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工程糾紛案例與實務(法律專家案例與實務指導叢書)
- 解鵬編著
- 2933字
- 2021-04-02 22:05:41
三、江蘇某建工集團與某鎮政府之間工程款糾紛案
原告:江蘇省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被告:射陽縣某鎮人民政府。
(一)案情簡介
原告江蘇省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設公司”)與被告射陽縣某鎮人民政府(以下簡稱A鎮政府)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法院于2013年3月15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3年5月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建設公司訴稱,2009年11月2日,原射陽縣B鎮人民政府就原B鎮境內新鎮區道路建設工程款支付等事宜和我公司簽署了協議書,依據協議書,原射陽縣B鎮人民政府應于2010年6月30日前支付完畢農民工工資保證金18萬元和10萬元石灰款,于2012年6月30日前向我公司支付完畢工程款206.5萬元。
2011年1月26日,原射陽縣B鎮人民政府撤并為A鎮政府,故原射陽縣B鎮人民政府的債權債務應由合并后的法人A鎮政府承擔。經多次催討,被告陸續支付了160萬元,余下工程款56.5萬元及農民工工資保證金18萬元,共計74.5萬元至今未付。故訴請判令被告支付拖欠工程款和保證金74.5萬元,并支付從2012年6月30日至判決之日的銀行同期貸款利息,承擔案件訴訟費用。
被告A鎮政府辯稱:①原告要求答辯人支付工程款事實不清、理由不充分。協議總條款注明的是部分工程款由B鎮人民政府負責處理,不是負責清償;②協議約定建設公司放棄施工,工程款如何兌現應與原告無關;③原告主張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18萬元和10萬元石灰款,因協議中約定在2010年6月30日前結清,其主張已超過訴訟時效;④原告承認答辯人支付過160萬元,應當還欠46.5萬元。答辯人已履行了相關義務,沒有違約和違反誠信,請求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經審理查明,2009年4月1日,原告建設公司與上海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1份,合同約定,上海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將承接到的射陽縣B鎮××路工程總承包給原告建設公司,合同價款暫定2000萬元。合同簽訂后,原告建設公司按合同約定組織人員施工。2009年8月7日,經射陽縣B鎮人民政府、上海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建設公司和監理有限公司四個單位的工作人員實地丈量,依據射陽建行的核算造價標準,結合本地的實際市場行情,對原告建設公司施工的B鎮××路道路隱蔽工程(溝塘處理)、部分路面工程的工程量及造價達成一致意見,建設公司實際施工的工程量為206.5123萬元。
2009年11月2日,原告建設公司與射陽縣B鎮人民政府簽訂書面協議書1份,內容為:“建設公司應上海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協議要求,在B鎮境內建設新鎮區道路,實做工程經四方核定為206.5萬元,現上海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無力履約,經協商,該部分工程款由甲方(B鎮人民政府)負責處理,具體約定如下。
(1)南北路乙方(建設公司)放棄施工,由甲方重新尋找施工單位,續建后續工程,待道路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由甲方兌付乙方的工程款。具體方法為2010年6月30日前甲方向乙方支付工程款50%,2011年6月30日前付30%,余款在2012年6月30日前付清。
(2)若甲方2010年6月30日前不能兌付資金,則甲方按起初與上海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合作方式來處理這個問題,即在新鎮區范圍內以22萬/畝的價格供等值商業用地給乙方開發,甲方負責土地手續的辦理,并且2個月內辦理完土地證到乙方名下。
(3)對乙方押在鎮里的農民工保證金18萬元和處理遺留問題的10萬元石灰款,共計28萬元,在春節前甲方兌付一半,余款在2010年6月30日前結清。”協議簽訂后,射陽縣B鎮人民政府給付了160萬元,余款74.5萬元,原告多次催要未果,遂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A鎮政府支付拖欠工程款和保證金74.5萬元并支付從2012年6月30日至判決之日的銀行同期貸款利息,承擔案件訴訟費用。
另查明,2011年1月26日,射政發(2011)×號射陽縣人民政府《關于A鎮等部分鎮行政區劃調整的通知》規定,撤銷B鎮等三個鎮,將所轄區域合并設立新的A鎮。原射陽縣B鎮人民政府的對外債務由合并后的A鎮政府承擔。
法院認為:①原告建設公司實際施工的工程款經結算為206.5萬元,發包方上海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理應支付該筆工程款。原射陽縣B鎮人民政府自愿加入給付原告上述工程款,符合法律規定,故原告要求被告A鎮政府支付工程款的請求,法院予以支持。②原射陽縣B鎮人民政府應按協議約定兌付農民工保證金18萬元及10萬元石灰款。③協議簽訂后,原射陽縣B鎮人民政府僅償付原告建設公司工程款、農民工保證金及石灰款中的160萬元,余款74.5萬元,拖欠不還,顯屬不當。④被告辯稱原B鎮人民政府負責處理而不是負責清償工程款的答辯意見,與事實不符,且協議中約定了還款期限,被告亦未對“負責處理”做出合理解釋,法院不予采信。⑤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其對同一債權人所負的數筆相同種類的全部債務,應當優先抵充已到期的債務;幾項債務均到期的,優先抵充對債權人缺乏擔保或者擔保數額最少的債務,所以被告已歸還的160萬元中應包含工資保證金和石灰款項。被告辯稱原告主張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18萬元和10萬元石灰款,已超過訴訟時效的意見,法院不予采信。⑥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合并的,應由合并后的法人行使合同權利,履行合同義務。原射陽縣B鎮人民政府的對外債務應由合并后的A鎮政府承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九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被告A鎮政府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給付原告建設公司人民幣74.5萬元,并以74.5萬元為基數承擔從2012年7月1日起至本判決確定履行之日的以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利息。
(二)案例評析
本案例涉及施工企業與地方政府的工程款糾紛。從拖欠工程款的認定及相應利息的計算方面都比較清晰,但是從本案中,應當注意以下兩點問題。
1.建設工程合同一方合并及分立情況下的合同權利義務繼承
《合同法》第九十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使合同權利,履行合同義務。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債權人和債務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本案中,合同一方當事人是地方政府,同樣適用本條法律規定。同時,本案中一個比較大的借鑒意義在于,在目前政府致力推廣的PPP項目模式下,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就是地方政府或政府部門。
2.關于多項債務競合的情況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條規定,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其對同一債權人所負的數筆相同種類的全部債務,應當優先抵充已到期的債務;幾項債務均到期的,優先抵充對債權人缺乏擔保或者擔保數額最少的債務;擔保數額相同的,優先抵充債務負擔較重的債務;負擔相同的,按照債務到期的先后順序抵充;到期時間相同的,按比例抵充。但是,債權人與債務人對清償的債務或者清償抵充順序有約定的除外。
在本案中,在判斷拖欠工程款是否超過訴訟時效時,一個重要的法律原則就是,在幾項債務均到期,以支付款項優先抵扣對債權人缺乏擔保或擔保數額最少的債務。在建設工程領域,由于工程款數額較大,而且經常是分期支付,在支付過程中,往往對支付工程款的標注不明,一般建設單位在付款時僅注明為“工程款”。如果工程發包人同時或者先后將多個工程發包給施工單位,支付情況常常難以理清的。一旦產生糾紛,不同的工程款界定不清,該債務支付原則的應用就顯得至關重要。