要是涉及建設工程合同在項目未能實際完成的情況下,中途解除合同時,如何確定工程清算價款的問題。
1.對于建設工程合同解除的情況,應當首先分析確認合同解除原因
對于建設工程合同而言,由于合同工期一般都比較長,因此合同履行期間可能發生各種變故,以至合同雙方終止合同的情況難以避免。在工程實踐中,導致建設工程合同終止的原因多種多樣,但在發生爭議和糾紛的情況下,都應當首先分析確認工程合同終止的原因,以確認合同雙方的責任分配。在本案例中,首先由于建設單位的原因導致工程停工,之后在建設單位及監理單位要求施工單位復工的情況下,施工單位并未復工,后經合同雙方長時間協商未果,最終導致合同解除。就本案而言,法院基于雙方的證據及答辯情況,均未支持雙方除工程款結算之外的其他訴訟請求。但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的規定:“因一方違約導致合同解除的,違約方應當賠償因此而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因此,如果是可以明確雙方導致合同解除的具體責任分擔時,對于合同解除情況下的一部分合理的損失,還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要求責任方承擔的。對于本案中提及的停工過程中的現場照管費用,施工方的合同可得利益及損失等,都有可能得到法院支持。其中對于“可得利益損失”問題,具體可以參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當前形勢下審理民商事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法發〔2009〕40號文)中第三條的規定。
2.工程合同解除,除非雙方協商一致,否則應當對已經施工完成的工程進行司法鑒定
司法鑒定,目前是審理建設工程糾紛中涉及工程價款爭議比較常用的方法。一般都應當是經由當事人申請,由人民法院委托具有工程造價鑒定資格的第三方工程造價鑒定機構對涉及的工程項目進行鑒定。工程價款的司法鑒定完成之后,如有必要,司法鑒定機構還應當出庭就鑒定報告的內容接受雙方當事人的質證。另外,當前審理建設工程合同糾紛過程中,還不可避免地存在一部分法官過于依賴工程價款司法鑒定的結論,變相形成“以審代判”的情況,因此,對于司法鑒定報告本身,爭議雙方當事人也應當特別注意其程序及實體上可能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